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府。
“他們最終將報紙定價為0.1貢獻點/份。”樓爾頓向海涅彙報道。
“這個價格還算合理。”
海涅微微頷首。
如果隻考慮貢獻點兌換銀幣的比例,那麼這就等於每份報紙1銀幣。
比起以前的30個銅幣,這價格翻了三倍多。
但如果考慮到現在的物價……
這很正常。
自從維利塔斯人離開後,麥卡拉的高端市場就基本停滯。
沒有了那些昂貴的附魔道具、裝備、卷軸和藥水,也沒了昂貴的委托中介費,大家忽然發現兜裡的錢花不出去了。
緊接著領主府就開始征兵、訓練、搞工程,又是一波大撒幣,大家兜裡的錢更多了。
錢多但貨少,糧食充裕吃穿不愁,這就導致麥卡拉的物價飛漲。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麥卡拉會出現一堆新興產業和異想天開的投資。
但這個時候,貢獻點來了。
作為能買到“內測碼”、“技能”、“變強機會”的貨幣,它顯然比金屬貨幣更重要一些。
儘管每5個金幣才能兌換到1貢獻點,但這樣做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靠著兩者的懸殊彙率,領主府又把過剩的金幣從市場上收了回來。
然後,這些錢被用於支持翠葉庭同兄弟會交易,支付與聖殿談判後的采購協議,以及支持讚羅高原的裂趾氏族和羽蛇部族。
伊恩走的時候也帶走了一筆錢。
它們會作為性價比極高的資源回到麥卡拉,投入到生產和建設,然後讓貢獻點的含金量進一步上升。
用多多的話來說,獨立於金屬貨幣的貢獻點市場就像一把勺子。
它將麥卡拉的金幣舀出去,將外麵的資源舀回來,然後浸泡在貢獻點的池子裡。
麥卡拉的係統既不挖礦也不合成充能石,但貢獻點卻在不斷發行。
因為麥卡拉人每天都在向元靈工廠或多或少地支付精神力。
這種行為久了,麥卡拉就能告彆金屬貨幣——當然,領主府會有一筆儲藏以備不時之需。
等到連資源都能實現自給自足時,這部分錢也就沒了意義。
如此大費周章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告彆維利塔斯人主導的經濟體係。
現在看來,他們已經成功一半了。
這麼牛逼的計劃隻靠海涅一個人自然想不出來,這還要歸功於遠赴維利塔斯的錢多多女士。
海涅猶記得自己將訴求告訴對方時她那仿佛兩眼放光的樣子和背地裡的吐槽:
“媽耶,主動讓資產外流我還是第一次遇見!這下爽了!”
看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爽點。
比如對這個羅傑而言,多年撲街詩人一躍成為報社主編,顯然比開酒館更爽。
海涅看向手裡的報紙。
《拓荒者日報》
作為一個吟遊詩人主導的第一份報紙,它的初版很簡陋。
隻有三個版麵,其中最大的一塊——大概50%留給了他們的“攻略”,40%留給了蘭登的故事,剩下10%是人員招募:
【我們需要更多的故事!】
裡麵簡單描述了報社現在的需求,即需要更多的攻略和來自麥卡拉以外的故事。
當然,這一切也都有著唯一且必須的要求:
真實。
至於如何驗證真實性,又如何在被騙之後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對於一個曾經做過傭兵,且有著不少傭兵朋友,還是麥格勃編外人員的酒館老板來說大概不是問題。
“他們一共印刷了500份對吧?”海涅問。
樓爾頓:“是的,已經賣出去兩百份了,光這一個下午,就在酒館門口。”
“這樣啊,那看來今天能全賣出去了。”
海涅點頭道:“但願他們能合理分配這筆收入。”
樓爾頓:“假如出了問題,我們不管嗎?”
海涅搖了搖頭:“沒那個必要,如果在這個時候都能出問題,那乾脆投了算了,維利塔斯人還沒上門,我們自己就先亂了。”
樓爾頓:“你就這麼相信麥卡拉人?”
海涅:“我相信奎爾庫斯。”
樓爾頓微愣,隨即露出一絲擬人的微笑。
“我開始理解奎爾庫斯為什麼會信賴你了。”
“那給我開戶的手續費……”
“不能減。”
“……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