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
河北涿州影視基地。
籌備多日的《萍蹤俠影》劇組終於開始了首場拍攝。
開機後的第一場戲為了穩妥起見並沒有多複雜,主要拍攝是瓦遲國丞相府的室內戲。
主要演員也就江哲飾演的張丹楓,以及達式常飾演的張宗周這兩父子。
或許是因為氛圍比較輕鬆,所以在拍攝時倒是引來不少劇組演員圍觀。
而當看見江哲和達式常老爺子對戲時竟然絲毫不落下風,反而有來有往,不少人心底都鬆了口氣。
要知道這位可是貨真價實的老戲骨,早在1962年時就在上影廠當演員了。
從六十年代開始一直到如今,這位老先生就一直沒有離開過攝影機。
江哲在他麵前能做到不被壓戲,顯然身上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至少應該不會出現,因為男主角演技不行而毀了劇組上下所有人心血的事情!
其實這正是導演想要的效果。
早早的讓江哲露一手,也有利於劇組後麵的拍攝,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內耗。
與此同時,在旁觀了江哲一場戲之後,一旁的張嘉譯當即就感慨連連。
“我要是沒記錯,這小子應該才開學,連一節課都還沒來得及上吧?”
隻見張嘉譯有些齜牙道:
“這還沒學呢就有這水平了?那等他畢業之後還了得?”
“瑪德~又是一個老天爺賞飯吃的!”
說罷,張嘉譯的羨慕之色簡直溢於言表。
沒辦法,長得這麼帥,表演天賦又這麼好,他想不嫉妒都難!
想當初他老張要是有這相貌,又怎麼會不溫不火的蹉跎多年?
一旁的孔琳聞言亦是心有戚戚。
雖然以她的顏值怎麼說也比普通人好看些,但是天生老氣的長相也確實限製了她。
二十多歲就開始演大媽的她混得其實還不如張嘉譯。
不過江哲可不知道自己已經戳中了這些學長們的痛處。
在順利完成了首場戲之後,江哲便與範兵兵坐到一處說笑起來。
彆誤會,這回可不是他自己想這樣,而是應導演的強烈要求。
說是要培養男女主角之間的默契,讓他們的氣場更為契合!
彆看這種說法挺玄乎,可這法子還是挺管用的。
據說還是從香江那邊傳過來的先進經驗。
就是專門為了防止出現那種俊男靚女各演各的,怎麼看都不像一對的情況!
而對於到導演的說法江哲也不知道對不對!
咱也不懂,也不敢多問。
既然導演都這麼說了,江哲也隻能勉為其難的去做了。
至於能做到什麼程度,那就看緣分嘍!
……
話說《萍蹤俠影》可以說是梁羽生筆下最出名的一部作品了。
它主要以明代土木堡之變為大背景,寫於謙儘忠報國,抵抗外族侵略,反遭皇室迫害的悲劇故事。
或許是怕考據黨挑刺,在小說中梁羽生大多用的都是化名。
比如原本的蒙古瓦剌部,便被梁羽生改成了瓦遲國。
小說中的大忠臣雲靖,則是以於謙為原型的。
至於瓦遲國的漢人丞相張宗周,這個人物倒是有點複雜。
以小說中張宗周那張士誠後人的人設來看,這個角色倒是有點像是縫合怪。
至少在江哲看來,這個人物應該有一半源自明朝中期的白蓮教首領李福達。
因為正德年間白蓮教就在山西鬨得挺厲害的,傳播甚廣。
後來白蓮教在大同勾結宗室造反失敗之後,李福達便帶著白蓮教骨乾退到草原,依附於當時的草原大汗俺答,成為其麾下一部。
當然,李福達這種喪家之犬自然沒有小說中那種瓦遲國丞相的權勢。
因此張宗周另一半人設,江哲嚴重懷疑梁羽生是以北宋年間遼國的韓德讓為模板。
要知道這位可是真正的在胡人國度之中坐到了漢人丞相的位置。
甚至當時在契丹族,大部分契丹貴族都沒有韓家的權勢顯赫。
在巔峰時期,薊州韓家堪稱是僅次於皇族耶律族和皇後蕭族的第三大家族。
而以上兩種人物集合之下,張周宗這個人物的原型便豐滿多了!
隻是在聽江哲分析完之後,範兵兵頓時有些詫異的問道:
“你研究彆人的角色乾嘛?這……”
出於禮貌,範兵兵到底還是沒有問江哲是不是閒得蛋疼!
隻是江哲也有自己的苦處,聞言當即無奈一笑道:
“我也沒辦法,劇本和原著給的資料太少了。”
“要是不做這些人物分析,我連人物小傳都寫不出來,更彆說去演了!”
江哲雖然一天課都沒有上,但是某些學院派的習慣他還是知道。
比如人物小傳這個法子,江哲就覺得挺好的。
除非遇到《倩女幽魂》劇組那種邊拍邊改的情況,否則對演員的表演還是很有用處的。
在江哲看來,演員隻有深入理解人物,才能演出人物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