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韡失笑,似乎懂了,卻還是有些難以置信,不過也明白如果真的有問題,那曹烈薛晉這樣的宿將肯定不會讓燕王亂來的。
所以忍不住打趣道,「據聞,殿下軍中一兵的夥食開支,抵得上尋常禁軍的三四倍,到殿下口中,卻僅僅是吃好點。」
「錢嘛,花出去才是錢。」趙孟啟隨口應道。
陳韡乾笑著搖搖頭,不想和敗家子討論花錢的話題。
他可不止是會帶兵打仗,在財政上也是有所建樹的。
十一年前,陳韡擔任同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成為宋朝副相。
在監察禦史江萬裡的諫言下,趙官家讓他負責整個國家的「財用之計」,可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但趙孟啟花錢大手大腳,卻似乎又能賺到更多,這實在讓他看不懂。
說話間,車隊經過檢查後進入營中,一隊巡邏兵士從旁邊經過,他們身上的裝備又引起陳韡的注意。
於是趙孟啟召了一個兵士回來,仔細展現給陳韡看。
兵士身著皮質輕甲,手持長槍,腰上掛著一柄千牛刀,這沒什麼特彆。
但是上身還套著一件有些像裲襠甲的厚布製品,上麵縫著大小不一的豎兜,插裝著各色物件。
趙孟啟講解道,「這是戰術背心,前麵中間這個大兜裝的是一個竹筒水壺…這兩個是手雷…這裡是應急乾糧…這個是匕首…還有火折子、傷藥粉、繩索等等零碎的東西,這玩意比較方便,也不會影響作戰,行軍時穿著,副作用還可以當是一層護甲。」
陳韡聽得一愣一愣的,眼中飄過的都是銅錢模樣。
「對了,還有這個。」趙孟啟讓兵士轉過身,抽出背心後麵裝著的物品,「這是可折疊的鏟子,雖然不大,用來挖小型工事還是挺方便的,也可以當鋸子用,急切時當武器用也不是不可以。」
這就是趙孟啟山寨的便攜工兵鏟,材料和質量肯定比後世差遠了,不過基礎功能還是具有的。
陳韡拿過來掂了掂,差不多兩斤重的樣子,按趙孟啟說的方法試用了一下,雖然沒有正經的鍬鏟那麼好使,但也確實方便。
「這用的也是好鐵,還要打製,恐怕所費不低吧。」
「不貴,不到一貫錢,而且用水力鍛錘衝壓成型,然後淬火,也不怎麼費工,就是這折疊部麻煩些……」
普通軍士的腰刀都隻要幾百文,你管一貫錢的鏟子叫不貴?
陳韡著實無
語,把折疊鏟還給了兵士,不過他自己卻裝不回去,還是趙孟啟幫他裝好。
還好,他沒問兵士所佩帶那把千牛刀要多少錢,不然更要懷疑人生。
接下來,一行人在營中視察了一圈,所見都是井然有序,不管是馬司右軍還是東衛,令人找不到半點不滿意的地方。
陳韡感歎,「很難相信這東衛是一支建立才一年多的新軍,許多細節上,甚至還強過了右軍老卒,隻需再經曆幾場血火,必將成為雄師勁旅!」
見陳韡走得有點累,趙孟啟便邀其到帥帳中歇腳。
可剛坐下,曹烈帶著一名滿身疲憊的斥候前來,「殿下,古田情勢有變……」
兵馬未動,偵查先行。
三天前,斥候就已經散出去,以偵查閩江兩岸以及古田縣的匪情。
見斥候嘴唇泛白很是乾燥,趙孟啟連忙倒了一碗茶水,親手遞了過去,「不急,先喝口水再說。」
斥候目光泛著感動,一仰頭把茶水一飲而儘,長吸一口氣後趕緊說道,「賊軍圍死了古田縣城,令其出入不得,然後正在挖掘坑道,向西南兩麵城牆逼近,應該是準備將城牆挖垮,預計最遲明日中午能到城牆下。」
聽完,趙孟啟不禁訝然。
臥槽,這幫礦工還真是人才啊,因為害怕硬攻帶來的巨大傷亡,居然懂得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來攻城,牛!
說實話,坑道戰術並不新鮮,很早就被人用在攻城戰術中了,而且效果杠杠滴,因此為了防備這一戰術,很多城池都會有天然或者乾脆人工挖掘的護城河。
可是古田是座小城,又不處於邊境,所以沒有護城河,沒想到卻被匪賊找到了破綻。
現在問題是,就算立刻出兵,也不可能在明天中午前趕到一百五十裡外的古田。
而趙孟啟已經在福州的情況下,還讓「不遠」外的縣城被攻破,這不是啪啪打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