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董璜聞言眼睛一亮,“不患寡而患不均?”
賈詡點了點頭,“如果全部受罰,那士兵自然怨恨將領,但要是有人同時被獎勵,那受罰的士兵也就明白,君侯是對事不對人,怨恨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文和,真是洞察人心啊!不過我覺得還能加以改進。”
“願聞君侯高見。”
董璜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道,“文和,我西涼軍中是否存在派係問題?”
賈詡麵色一怔,點了點頭,西涼軍的情況很複雜,大部分都是出身於涼州的羌胡和漢人,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來自各個歸化部落及漢人豪強。因此軍中的派係問題十分明顯,隻是因為董卓的壓製才沒有顯露出來。
“這還隻是西涼軍中的問題,現在叔父麾下還有並州軍、五營三河、西園軍等其他軍隊,可想而知問題有多嚴重。”
賈詡一臉的凝重,“確如君侯所言,形勢嚴峻,君侯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啊,不知君侯所說的改進是指?”
董璜走到門口,掀起營帳的一角,靜靜的觀察著營外的受罰的士兵們,“軍中與朝堂不一樣,軍中不講門第隻看軍功,西涼軍還好,畢竟是戰場拚殺的精銳,但其他的軍隊就不一樣了,往往是無能之輩竊居高位,勇猛搏殺之人不得出頭,其中又以羽林、虎賁為最,這一點我很不喜歡。”
聽到這裡,賈詡似乎明白了什麼,看向董璜的眼神充滿了震驚。
“君侯莫非是想……”
“不錯!文和,你傳令下去,十日後全軍大比武,考校騎射、步射、搏殺、角抵、勇力五項,前十名各升一級。”
賈詡眨了眨眼,感歎於董璜的思維敏捷,竟然這麼快就想到了這種巧妙的方法。如果照此實行,哪裡會有怨恨啊?士卒們恐怕會樂瘋了吧?
不過他回過神後又立刻提議道,“君侯,全軍將士高達五萬,如此規模不適合同時進行,不如按照所屬進行分批比試?”
經過賈詡的提醒,董璜也反應了過來,指著賈詡笑了笑,“就聽文和先生的,先西涼軍,再白波軍,然後三河五營,每次大比間隔兩天,優異者彙總後再行分配職位。至於並州軍和匈奴騎兵……不用理會,一切照常。”
賈詡見董璜明白了自己是意圖,也沒有再說什麼,轉身就要去找徐晃,讓他負責這件事,以此減少將士們對徐晃的怨恨。
“對了,文和先生。”
就在這時,董璜叫住了即將離去的賈詡,似笑非笑的開口道,“勞煩文和先生去準備大比用的武器,另外以後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直說,萬一我未能完全領會你的意圖,並沒有趁機瓦解各部的隸屬關係,將西涼舊部安插到軍中,可就不妙了,你說是不是?”
賈詡聞言身形一頓,慢慢轉身將頭低了下來,“是,君侯。”
“嗯,吳匡有子嗣嗎?”
“有一子吳班,尚在京師。”
這倒是出乎預料了,董璜還以為這家夥已經跟著劉焉入蜀了呢,這麼看來入蜀的隻是吳懿?吳班是吳懿的族弟,這人以後攻打益州說不定有大用啊!
“吳校尉遠在河東為國效力,我不能苛待了他,我這裡還缺親兵,文和順路你跑一趟,帶著他到軍中效力。”
賈詡聞言點了點頭,離開了帥帳。
董璜看向賈詡離開的方向,搖了搖頭,賈文和這家夥什麼都好,就是凡事喜歡藏著掖著,希望他終有一天能與我敞開心扉吧。
文和啊文和,我不是多疑的曹操,也不是殘暴的叔父,你其實可以更加信任我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