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金子就是底氣(2 / 2)

“陳師傅,你大可放心,我今天的話你一定要記在心裡,假如真的出現了你擔心的情況,我蘇木將十倍償還你們陳家的損失。”

蘇木的話,陳玉成並沒有信以為真,他隻當作是對方安慰自己,可是當三年後沙爾壩的度假村開始運行,中雲和中建兩大集團探明了金銀礦的規模準備投資建設的時候,沙金縣與兩大集團簽訂了一份修路的合同和一份環境保護協議,礦山的建設完美的避開了世外桃源沙爾壩,這時陳玉成想起當初蘇木跟他說過的話,才知道當時對方並沒有騙自己。

一行人回到沙爾壩之後,陳玉成找到羅欣當向導,開始認真仔細在村中行走著,研究著每一處古老的建築,而何順和趙斌兩個則將村委會的電話霸占了,兩個人不停的跟外界聯係著,後來要不是中輝集團的董事長將電話打進來找蘇木,何順和趙斌兩個還不知道會說到什麼時候。

晚上吃過飯休息的時候,何順和趙斌兩個來到蘇木的房間,將其他人都請了出去,關上房門詢問蘇木是如何確定金銀礦的事情的,這一幕讓蘇木哭笑不得,心裡麵不由給兩個人帶上了好奇寶寶的帽子。

蘇木知道,他不說實話的話,晚上一定是不能睡覺的,將茶水準備好之後,蘇木就將一本王氏族譜和一本古老的沙金縣誌放到了兩個人的眼前,說道:“這族譜是王大成他們家的,上麵寫的很清楚,王家是在成華十七年逃難到此,和其他家族花費百年時間建造了沙爾壩,而沙爾壩周圍的村寨,除了今天咱們見到的金洞村之外,其餘的都是後來才有的。

這一本縣誌,是王家先祖帶過來的,上麵隻寫到了成化十三年,其中有幾句話提到了金礦,上麵寫著‘十年起,金洞出產未送寶局,充作軍資以助平叛。十三年夏,遇山洪毀洞,兩月餘山民進城報信,方悉金洞具毀,上下三百一十七人遇難,曆時三月無從複采,立碑於邊曠處,期以後日。’”

何順聽罷鄒著眉頭,說道:“蘇先生,沙金縣的曆史我多少了解一些,史料記載這個地方是不出產金銀的,要不然沙金縣也不會窮成這樣,你憑著這幾句話,一些礦石和一塊石碑,你就敢斷定此處有金銀礦,你就不害怕出錯。”

“何工,我要是沒有把握,就不會說出那樣的話來。沙金這個縣名怎麼來的,您應該是知道的,無非就是此地出產一種河沙,細膩如土,不但能燒製瓷器,還是上好的建築材料,貴重如同金子一般,當地人以此物換取錢財,才被人稱之為沙金,久而久之就成了地名。可是這隻不過是掩人耳目的一種說法,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您看這裡。”

蘇木說著話,把放在桌子上的沙金縣誌打開了,翻了兩頁之後,指著其中一段話讀了起來:“洪武四年,帝遣軍征討大夏,兵至此地得叛將獻寶,得軍資無數,帝喜,為防叛軍難民知悉搶毀軍資,取當地習俗,以沙金二字用作來往文牒,隨為縣名。

何工,除了這一段話,這裡還有幾句話,足以證明沙金縣是有金礦的,‘翌年三月,帝以金洞為名,遣送五百老兵設立村寨,用以遮擋耳目’.........”

不等蘇木將書上的記錄讀完,何順寬厚的手掌便將茶桌上的沙金縣誌給按住了,一臉疑惑的問道:“蘇先生,你這本縣誌是哪裡找來的?怎麼與我之前看到的不一樣,會不會是一本假書?”

蘇木笑了笑,說道:“何工,這一本說是縣誌,實際上是一本不為人知的秘密檔案,這裡有一個印章,不知道您認識不認識。”

蘇木說著話,將茶桌上的沙金縣誌從何順的手裡抽了出來,翻開書後麵的封皮,將一處蓋有印章的地方指給何順。

何順拿起來仔細的看了看,驚呼一聲,說道:“拱衛司?!這是錦衣衛手裡的地方密檔!”

“何工好眼力,這正是錦衣衛的前身拱衛司的印章,我也是憑著這枚印章,才大膽的斷定此處隱藏著一個消失數百年的金礦........”

蘇木接過話題之後是侃侃而談,將他的發現和推斷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何順和趙斌兩個聽的是驚叫連連,到了後來,陳玉成也找了個理由來到了蘇木的房間,這一夜四個人圍坐在一起是促膝長談,三個人被蘇木的文化底蘊和對沙爾壩的構造設計理念折服,紛紛將蘇木當做了人生當中難得的知己,幾個人在這一夜都變成了忘年故交。

三天之後,何順和趙斌兩個,將施工方案遞交到了沙金縣委李書記的案頭,在此期間,得到消息的中輝集團高層也來到了沙爾壩,在與蘇木進行過溝通之後,也將一份計劃書提交到了沙金縣委。

僅僅過去了一天的時間,沙金縣便給出了回複,那就是全力支持三大集團的扶貧改造工程,並在第一時間拿出了七千萬的工程款來表達自己的誠意和態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