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朕為難啊
梁九功在屋外,突然聽到陸微嘶啞地怒罵聲,身子不由一抖,接著聽到了瓷器砸在地上碎裂的聲音。
梁九功想進去,又不敢,猶豫了一會,咬咬牙進去了,要是打架他能也勸勸不是。
還沒進裡間,梁九功便見康熙從裡間出來,梁九功立馬看了一圈康熙。表麵上沒什麼傷口,他鬆了一口氣。
但看見身上有一些藥汁,梁九功又提起心來,這陸夫人還真是往萬歲爺身上砸的,也不知道砸到沒有。
梁九功正想著等下給萬歲爺換衣服的時候好好瞧瞧,就聽到康熙的聲音:“叫人重新煎一碗藥!”
佟貴妃見陸微的事情一點進展也沒有,京中關於陸氏的流言也慢慢在平息,不由有些著急。
眾妃嬪見此,不由對佟貴妃的話信了十成十,這肯定是皇上的手筆,
第一次眾妃嬪一致對外,想吩咐宮外家裡散播下陸氏皇上與陸氏的流言。
現如今陸氏名聲如此不好,她們要人傳出皇上與陸氏的流言,皇上顧忌自己的名聲,肯定需要儘快處死陸氏,撇清關係,免得對名聲有礙。
沒想到眾妃嬪傳不出宮消息了,眾人立馬到了佟貴妃宮裡,讓她傳消息給家裡,沒成想佟貴妃也傳不出消息了。
好在妃嬪能想到的東西,家族裡的男人肯定也能想到,早派人傳了流言。
宮裡的妃嬪收宮外的消息倒是收得到。
原本是有妃嬪的臣子和他們相好的臣子上奏處死陸微,有流言後,更多大臣都加入進來。
因為康熙本人沒表明要納陸微進宮,眾人也不敢說破,隻說陸微的不好處,流言對康熙的名聲不好,讓他下旨處死陸微。
康熙看著一封封奏折,眉眼冷冽:“一個個地都逼朕,朕偏不讓你們如意!”
“這事怎麼涉及皇上去了!”陸微正在招待剛剛趕到京城的五哥。
陸微並沒有寫信給陸家,告訴她的事,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與翰林院一位與陸家相識的一個大人見事情不妙,便與陸家通了信。
江南離京城距離遠著呢,陸微五哥緊趕慢趕才到了京城。
他知道消息也是前段時間的了,他隻知道有人流傳陸微與繼子有私情,宗室怕是要容不下妹妹。沒想到來到京城後,流言竟然涉及到當今了。
陸五哥有些傻眼,他來時便是代替家裡人,來給妹妹和離的,帶妹妹回江南。就算是宗室,也要講道理吧。
他來之前,父親就已經組織了一些文人寫文章了,還帶了一些文章來呢。要是宗室不講道理,他就把這些字字珠璣的文章給他們看看,看他們想不想讓天下看看這些文章詬病宗室!
沒想到開到京城,事情卻有些變化,事情竟然牽扯到皇上,大臣也上折要處死妹妹,這文章卻是不適用,這些文章是針對宗室寫的,得重新定方向,要寫給皇上看,寫給大臣看,讓他們不要再抓著妹妹不放。
陸五哥道:“沒事,不要怕,要是皇上為了名聲,下旨處死你,我們陸家一定要拚死保你的!我現在給家裡寫信!”
陸微趕忙拉住他,她不想牽扯陸家白白冒了險:“五哥,你不要衝動,皇上一直沒表態,不就是不在意不是嗎?你讓人一聲討,不是反而讓人下不來台來。”
陸五哥笑道:“安心。我自然知道,我隻是通知父親事情有變,叫他一定時間再公布文章,先給我寄過來其他文章來,在沒下旨之前,我是不會用的,隻是以防萬一罷了。”
說完,他便動手寫信了,寄信之前。陸微拿來看了看,確實如他所說,隻是做好準備,便讓他寄去江南了。
於是第二日上朝時,康熙對眾臣道:“最近京城傳言關於陸氏一事,朕派人調查過了。流言所說不給阿克敦相看人家,實屬汙蔑,據阿克敦生母蘇氏證實,去年,她和陸氏便一起給阿克敦在打聽人家,可見陸氏與繼子並無私情。
自從丈夫死去後,陸氏兢兢業業,用嫁妝撐起家用,送繼子讀書習武,實乃天下繼母典範。倘若繼母對繼子好就是有私情,難道諸位心裡認為,繼母理應對繼子刻薄惡毒不成?”
眾大臣立馬稱絕無此種想法,而後說:“但是陸氏這個流言已經滿城,大大的丟了宗室的臉麵,也確實是陸氏拋頭露麵導致的,還是處死比較好。”
“而且,此事也涉及到皇上您,您不處死,會對您名聲有礙啊。”
“陸微是好女子,怎能因為彆人的流言而處死呢。難道諸位覺得,你們之中哪天有大人出現不好的流言,也該被朕處死?”康熙不急不緩道,聲音威嚴平靜。
眾大臣一聽,紛紛啞火。
眾大臣見康熙力保陸微,回去後上奏折挑明了說!
