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時候有點無聊,他就走到了前麵不遠處的大樹下,這還是一棵許願樹,雖然高度不高但是枝杈非常多,上麵掛著很多紅布條和繪馬。
站在樹底下,他想了很多。
倭國就像是華夏的一個影子,華夏強大的時候他隻是一個影子,華夏衰弱的時候,它就是陰影,反而會掩蓋華夏的光芒。
尤其是近代以來。
就算是幾十年後,華夏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喝著華夏的水,吃著華夏的飯長大的一些人,卻變成了精神倭國人,竟然有人穿著倭國人的衣服拿著倭國人的軍刀來到烈士墓前擺拍,可笑不?
倭國人的文化實際上就是華夏文化在倭國的本土化,所以裡麵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影子,這也讓前世很多華夏年輕人被迷惑了。
據說有小孩子在看到《孔子》這不電影的時候,竟然問了一個題:“媽媽,孔子為什麼穿著日本人的衣服呢?”
你說他的媽媽該怎麼回答?
“叔叔,你可以幫我掛上去嗎?”
陳晉還在沉思的時候,一個小女孩走到他的身邊,手裡拿著一個繪馬問道。
陳晉低頭看了看小女孩,是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相貌不是一般倭國人的瓜子臉,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隻眼睛是藍色的。
很明顯,她是一個混血兒。
她穿著有好幾個破洞的t恤,t恤還偏大一些,就像是罩在她身上一樣,不知道裡麵有沒有穿褲子,反正鞋子是沒有穿的,就是打著赤腳。
陳晉接過繪馬,看了一下,是個小繪馬,畫著一個傳統倭國婦女形象,其實線條很簡單,但是足夠傳神。
繪馬其實就是倭國人把自己的願望畫在一個小木板上。
倭國民間常用的小繪馬,就是在一個長約15厘米高約10厘米的木牌上寫上自己的願望、供在神前,祈求得到神的庇護。繪馬,繪馬,顧名思義,上麵畫的是馬。不過這是繪馬最初的形式,後來的繪馬圖案就越來越豐富了,畫上了和自己的願望相關的內容。
陳晉問道:“你的母親怎麼了?”
女孩一黑一藍兩隻眼睛閃了閃,說道:“母親生病了,我想許願,求神靈保佑我的母親早點康複。”
陳晉點了點頭,抬起手想把她繪馬掛上去,但是還差一點,這讓女孩看到了以後有點失望,她想讓母親快點好起來,所以一直想把這個繪馬掛在許願樹上。
十幾天來,沒有人願意給她掛上去,她都是找那些身高比較高的人,但是那些人看到她的眼睛後都不願意幫她,因為她是個混血兒而嫌棄她。
在倭國普通老百姓眼裡,作為有純正血統的倭國人,看不起混血兒,包括漂亮國和倭國人的混血兒,這個小女孩也因為自己混血兒的身份遭到倭國民眾的歧視,他們自己被歧視,母親被輿論批評是“行為放蕩的女人”。
陳晉跳了起來,這下輕而易舉地抓住了一根樹枝,把繪馬掛了上去。
小女孩高興地跳起來,拍著手掌道:“謝謝,謝謝哥哥。”
陳晉笑著點頭道:“不用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