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樂公主半躺在涼席上,麵色慘白,她已脫下厚重的婚服,換上了輕便的紗裙,整個人看上去像朵蔫了的花,毫無生氣。
溫在恒走了進來,示意彩墨和知雨退下,隻留了胡尚宮。溫樂公主見他進來,就垂下了眼眸,手抓緊了背後的竹枕。胡尚宮垂首立在帳子前麵,瞟了一眼溫樂公主,抿了抿嘴。
“第一天就把自己弄病了,可真行。”溫在恒聲音不高,卻比盆裡的冰塊還冷漠,溫樂公主微微瑟縮了下,不敢看他,他走到距離床榻兩步遠的地方站定,沉聲道,“彆忘了你的身份,你的使命!路是你自己選的,要走就好好走,病歪歪的隻會惹人嫌。你的駙馬對你置若罔聞,該吃吃該喝喝,早洗洗睡了。你這副模樣鬼見了都發愁,我再次提醒你,你如今已是離弦之箭,回不了頭了!事不成,你會死很慘。”
溫樂公主抬眼看著他,小臉緊繃,疲憊的大眼裡映著他挺拔偉岸的身姿,眸中的恨意彌漫開來,將他的身影團團包裹。
四目對視,溫在恒冷笑:“有力氣瞪我,還不如好好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他轉身對著胡尚宮,聲音嚴厲,“好好教她!出了差池,交不了差不說,能不能活著回去還不一定呢!”
胡尚宮忙弓身應道:“遵命,奴婢定會好好教導公主!”
來到外麵,溫在恒站在屋簷下,仰望著滿天星鬥,胸臆間充滿躁鬱之氣,難以紓解。因為出嫁的是溫樂公主,是他的外甥女,所以他成了送親的不二人選,想推都推不掉。
溫樂公主的生母溫貴妃名玉嵐,是溫在恒同父異母的姐姐。溫玉嵐之母是安鄉侯嫡女楊氏,和衛國公溫定方是結發夫妻。二人婚後十多年也隻得了溫玉嵐一個女兒,隨著年紀漸長,體弱多病的楊氏知自己不能再為溫家綿延子嗣,便抬了一個聰明乖巧的小婢女給溫定方做妾,小婢女很快有了身孕,可因生產時年紀太小,生下溫在恒不久就病逝了。
溫在恒自幼養在楊氏膝下,直至四歲。那年十六歲的溫玉嵐入宮成為嘉運帝的妃嬪,楊氏因病與世長辭。次年,溫定方納楊氏的堂妹填房,如今衛國公府的當家主母便是這位小楊氏。小楊氏連著生了兩個女兒,生第二個女兒的時候胎位不正難產,差點一屍兩命。調養了幾年,小楊氏終於為溫家又添了個男丁,名在昀,比溫在恒小九歲。溫玉嵐入宮兩年後誕下溫樂公主蕭如瑾,算下來,溫在恒隻比外甥女溫樂公主大了六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