眾位頭鐵的大臣的奏折大致的內容是,皇上您不處死陸氏,難道真去流言所說,您對陸氏有想法,想納進宮,萬萬不可啊。
您不是推崇漢文化嗎,您納陸氏進宮在漢人看來就是亂.倫啊,這有悖您的思想啊!有的提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做例子,有的不怕死還提到先帝和董鄂妃。
眾大臣想逼一逼皇上,皇上誌在天下,肯定不想擔這昏君名頭。
陸五哥打聽到眾大臣上奏的內容,不有怒上心頭:“這些大臣也真是的,勸人也不會勸!這不是架著皇上,逼皇上做決定,還是對妹妹你不利的決定!”
陸微表麵跟著五哥罵了幾句大臣,心裡卻在暗暗祈禱這些朝臣給力些,把康熙罵個狗血淋頭。讓康熙迫於壓力,賜死她,彆讓她進宮了!
康熙依舊不理這些大臣,眾大臣有人以死勸諫了。
康熙微不可查地勾了勾嘴角。
有些大臣是真的因為先帝與董鄂妃之事,擔心發生先朝那樣的事,現在正值平三藩,如果又出現幼帝登基,現在的局麵可不適合。他們真心為國家,朝廷。
這些個臣子,康熙早就吩咐幾位他暗中安排的官員拉住了,撞柱時,隻磕破了一點皮。
至於那些為家族利益搏一搏的,不管是自己親自上,還是派出來撞柱的人,康熙一概沒管。
康熙無動於衷的看著頭破血流的官員,一臉冷漠,敢逼迫朕,總得付出代價!
康熙一連看了幾天以死勸諫的好戲,出了一些氣,才打算理這些個大臣。
太皇太後聽了傷了,撞死幾位大臣,不由按捺不住,請了康熙去慈寧宮。
康熙如往常一樣行禮。
太皇太後見他麵色寧靜,看不出什麼,便道:“聽說最近朝堂為了陸氏一事難得不可開交?”
康熙沒否認,點了點頭。
太皇太後斟酌道:“我問你,眾大臣說的你想納陸氏進宮可是真的?要是真的,作為皇帝,你可要為了朝局著想,現在真這麼多大臣以死勸諫,你也得聽聽不是。可彆像你阿瑪那樣,到最後懺悔沒有以禮止情啊。”
太皇太後上次聽佟貴妃說陸氏勾引皇帝,皇帝似乎想納人進宮,她是有些不信的,她看陸氏那人皮囊長的實在好,但完全沒有美人的心高氣傲,心氣高,看起來是會踏踏實實過日子,挺正派的人。
孫子也不像兒子,他自小便操心國家大事,這些年後宮沒有特彆突出的花,一派花團錦簇,怎麼對後宮他心裡是有數的,不會如他阿瑪一樣。
但想到兒子的悲劇,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還是下令讓宗室處死陸氏。
康熙拉著太皇太後的手,一幅要說心裡話的模樣:“皇瑪嬤,孫兒怎會忘記皇阿瑪的話,朕這段時間之所以不處理大臣對陸氏一事的折子,那是因為此事事關重大。”
太皇太後見康熙神情凝重,不由直了直腰,語氣急切了幾分:“怎麼回事?”
康熙神態依舊凝重:“現在還在查,目前還不好說。皇瑪嬤放心,事情遠遠不是大臣所說的那樣。”
太皇太後見康熙神色慎重,如果事情不如大臣所說,那大臣便是不知趣了,現在正直除三藩之際,孫子的壓力可想而知,不由得道:“既然事關重大,你便自己處理,我支持你。”
康熙露出感動神色:“還是皇瑪嬤最理解孫兒。”
太皇太後聽了,很是高興。見他臉色疲憊之色,知道他最近煩,也不多留他,讓他回去了。
第二天,朝廷上。
“朕這幾天看了眾位大臣關於陸氏是妖女,會禍國之事,很是重視。”康熙淡淡道。
眾大臣紛紛高興看向康熙,以為康熙因為死了幾位大臣,終於改變主意了。
康熙見眾大臣期盼的眼神,故作嚴肅道:“朕吩咐欽天監和幾位著名的高僧算了陸氏的生辰八字與命運,確實有異!”
眾大臣聽了,又見康熙表情嚴峻,心想難道老天都幫他們,問:“怎麼個有異法?”
沒成想康熙道:“欽天監眾位大人和高僧算出陸氏乃神仙下凡,她的命運事關大清國運,”康熙冷冷地對大臣道,“幾位高僧推測出,諸位要置陸氏於死地,已經影響到了大清的國運,近日朱三太子蔡寅攻陷平和,便是諸位的原因!”
康熙此話一出,眾臣傻眼,這陸氏怎麼就成仙女下凡了,他們還導致戰役失敗,這罪名他們可擔待不起!
眾位大臣紛紛下跪,稱絕無可能!
“這可是圓慧大師的原話,諸位不信朕,可自去問圓慧大師!”
