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沒人手中分發一塊藍玉佩!
玉佩十分古樸,年代久遠,存放在木盒中,今日才得以拿出。
玉佩呈半邊竹子月彎形狀,而在中心部位有九個微小的孔!
開孔對應的是天上七星的布局!
每月中旬,星穹當中的七課星星,就會呈現的特彆明亮,那時手持玉佩,將孔位對準七星的布局,最後第九道孔就是指明路徑的方向!
但由於目標太過廣大,對此由三塊玉佩共同組成!
另外兩塊玉佩同樣為九孔,七星布局!
不過第九個孔位三塊玉佩都有所偏移,指向的地方呈一個三角頂端!
由三位附和條件的道教弟子,手持玉牌,在夜光下跟著七星的指引,從玉佩的第八個和第九個孔位指引的三個方向出發,最終三人彙聚到一起的地方,就是此行目的的終點!
觀一天師帶著三人,來到了天師府內閣中,在他們身上點下了戒印,並重新對他們宣讀了道教準則。
並且闡明了此行的重要性,和著急的程度。
三人領命後,在天師像前立下誓言,在當日下午攜帶著玉佩下了龍虎山。
在山下,按照三塊玉佩七個孔位對準天上七星,從而指出了第九個孔位的方向,三人分成三路而行,就此踏上了聯絡未知事物的路上。
觀一天師在山頂遙望著三道下山的背影,直到他們消失在石階的儘頭,他仍然有些放心不下。
心中滿是憂慮。
七星指路,在古典書籍中也有過記載,曾在古代夜間行軍中被廣泛應用。
三軍持三塊骨牌,孔位刻印下七星的軌跡,而天上七星是不會移動的,三軍隻要對準七顆孔位,最終按照第八道孔位刻下的路徑前行,最終第九道孔位就是三軍彙合之地!
對這一指路方法,必須要經過精密的測量,並在第八道空位上可印的精度上有著極高的要求!
稍有偏離,就會差之千裡!
所以在第八個孔位之處,會設有一個驛站,或者做下記號,尋路者需要找到第八個孔位所指出的標記點,才能接著從第八個孔位向第九個孔位的路線走去。
第八個孔位的驛站,也可以稱之為中轉站,用來抑製路途中可能存在的偏移問題,通過標記點進行校正,而後接著出發到第九孔位會和。
觀一天師暗自感慨,古人那時候並沒有現代這種科技,卻依舊有著超凡的智慧,用著不可思議的方式指明方向。
可惜的是,在幾百年的變遷中,遺失了太多太多的傳承,到了他這一代,已經逐漸淡出了世人的眼線。
而且曆經百年,驛站是否存在?還不得而知。
大夏國,安全局,會議室內。
一眾大夏國高官齊聚,每一人肩膀上的金星都在三顆以上!
足有二十餘人,為首的正是宋向東。
此刻所有人此刻都目光一致,看著大屏幕上播放的畫麵。
畫麵中,是遊客拍攝到的龍虎山在搖晃的視頻!
畫麵一轉,來到天師府內的雕像坍塌的畫麵,接著是驚鳥紛飛,動物亂竄的畫麵,遊客驚恐吼叫等。
“局長,此番天師府山頂的異動,已經平息!”
“不過外界對天師府的猜疑越發高漲,討論最多的是天師府是否存在道家神仙!”
“此番龍虎山地震,是否跟神跡顯現有關等熱門話題,截止目前天師府內並未給出回複,這也更加引起了網友廣泛好奇!”
“局長,您看我們是否要介入?”
桌前一名助理率先拋出了此次會議的問題點。
對此各類型的專家和高層率先展開了討論。
“我們應當首先派出地質專家前往龍虎山進行地震學勘測!”
“一來確保龍虎山不會進行再次動搖,二來有必要讓天師府的弟子撤下來,並且掌教出門澄清此事件,免得引起更大的誤會!”
其中一位肩膀三星的高層給出了他的看法,引起多數人點頭讚同。
從目前的局勢看,確實隻有出具一份專業的檢測報告,給網名一個交代,告訴他們,世上不存在神仙,隻是簡單的地質活動!
不過一些知道詳情的專家,並未言語。
因為一些專家此前見到過林北辰,覺得世上或許真有奇異人士的存在,龍虎山上的天師府就一直流傳出這一類傳說,所以他們持懷疑態度,並未表態。
“繼續觀察就行,不用理會,無需刻意控製輿論。”
宋向東做出了回應,而後又接著說道:“肩膀上四顆星的留下,其餘的可以走了!”
一開始提問的那人有些錯愕,原本他以為應該重點關注的事項兒,到了宋向東這,三言兩語就結束了討論。
後者提出看法的那一人同樣看到有些納悶,與平日裡的處理方式大不相同。
若是往日,此等事情還沒發生之初就被默默抹平了!
就比如林北辰在神照國靜梨山失蹤,引起短暫的廣泛關注,網上一片討論他是否是那道修仙的背影的輿論。
安全局迅速就出手了,悄無聲息的就平息了這場輿論,並且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不過見宋向東並未太在意,一眾高層也不好在過問,就此離開了會議室。
而今會議室中,隻留下了三人。
原本還有七人也是四星,但宋向東還是讓他們離開了會議室,隻點名留下了三位。
這三人中,每一人年紀都到了七十有餘,其中一位年長者已經到了八十一歲。
白發蒼蒼,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滄桑的痕跡。
三人步履緩慢,坐到了會議桌近前。
三人在剛才的會議中,都未曾有過言語,也為發表任何表態,但他們的臉上比任何人都要凝重。
“難道這一天終究還是要來了嗎!”
“還不一定,或許真的是地質活動!”
兩名年長者看著視頻中的畫麵,語氣無比凝重,意味深長的說著。
而最為年長的老者,聲音有些嘶啞,但他的話讓會議室內三人包括宋向東在內都為之一震!
“如果真的是石雕像.”
“那麼想必天師府此刻的聯絡弟子已經下山!”
他的一番話瞬間燃起了宋向東心中的疑問。
“老師,是聯係誰?”
最為年長的老者麵對宋向東的疑問,緩緩搖了搖頭,說話的語氣有些沉重。
“要看曆任掌教留下的聯絡方式是何種方式,最終聯絡的弟子走向何處,他們的終點,就是此次聯係的目標!”
“在未到達終點前,誰也不知他們聯係的是何人,何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