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沒畢業先就業了? 楊曙順著白木棉所指望去。 銀白招牌閃閃亮,掛著五個發光大字——走鏡你心裡。 門牌下方是一條通道,兩側石柱由不規則的棱鏡碎片覆蓋,在陽光照射下略顯灼目。 有好奇小孩拉著父母進去,出來時滿頭大包,偶爾傳出尖銳的爆鳴。 楊曙解釋道: “就是一個鏡子組成的迷宮,通道比較窄,鏡麵迷惑性大……去試試?” 白木棉搖頭: “小孩才玩。” “聽說能檢測智商,越呆笨的人撞鏡次數越多。” 楊曙微不可見的輕笑,小富婆那麼呆,進去一趟不得頭創爛啊,感覺會很有意思。 白木棉一臉平靜: “我不是那種好勝的性格,你這樣說起不到‘激將’作用,但來都來了,可以自證一下。” 【都說我呆,都是誤解,我不太習慣說話而已】 白木棉背著大熊,踏著小皮鞋邁上台階,來到‘走鏡你心裡’的入口處。 然後回望楊曙: “跟在我後麵吧。” “行。” 穿過入口,麵前有多個鏡麵通道,不知是否相互獨立,或在內部相通。 白木棉走向最近的通道,楊曙跟在後麵,因為大熊的緣故,視野遮擋很嚴重,隻能從側麵窺見少許。 “砰——” “砰——” 周圍不斷傳來碰撞聲,緊接著是小孩的痛哀聲、家長的安慰。 讓楊曙意外的是,白木棉一次都沒碰壁,而且還越走越快…… 大小姐,彆開掛啊喂! 僅僅三分鐘,兩人便穿過鏡麵迷宮,來到通道的另一端。 楊曙很納悶: “你這……有點狗運了吧?” 白木棉神色仍舊平淡,語氣卻有些不耐: “楊曙同學,鏡子迷宮真無聊,鏡子都包著防撞膠條,鏡麵會反射出來, “所以,雙邊膠條的是鏡子,單邊是正確路線。” 白木棉給出的評價是——無趣。 儘管她不認為自己比平常人聰明,但鏡子迷宮檢測智商的說法,簡直是侮辱智商。 楊曙乾笑兩聲: “虧你注意到了。” “你不告訴我,是想看我出醜?”白木棉問道。 “……” 楊曙心虛地眯起眼睛,我都沒注意什麼膠邊,怎麼告訴你? 不過…… “倒也不是,就想著可能會很有趣。” “是嗎?”白木棉皺眉,“我又不傻。” 彆說了,你殺死了比賽! 隨後,倆人離開文化商城,順道吃了一會串兒,便分開回家了。 在小區門口下車,楊曙總感覺忘了什麼,抓心撓肝地想…… 想到了! 他看向小臂,上麵掛著白木棉的大衣。 忘記還了。 “明天帶去學校吧……是不是應該洗一下?” 楊曙認為很有必要,於是就近找了家乾洗店,將衣服寄洗。 …… 周一早晨。 在校門還沒開時,楊曙保安打過招呼,轉頭去了傳達室,給藝和寄送大禮包。 傳達室的負責人說: “張主任昨天下午就把材料送齊了,都在籃子裡放著呢。” 楊曙應了一聲去翻查,二十份校長信函,都印著個人章,二十份學信檔案複印件,角落有各高校檔案審查的簽字,證明藝和教員偽造學曆,冒用校譽。 “高校回應這麼迅速?” 楊曙原本打算借學校名義,聯係城內還算有名的畫室,提前與他們接觸安排學生集訓、打壓藝和的事。 為打消各畫室疑慮,用校長信函證明身份,提升信任,讓他們更容易接受藝和學曆造假事件。 當然,提前複印的藝和宣傳手冊,也將充當佐證一並郵寄,讓各畫室都來分蛋糕。 但該行動基於高校未反饋的基礎上,如果提前有這玩意,什麼校長信函、宣傳手冊統統不用。 直接郵寄證明材料,情況說明寫在衛生紙上都行。 甚至於,都不用自己參與,校方直接郵寄便可。 “我去,壓榨學生勞動力啊!” 楊曙嘴角一抽,早知道多睡半小時了。 但來都來了,複印的錢也出了,總要發揮它的價值。 於是,楊曙打開書包卸貨,將一份校長信函、一份高校證明材料,以及一份手冊複印件打包封入文件袋。 如此操作二十次,而後填寫備忘錄上的畫室地址。 傳達室的負責人是一個大齡青年,看到楊曙嘎嘎一頓操作,不由得心生好奇: “你一個人寄這麼多東西,莫非給學校接了大單子?” “噓,不該打聽的彆打聽。” “整得神秘兮兮,我還不稀罕知道嘞。” 楊曙輕鬆一笑,目光投向遠方,自言自語道: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 負責人眼珠子一轉……還是有點好奇,要不再問問? 這時,校門敞開,同學生一起進校的,還有一輛快遞三輪車。 “來活了,”楊曙開口,“你的活。” “!” 可惡,這學生好歹毒。 話是這麼說,但楊曙仍好心的幫忙卸貨、送貨。 反正快遞件不多,還特彆輕,順手幫忙就當刷好感度了。 當然,如果來送快遞的是大貨車,裡麵全是桌椅啥的,那就全是“你的活”了。 早自習鈴十分鐘前,楊曙回到班級,掏出教輔資料學習。 製裁藝和的槍成功擊發,讓子彈再飛一會吧。 “楊少爺,你剛才在傳達室忙啥呢?”符荔笑問道。 “寄快遞唄,還能乾嘛,”楊曙淡定回應,“衝浪嗎?” “可我看到你幫忙裝車啊,少爺沒畢業先就業了?” “閉嘴,女人。” 楊曙不叼她,掏出手機給韓時秀發信息: ‘我這邊弄好了,學校很給力,進度比預想中快。’ 韓公子:‘學員那邊我也溝通差不多了。’ ‘嗯,先不要聲張,我等等報社回應。’ 上課鈴響,楊曙不得不關掉手機。 接下來就簡單很多了,等各高校、中學給藝和施壓,令其疲於應付時,讓學員和報社下一針猛劑,徹底公開學曆造假真相。 當學曆事件東窗事發,藝和必定找公關控製輿論,甚至製造熱搜轉移注意力,將影響削弱到最低。 淡出大眾視野後,不論脫責或是替罪,都有良好的操作空間。 甚至因為影響程度低,而減少量刑。 正如楊曙所想,藝和做足風險應對的工作,也做好了東山再起的鋪墊。 但很可惜,他們將成為學曆造假案的典範,永無抬頭日。 () 。
第41章 沒畢業先就業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