眾大臣紛紛稱不敢不信皇上。
眾人心裡想,這陸氏莫非真是仙女下凡不成?彆人所謂的高僧,他們是不會信,但這圓慧大師是得道高僧,他們還是很相信的。
眾人搖搖頭,圓慧大師不管如何得道,還生活在大清,隻要生活在大清,難保要給皇上麵子,說不定合夥來騙他們。
現在他們才想起,沒有把控欽天監和高僧!
康熙又道:“朕起初也不信的,可前段時間突然有仙人入夢,仙人告訴朕陸氏乃仙女下凡曆劫。陸氏被諸位逼迫,可能會導致仙女曆劫失敗。特意入朕夢告知朕。仙人欽佩朕鐵麵無私,維護本就無辜的陸氏。”
眾大臣心裡複雜,在仙人眼裡,皇上鐵麵無私,合著他們便是謀求私利,專乾壞事的人唄。他們聽著怎麼那麼像編故事呢!
康熙見眾人疑信參半的模樣,繼續道:“仙人為感激朕為陸氏所作所為,見我朝被天花所擾,便賜下了預防天花的方法。”
康熙歎了一口氣:“不是朕不想處理諸位所說之事,隻是朕需要時間驗證預防天花的方法是否有用,麵對諸位的奏折,朕左右為難啊,隻得先放置一邊!”
第25章 那,和離後呢?
眾人眼含期盼地看向康熙,等待康熙說出預防天花的方法的驗證結果,至於的是期盼好結果還是壞結果,那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康熙也不買關子,神情愉悅道:“朕已查明,預防天花的方法確實安全有效,成本低,以後天下百姓能免於天花之苦了!”
眾大臣聽了結果,心情百味雜陳,他們一方麵希望預防天花的方法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聽著皇上話裡話外責怪的話,很明顯皇上意思是要追究參奏陸氏的責任。
一方麵又希望預防天花的方法是真的,誰不懼怕天死呢,就算得過天花的,家裡人也很需要。
一時間眾大臣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難過,但不管內心怎麼想,眾人都露出激動神色,跪下高呼:“天佑大清,皇上聖明。”
陸微一事京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日百姓,都在關注。
一些大臣本想瞞著朝堂上康熙說陸微是仙女下凡之事。但這怎麼可能,不說朝廷中有中立的大臣不會保密,就是康熙也不會讓此事隻有大臣知道。
於是,康熙在朝堂上一說陸微是仙女下凡,還因為陸微得到了預防天花的方法事情,一時間替代了之前的流言,在京城又掀起一陣討論風波,特彆是對預防天花方法感興趣。
陸五哥每天都會打聽陸微一事的消息的:“妹妹,難道你真是仙女下凡?我聽趙大人說,上朝時,皇上很是相信你是仙女下凡!你說,預防天花的方法真的有嗎?”
趙大人便是先前給陸家去信的翰林院大人。
“我也不知道啊。”
陸微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陸五哥,沒想到康熙竟然讓這樣辦法給她脫身,陸微無語,聰明人都不會相信這套說詞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不會信的。
雖然下朝後眾大臣雖不敢去欽天監,也不敢派人悄悄去偷偷打聽。
但部分大臣覺得這些事情肯定是皇上為了保陸氏編造出來的。不過,也不敢瞎打聽,要是被人撞見,那豈不是明晃晃質疑皇帝。
有些人不由有些發愁,皇上如此保陸氏,這陸氏頗有禍國殃民之像啊,可見這陸氏果真留不得。
可惜欽天監和高僧都掌控在了皇上手裡,他們一時不知道如何做,要是輕舉妄動,一個不好就要背負損害國運之罪了!
索額圖也是懷疑者之一,回到家,心裡琢磨,也覺得是康熙為了保陸氏想出來的辦法。
仙女下凡的身份隻要需要欽天監和高僧證言便好了,皇上有權力把控他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至於預防天花的方法,他知道皇上一直很重視天花的防治,專門讓太醫研究。
應該就是太醫研究出了一些成果,成果應該不是很大,要不然皇上早讓宮裡的阿哥、公主用了,何必等到現在公布,無非皇上為了陸氏誇大了事實而已。
索額圖越想越覺得內心波浪翻天,皇上為了陸氏做到這種程度,跟先皇對董鄂妃有過之而無不及。要是真讓陸氏進宮,來日誕下皇子,保成的太子之位還能保得住嗎?
索額圖心中危機,他想了想皇上給出的高僧名單,發現緣儘大師竟然不在列!緣儘大師可是護國寺裡輩分最高的大師,輕易不出山。
索額圖眼裡亮了亮,肯定是皇上也請不動大師作假,正好早年機緣巧合下,緣儘大師欠他一個人情。大師都注重因果,想來他很願意還清他的人情。
想到此,索額圖立刻親自騎馬去了護國寺。
不出索額圖所料,緣儘答應了。
當天,緣儘便跟著索額圖來到了京城內城。
第二天索額圖在朝堂上就提出:“皇上,奴才昨日發現緣儘大師在城內化緣,緣儘大師輕易見不著人,是最厲害的高僧。現在正好才京城,要不要讓緣儘大師看看陸氏,緣儘大師說不定比其他大師看的更透徹。”
康熙不悅道:“你是說朕找的大師不權威?”
