第920章 混亂的一天(2 / 2)

烏月台,位於阪城西南部海邊,高21米,邊長九米,取九九歸一之意,隻有一條索道從海岸過去,也是阪城一處人氣極高的旅遊景點了。

相傳這裡曾經是兩個大名決戰的地方,當時還沒有建設高台,戰鬥從白天打到晚上,本來明月高照,後來突然來了月食,導致天地之間黯淡無光,加上海上起了大潮,巨浪響聲隆隆。

一個大名先發現了這種情況,大聲喊道:“天神來幫我們了,從海上派來了援兵,大家跟我殺啊!”

本來打了一天,雙方都已經筋疲力儘,無力再戰,但是聽到自己大名的聲音,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而此消彼長之下,對方自然士氣大落,最後兵敗如山倒。

勝利的大名控製了阪城,為了紀念這場勝利,建造了這個高台,並命名為烏月台。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時過境遷,已經沒有了大名,但烏月台仍然堅如磐石,在這裡述說著這幾百年的風風雨雨。

此時的陳晉正在海岸上一塊石頭上吃著便當,他已經是正常打扮,之前也是光明正大地搭乘公交車來的這裡。

烏月台周圍除了幾個警察在巡邏,其他也沒什麼人。

為什麼這麼少警察?因為阪城的警力在上次北部山區之戰中已經損失慘重,人手緊缺,今天又發生了這麼多混亂,西林村需要人手,市政府也需要人手,白天根本抽不出多少人來烏月台這邊。

不過晚上肯定要加派警察過來,不然晚上觀眾太多,沒有辦法維持必要的秩序。

看到陳晉,他們隻以為是為了看晚上的決戰而來的遊客,並沒有驅趕。

因為現在相機太少,所以報紙上也沒有陳晉清晰的照片,所以他們根本不認識陳晉。

陳晉此前已經聯係過陳崢和青龍,得知了展覽團的情況。

昨天下午,港島董家的兩艘輪船已經到了阪城港口。

一開始阪城方麵還不讓這兩艘輪船進入港口,可能是因為陳晉的帶動,張博儒和龔慶林態度極為強硬,不僅對倭國官方發出了嚴正的抗議,還準備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倭國政府進行聲討。

本來已經焦頭爛額的倭國政府隻好放行。

話說對倭國政府來說,西林村發生的事情還是小事,西林村的村民損失不大,隻是村子被毀了,花點錢給他們重建村子就好了,但英格蘭人死了一個中將,還損失了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這個是大事。

所以就讓港口放行了。

於是從傍晚開始,張博儒等人就上船了,等到晚上七點多鐘,所有的人和設備都上船了之後,也沒有任何耽擱,直接便起航了。

陳崢轉告了張博儒和龔慶林的話,讓他一定要安全回國。

青龍這邊就簡單一點了,他已經找了一輛摩托車,油料充足,足夠從烏月台道洛川基地這十幾公裡的路程了,不過現在還沒有到現身的時候。

對青龍,陳晉還是很放心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