索額圖立馬道:“奴才不敢,奴才也是為大清著想啊,緣儘大師法術更為高深,說不定能看出陸氏如何影響國運。”
康熙勉強道:“那就讓緣儘大師看看陸氏的麵相吧。”
部分懷疑陸微仙女下凡身份真偽的臣子,見康熙不情不願的模樣,越發覺得自己猜測的是對的。
有人道:“事關國運,奴才想在現場一觀。”
“奴才也想看看。”
……
部分懷疑的大臣紛紛表示都想親眼目睹。
康熙不悅:“緣儘大師和你們一起,如此多的男子去陸氏府上,豈不是又要敗壞陸氏的名聲!又影響國運你們承擔?”
部分大臣,他們怎麼又敗壞陸氏的名聲了,又影響國運了?得,萬歲爺這是篤定陸氏仙女身份了,在萬歲爺眼裡,他們這些人就是得罪仙人的罪人了!
他們聽康熙話裡的責備與推脫之意,眼睛一轉,出主意道:“奴才聽說陸氏的哥哥來到了京城,可讓他陪著陸氏在門口與緣儘大師相見。大庭廣眾之下,不會有人說閒話的。”至於大庭廣眾之下,陸氏仙女轉世身份被揭穿是假的,彆人會說閒話,他管不著。
康熙被眾人勸著,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派梁九功給陸微傳旨,準備看相的事。
下朝後,不管是有小心思的還是沒有小心思的大臣,都跟著索額圖去找緣儘大師,打算圍觀緣儘大師給陸微看相去了。
康熙看著索額圖身後一串的大臣,揚了揚唇,緣儘大師可不是他請來看相的,讓他們去眼見為實。
索額圖在去陸微府上的時候,派了一些人在城中傳緣儘大師要親自給陸微看相的消息。
緣儘大師無論在朝堂還是民間,名望都極高,聽說他要親自給陸微看相,眾人不由得都去陸微家圍觀了。
他們對陸微是仙女轉世一事半信半疑,正想一探究竟呢!
梁九功先一步到達了陸微家,給陸微傳達了緣儘大師要給她看相的事。
傳完消息後,他沒走,他是代表皇帝來看事情結果的,雖然他已經知道結果。但總得做做樣子,代表皇上對此事結果的重視嘛。
“妹妹,我們還是想辦法推脫掉緣儘大師看相吧,我怕欽天監和高僧一時不準,等下緣儘大師說的結果與他們不同。那事情就又回到原來的情況了,反而更糟。”陸五哥見梁九功不走,便拉著陸微在一旁說悄悄話。
陸微自然知道自己不是仙女下凡轉世,看樣子緣儘大師是質疑康熙的大臣找來的。
陸微不想做實仙女轉世身份,在古代,隻有皇帝才會有出身身異的故事。如果彆人都認為她是仙女轉世,對皇家來說,要麼死,要麼跟皇帝扯上關係。
她知道康熙打的什麼主意,她可不想進宮。這緣儘大師就是戳穿她身份最好人,陸微肯定要出去給他看相的。
於是陸微安慰陸五哥道:“這梁總管都在這兒,我們如何推脫,而且那麼多得道高僧確定我是仙女轉世,妹妹我肯定是仙女轉世的,五哥你不要擔心。”
陸五哥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那些高僧都是些頂頂有名的人物,想來出錯的幾率不大。
很快,索額圖,眾大臣,很多平明百姓把陸微家外麵的巷子圍的水泄不通。
陸微和陸五哥走出了門,站在門前的平台上。
除了跟陸微談過生意的,這些個大臣很多都沒見過陸微,看見陸微的容貌,紛紛露出驚豔神色。
一些臣覺得,流言真有幾分可信。
索額圖看著陸微,心裡忌憚,但想到交代緣儘大師的話,心裡鬆了口氣。
百姓倒是沒有大臣那樣含蓄,什麼想法隻埋在心裡。
“我滴個乖乖,這陸氏可真漂亮!”
“肯定,要不然怎麼會被眾大人稱妖女。”
“你覺得陸氏像不像妖女?”
“我看不像,陸氏看起來不像壞人!”
“肯定是仙女轉世,那麼多高僧都說了!”
“你們沒見話本子裡的妖女一開始都是好賢良淑德的!知人知麵不知心!”
“也是!”
“確實!”
“我們看緣儘大師怎麼說!”
眾人都盯著緣儘大師看,緣儘大師身材高大,一身袈裟穿在身上,頗有大師風範。
眾人都凝氣凝神,深怕打擾到緣儘大師。
梁九功站在索額圖不遠處,老神在在。
緣儘大師看了陸微半晌。
而後眾人便看見,緣儘大師突然朝陸微跪下了,拜了一拜,然後一言不發的走了。
緣儘大師邊走邊想著,赫舍裡施主叫他不要說陸氏是仙女轉世,他沒說話,也算遵守他的吩咐,這人情還了,了了因果。
眾人傻眼。
“陸氏肯定是仙女轉世,所以緣儘大師給陸氏行跪拜之禮。”一個聲音兀自響起。
眾人回神,百姓議論紛紛。
“我滴個乖乖,這陸氏真的是仙女轉世!”
“天哪!我竟然看見了仙女轉世的人!”
“老天爺!我得把這個消息告訴我爹娘!”
索額圖看著要奔走相告的百姓,知道這是把陸氏仙女轉世的身份做實了。
索額圖他明明讓緣儘大師做實陸氏不是仙女轉世的,為了順利圓寂,緣儘大師肯定會按自己的想說做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陸氏真是仙女轉世,緣儘大師怕冒犯仙人,不敢多說?
索額圖想七想八,周邊的百姓還在興奮的議論。
“我就說陸氏看起來不像壞人,還是我有眼光!”
有人大聲說道:“有些個大人還懷疑陸氏,想處死陸氏!還沒咱平頭百姓有眼光!”
有人附和:“就是,最近輸了一仗,就是因為他們冒犯仙女!”
“是呢是呢,真是造孽!”
“這些個大人管彆人家事做什麼!現在好了吧!”
“損了國運,看皇上如何治罪!”
……
上折要處死陸微的大臣聽了,臉黑如鍋底。
但也不敢再說什麼了,紛紛走了。要是在找事,他們就是成執迷不悟,罔顧大清國運。
現在陸氏仙女身份百姓深信不疑,他們這些上過折子的人可要被罵慘了,看皇上的態度,他們肯定要受罰的。
他們還是回去想想辦法怎麼讓免於懲罰或懲罰輕一點罷。
這時,又有人大聲說道:“誒!陸氏真是仙女下凡!那仙人賜給咱皇上的預防天花的方法肯定是真的!”
另一人大聲地附和:“那我們以後豈不是不用害怕天花了!”
大家興奮起來。
“太好了!我家就一個獨苗!我深怕他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要是預防了天花,我就放心一半了!”
“我也沒得過天花,這心裡也慌的很,以後不會害怕了!”
……
有人說道:“也不知道方法貴不貴?”
此話一出,眾人一默。
有人說道:“我聽說不貴,皇上在朝堂上說了。天下百姓都用得起!仙人肯定是救苦救難的!想來花不了幾個錢!”
“是呢,仙人心懷憐憫,我們平頭老百姓也用的上的!”
“也不知道皇上什麼時候公布預防方法?”
“我想快點知道!”
沒幾天,陸微是仙女轉世的消息就以勢不可擋之勢,席卷了京城,以及周邊地區。
陸五哥那天陪著陸微出去見緣儘大師,深怕緣儘大師說出什麼不好的來,沒想到緣儘大師什麼也沒說,跪拜一禮,便走了。
回過神來,明白緣儘大師的意思,頓時也興奮,原來妹妹是真的仙女轉世,這下妹妹終於死不了了!
他趕快給江南的父親寫了信,讓江南的人也知道妹妹的身份。
這樣的話,這些大臣要出什麼幺蛾子,也要想想怎麼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陸微聽著大街小巷的議論,有些鬱悶。她站在門口的高台上,看的比較全麵,仔細觀察了百姓說話,發現他們之間是有人引導輿論的!
不用想,肯定是康熙安排的,早知道便不見緣儘大師,失策。
康熙看著局勢在自己掌控之下,龍心大悅。
他看著關於預防天花的討論,愉悅地笑了笑。
當初研究牛痘時,陸微就與他討論過推廣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這幾個月,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效果他看在眼裡,牛痘法他勢必要推行。但像吳太醫那樣認為種牛痘的是邪術的應該會不少,會給推廣帶來很多困難。
現在牛痘法是仙人賜下預防天花的方法,推廣會簡單許多。
朝廷和人心已經掌握,不管信不信,都翻不起什麼浪。現在隻差後宮了。
陸微以後要生活在後宮中,後宮皇瑪嬤最大。不說讓皇瑪嬤護著陸微,起碼要在皇瑪嬤心裡占分量才是。
正好,太皇太後聽到前朝和京城的輿論,不由又一次請了康熙過去慈寧宮。
一開始太皇太後當然也聽說了康熙在朝堂上說陸微是仙女下凡,還有預防天花之事,對於此,太皇太後心裡隻是信了半分的。
後來,緣儘大師無聲的跪拜,讓老太太對此事信了七分。
至於最後幾分,她要親自問問康熙。
康熙早就做好了太皇太後找的準備,叫梁九功帶上準備的東西,到了慈寧宮,淡定地行禮問安。
太皇太後開門見山地道:“陸氏是仙女轉世之事可是真的?”
康熙點頭,神情誠懇:“一開始孫兒不信的,後來仙人入我夢,還帶我見識了下仙界的場景。”
太皇太後,不由大吃一驚:“真的?仙界如何?”
康熙回頭,梁九功立馬把抱著的狹長盒子遞給康熙。
康熙打開盒子,裡麵是一幅畫:“皇瑪嬤請看,這是夢裡仙人帶我飛在天上時,看到的場景。”
這幅畫,畫著的赫然是山河鳥瞰圖。
太皇太後一看,透過或厚或淡的雲層,大氣磅礴的山川河流映入眼簾。
太皇太後也登過高,知道往下看的山河長什麼樣。這幅圖確實是從下往上看的模樣。
這畫的場景無比真實,仿佛真的置身雲層,俯瞰著大地的波瀾壯闊,廣闊遼遠。
太皇太後不得不承認,沒有那一座高峰可以讓人畫出如此之畫。
康熙見太皇太後神色震驚,也理解,他第一次在夢裡看的時候,也很震撼。
“皇瑪嬤現在您可是信孫兒不是偏袒陸氏了?”
見了這幅畫後,太皇太後信了九分,徹底不信佟貴妃的話了。
“那預防天花之事也是真的?”太皇太後激動地問道。
“前些天不理大臣也是因為要慎重對待仙人的話,我需要派人驗證。經驗證,這方法是真的,孫兒打算不久便把方法發至京報,讓駐京提塘傳往各省。唉,當初驗證期間,大臣他們幾次上折,我也是很為難。”說到最後,康熙也不忘賣賣委屈。
聽到預防天花方法要通過邸報發往全國,太皇太後是真信方法是真的了,她知道康熙不是無的放矢之人,能發往全國,可見是真的。
康熙對預防天花已經有了決斷,太皇太後便不再提,隻說他看著辦就好,而後安慰康熙道:“一件事幾次三番的上折,這些奴才倒逼迫你這個主子來!還差點損害國運,這些個大臣都得罰一罰才是!”
康熙微不可查地勾了勾嘴角:“孫兒正有此意。”
康熙又故作為難道:“陸氏事關國運,皇瑪嬤覺得該怎麼處理陸氏?”
太皇太後直了直腰:“孫兒覺得呢?”
康熙坦然自若:“孫兒想著,陸氏年輕,阿克敦也大了,就算兩人清白,彆人看了,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便下旨和離罷。”
太皇太後點頭:“確實,怕有不長眼的私下說閒話,影響心情。”而後又不動聲色地問,“那和離後呢?”
康熙笑笑:“聽說陸氏的哥哥來了京城,和離後,便讓他帶著陸氏回江南罷。”
第26章 什麼位分呢?
太皇太後心中微詫異,表麵如常,狀似無意地道:“陸氏關乎國運,回江南怕是不妥,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豈不是有損國運。皇帝納入宮裡來保護才好罷?”
康熙笑道:“皇瑪嬤不用擔心,孫兒如此說也是了解了一番的。陸氏家裡陽氣極盛,上麵有五個哥哥,陸氏是陸家好不容易盼來的女兒,又是老來女,因此父母和五個兄長,很是寵愛她。就算是和離回家,也不會受委屈。”
太皇太後聽了不由點了點頭。
康熙繼續道:“而且,陸氏的父親是江南大儒,偶爾也帶弟子,她大兄,二兄,三兄都是教書的,一家子文人,江南很多士子也師從他們父子三人,在江南地界,彆人不會輕易惹陸家,護住陸氏,安穩一生不成問題。”
太皇太後聞言,不由驚訝,她沒想到陸氏一家還有如此影響力。
她看康熙神情輕快,真的考慮陸氏下江南的可行性,完全沒有要納陸氏進宮的意思,不由信了康熙七八分。
太皇太後看著康熙問道:“陸家影響力是很大,但終究是文人,難保不會有不長眼的,孫兒你考慮過沒有?”
康熙不在意道:“陸氏的父親的一位弟子便是江蘇一省的長官,有什麼事護住陸氏一家不成問題。孫兒肯定也會跟下麵的人吩咐一聲的。再說,朕也會暗中派些人去江南……”
聽了康熙的話,太皇太後徹底打消了疑慮,孫兒對陸家了解得如此詳細,安排也全麵,想來安排陸氏下江南是經過深思熟慮,看來孫兒想納陸氏進宮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
不過,陸氏下江南終究是不妥的,一個被大師批影響國運的人,到底還是不能離京城那麼遠。太皇太後心裡想著,孫子還是不夠慎重,事關江山,任何可能的危險都應該扼殺在搖籃裡。
但是太皇太後也沒有急著出聲,聽康熙繼續說話。
康熙當沒看到太皇太後放鬆的神情,低頭親自剝了一顆花生,自顧自地繼續說道:“而且就算是銀錢上,陸氏也不會煩惱的。”
太皇太後接了康熙遞過來的花生肉,吃了後,自己跟康熙一樣剝起花生,如話家常,好奇道:“怎麼說?”
康熙解釋道:“雖然陸家一門清貴,沒什麼銀錢。但陸氏很是會做生意。不說其他的,就說玻璃鋪子。孫兒向跟陸氏合作玻璃鋪子的阿爾薩蘭了解過,玻璃鋪子好的時候一月的盈利可達70多萬兩,”康熙搓了搓花生的薄皮,坦然自若地把花生放入嘴裡,漫不經心道,“一年的話,快趕得上國庫三成的收入了,所以陸氏下江南,讓兄弟做做生意,不管是物質還是待遇,日子都會過得很舒坦的,皇瑪嬤不用擔心國運。”
太皇太後也有所耳聞陸氏做生意有一手,但沒想到賺的銀錢這麼多,一年便可以賺三成國庫,心中有些忌憚:“這,一個臣民賺如此多的銀錢,恐怕不妥吧!”
康熙認同地點點頭:“孫兒自然想到了,玻璃生意孫兒不打算允許陸氏做的,她用其他生意賺錢便是。在她下江南前,我會吩咐陸氏把玻璃方子給孫兒,正好國庫缺銀,明年的軍費便不用愁了。”
太皇太後這些年不管朝政,早就放手給康熙了,所以隻知道國庫空虛,具體軍費倒是不知,沒想到這玻璃鋪子一年便可以負擔起軍費。
太皇太後不由得深想,仙女轉世總會有特殊的本事的,說不得這陸氏便是做生意的天賦,沒了一個玻璃方子,說不定她以後還會有其他暴利的生意。
要是陸氏又有本事賺了夠軍費的銀錢,江南離三藩戰場很近,萬一要是被敵軍知道,得了去,那可是得不償失。
高僧雖然隻推算出處死陸氏會影響國運,但是要是陸氏的賺的錢,不小心被敵軍得去,有了軍費便可以跟大清更好地抗衡,那可不就是影響國運的事!
太皇太後越想越心驚,孫子的想法不成熟,可千萬不能讓陸氏下江南!
太皇太後本來還不急著說她的想法的,這回按捺不住了,不由對康熙道:“估計陸氏是仙女轉世,還影響國運的事,敵軍遲早會知道。這江南離三藩戰場太近,不管他們信不信,他們肯定會讓人關注陸氏,說不定還會對她不利!”
康熙自信一笑:“皇瑪嬤放心,孫兒暗中派去的人不是吃素的,他們傷害不了陸氏。”
太皇太後看康熙一臉不以為然地神情,心裡不由想孫子果然還是年輕,太自信了些,不夠穩重。
太皇太後循循善誘,語氣慈祥,像小時候教導康熙一樣:“玄燁,你也知道陸氏做生意不錯,以後說不得還有像玻璃生意一樣如此的生意,要是敵軍知道,肯定會想辦法得到,要是真的流入了敵軍的口袋,那豈不是不可挽回?關乎國運不允許有意外發生。”
“這……”康熙沉吟,而後對著太皇太後一臉慚愧,“這孫兒倒是沒想到這個,多虧了皇瑪嬤想得周全。”
孫兒還年輕,雖然處理朝事得心易手,但難免會有些不周全,自傲的時候,她還是得看著點。
太皇太後拍了拍康熙的肩膀,很高興自己還能幫得孫兒,慈藹地笑道:“我對你能力很有信心,但離得遠,你不親眼盯著,難免有顧及不到的時候。關乎國運,我們要求穩才是。”太皇太後得出結論,“陸氏不宜下江南。”
康熙神情誠懇地詢問太皇太後:“那依皇瑪嬤看,陸氏應該安排在哪裡呢?”
太皇太後一開始就覺得陸氏下江南不妥,仙女轉世之人理應陪伴在人間皇帝身邊,但是礙於流言,心有忌憚,便沒有提,如今知道不像流言所說孫兒早想納陸氏入宮,就不顧忌了。
她笑道:“讓陸氏進宮當個妃嬪就是,皇宮是最安全的地方。而且仙女轉世之人該是在你身邊,輔助你才是。”
康熙心裡愉悅,麵上卻為難道:“這,不瞞皇瑪嬤說,孫兒也想過讓陸氏進宮。但您也知道,佟表妹因為小時候的事,特彆不喜歡陸氏,怕是陸氏身份特殊,佟表妹也會對其有成見。要是陸氏進宮,怕對陸氏和佟表妹雙方都不好。因此孫兒才想著讓陸氏下江南也不錯。”
小時候的事還能是什麼事,就是董鄂妃的事唄,太皇太後皺眉,想到那天佟貴妃跟她說的話。她都沒多想呢,佟貴妃倒多想起來了。她的兒子寵董鄂妃,難道還給佟貴妃一個外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留下陰影不成!
她一直想要康熙與科爾沁親近,但一直以來康熙更親近母家佟家,本就不滿。
現在聽到康熙顧忌佟貴妃,而退而求次把陸氏送江南,更加不滿不喜了,她想說說康熙太縱容佟貴妃,又怕傷了祖孫情分,便心平氣和道:“不管如何,陸氏進宮是最好的安排,在後宮總比江南那麼遠好。”
康熙點點頭,讚同道:“皇瑪嬤說地不錯,”而後便隨口道,“那就召陸氏進宮,封貴妃罷。”還先行定了份位。
太皇太後聞言,大吃一驚,脫口而出道:“怎麼能封貴妃!”
她心裡本來是想,陸氏雖然說是仙女轉世,但這一世終究是凡人,受人間帝王管的。她對仙女轉世成為漢人有些不滿,宮裡漢女妃嬪都是庶妃位分,陸氏身份特殊,給個貴人位分,享嬪位待遇就好了。
她萬萬沒想到沒想到孫兒竟然要封貴妃!
康熙無知無覺道:“陸氏是仙女轉世份位不能低了,她之前也是嫁予人做正室,在家裡說一不二的,我能所給的待遇,總不能還比不過一位閒散宗室,讓人進宮便對所有人伏低做小吧?
而且,想必皇瑪嬤也清楚,這次關於我與陸氏的流言,佟表妹和後宮許多妃嬪的家族出了力的。
陸氏進了宮,位分太低,怕是不好過,總有些眼皮子淺的妃嬪,要是害了陸氏,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太皇太後聽了有一些道理,皇帝比不過閒散宗室,確實遭人詬病,她想的待遇確實低了,但是:“那也不能封貴妃這麼高的位分,這貴妃是要留著給鈕鈷祿氏的。”
康熙臉上出現懊惱:“孫兒一時想少了,隻想到佟表妹身居貴妃之位,又掌宮權,就算不喜陸氏,但陸氏平起平坐,也輕易為難不了陸氏,倒是忘了鈕鈷祿氏了。”
太後太後聽到宮權,她早就對佟貴妃掌宮權不滿,管得糊裡糊塗的,人也囂張,要不是由皇帝攔著,她早就要撤了她的宮權。
正好此事是一個機會,不由道:“你也說了,此次流言佟貴妃和一些妃嬪家裡出了力。佟貴妃因為自己的猜測慫恿眾妃嬪往家裡穿消息,罔顧宮規,屬實不像話。
鈕鈷祿氏遲早要當貴妃,以後也要掌宮權的,就先把宮權交給鈕鈷祿氏,權當練手了。”
康熙沒答話,太皇太後看他一臉猶豫狀,還想護著佟貴妃,又道:“為免助長後宮歪風邪氣,總得懲罰才是。”
康熙勉強點頭:“鈕鈷祿氏畢竟現在還是庶妃,掌宮權終究欠妥,就加上安嬪,端嬪,惠嬪,宜嬪一起管宮權罷。”
太皇太後本來就預料到康熙會讓人分宮權,能把宮權從佟貴妃手上拿走就成。
但掌宮權之人還有宜嬪,就有些不悅。
安嬪家裡平三藩有功,端嬪性子沉穩,惠嬪有活著的最長皇子,宜嬪無子無家世,從宮女直接封嬪就算了,現在還讓人直接掌宮權,屬實寵愛太過。
這佟貴妃也是,不擔心宜嬪受寵,反而擔心皇帝納要一個寡婦進宮。
太皇太後達到自己的目的,又想到安嬪,端嬪不是好惹的,宜嬪占不到便宜,便也不說什麼了。
康熙隨意道:“既然佟表妹沒有宮權,貴妃之位要留給鈕鈷祿氏,那陸氏便封妃罷。”
太皇太後聽了,想了想,現在後宮幾位妃嬪掌宮權,佟貴妃有皇帝撐腰,再來個妃自成一派,也不錯。而且福臨後宮也有漢女恪妃,便點頭同意了:“就封妃罷。”
康熙不急不緩道:“陸氏進宮為妃,孫兒目前沒有安排,陸氏目前是宗室夫人,沒有和離,前些時候又有流言,要是我突然納入宮,恐怕於我名聲不利。
我先與一些臣商議出對策,到時候再與皇瑪嬤來探討一番,看有什麼不妥之處。”
太皇太後聞言,越發肯定康熙沒有想法了,又高興於孫兒對自己意見的重視,於是道:“你也不要與我老婆子說話,耽擱時間了,你早點去把這件事定下來罷。”
康熙從小受太皇太後教導扶持,太皇太後是康熙最重要的親人。
雖然隨著康熙年齡增長,兩人在朝廷的話語權,政見,決策多有矛盾分歧,消磨了一些祖孫情分,但依舊不減太皇太後在康熙心裡的重要性。
特彆是這些年隨著太皇太後淡出朝廷視線,沒有權力橫在兩人之間,兩人關係更為親厚了。雖然不可能像民間那樣親情親密無間,但無傷大雅。畢竟皇家嘛,親情中總是會參雜權力與算計的。
康熙這回的話倒沒有表演成分,真心實意道:“與皇瑪嬤說話,怎是耽擱時間。每次皇瑪嬤的教導,都讓我受益匪淺。此事不急,這段時間忙,孫兒許久不曾與皇瑪嬤用膳了,我陪皇瑪嬤用完晚膳再去處理。”
太皇太後聽了很是高興,忙讓人準備康熙愛吃的菜。
沒幾日,緣儘大師竟然圓寂了,這讓人更不得不相信陸微仙女轉世的身份了。
緣儘大師圓寂倒是沒有康熙的手筆,這實屬巧合。
康熙確實想要緣儘大師親口說出陸微是仙女轉世,但被緣儘大師以出家人不打誑語給拒絕了。
康熙也沒惱,告訴緣儘大師,陸微會是他的妃嬪,要求緣儘大師在被人請給陸微看相的時候,要行禮。
不涉及破戒,緣儘大師答應了。
而後,康熙又讓緣儘大師見到陸微的時候,不要說話:“出家人不打誑語,不說話,不算破戒。”
緣儘大師猶豫了會也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