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逍遙天休問,古來萬事東流水!”
境界突破得大自在,商毅心中高興也不禁學著那些個讀書人拽拽詩文。
與此同時,商毅將自身武學也分門歸類整理了一番!
他以自在乾坤功幾個輪回世界以及外出遊曆學來了不少得功法傳承,更是逐漸得推演完善出來,如今一朝境界突破,總得有些自己得東西!
總不能他堂堂人榜第一,自在佛子一步登天之後,用的都是些少林、洗劍閣、浣花劍派、玄天宗的武學吧!
站在搖錢樹下,商毅心中微動,身後法相隨之變化成為了一尊有著商毅麵容的白衣僧人。
“噹~~~”
自在心鐘浮現在商毅得體外,與此同時商毅雙手合十無量佛光在小院之中綻放,卻被搖錢樹遮掩了下來,“天上天下,惟我獨尊”,商毅真我綻放佛光,順著搖錢樹照遍諸多位麵小世界。
緊接著,右手拈花,微微一笑,禪音陣陣;商毅再變,金剛真意籠罩全身,好似金剛不壞。
這是如來神掌第一式唯我獨尊、第三式拈花一笑和第五式金剛遍照!
佛祖不愧是半步道果的存在,縱使商毅積累無數,底蘊深厚,對佛門武學的推演也逃不出如來神掌的藩籬,也怪不得阿難逆轉如來神掌便可登臨彼岸!
當然,商毅並沒有氣餒,他雖然境界高深,但是一個仙王巨頭也不過是一世之尊世界的造化圓滿,距離彼岸都相差甚遠,更遑論超出彼岸的半步道果呢?
最後,商毅又練回了《大自在無敵金剛降魔神通》,這門拳法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推演完善,並且提升自己的感悟。
這門武學乃是他從羅漢拳一步步推演提升而來,雖然不如佛祖的如來神掌,甚至都沒有達到法身武學的程度,但是卻也是最為適合商毅自己的拳法。
拳法打完,商毅背後法相再變,成為了一個清淨無為的道人,麵容卻依舊與商毅一般無二。
這次,道人施展的是截天七劍之中的“劍出無我”與“道滅道生”。
道尊的截天七劍更是不用多說,比起佛祖的如來神掌還要更為玄奧莫測,不僅僅是劍,也是大道,展現森羅萬象。
······
儒家書生、妖族九尾天狐、九幽摩羅、天庭財神······突破外景之後,商毅背後的法相虛影不斷變換,如同當初在搖錢樹下悟道一般,佛、道、儒、妖、魔、神等種種不同道路浮現,最終又化為了自己。
這就是商毅的清淨自在法相,不僅自身清淨不沾因果,更是自在變化隨心所欲,也正是因為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蛻變,方才能夠永恒自在,唯易不易!
不僅僅是法相,未來商毅證得法身之後也會擁有同樣的特質,不弱於精通變化的八九玄功。
與此同時,隨著商毅的突破,不同位麵世界商毅的他我都有了變化。
隱皇堡世界的僧人打破了世界的限製,更進一步,朵兒察世界少林寺的他我同樣超越了心寂方丈,風雲世界的無雙突破外景,無雙城的地位越發的穩固,魔尊世界的林霄則是沒有變化,因為他那悟道境本就近似於外景,如今更像是底蘊的補全。
商毅能夠感受到,更為玄奧得力量降臨在了自己得身上,這是勾連他我之後,他我得力量彙聚使得本我力量更為強大。
若是達到法身境界,誕生真靈之後,更是能夠借助諸多他我得力量推舉真靈到諸天萬界無窮高處,從而無處不在,擁有傳說特征!
“天外神劍”蘇無名便是因此得了傳說特征“無處不在”!
雖然商毅有神足通,有無距,但是終究不如傳說境界所特有得“無處不在”。
一朝突破得自在,商毅心中高興,便拉著家中的父親在小院中喝起了酒。
平日裡商毅並不怎麼喝酒,奈何父親喜歡,故而他也準備了一些養生的佳釀。
在家中停留了有一段時間了,他也準備離開去琅琊阮氏尋找阮玉書了。
第二天,商毅便再次離開了家中,向著狼牙阮氏而去。
出乎意料的是,父母並沒有阻攔,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商毅就是人榜第一懷空,還以為商毅出去了一圈不得誌回來了。
如今再次出去,在二老看來相當於是走出了低穀,準備再次闖蕩江湖,他們樂意看兒子積極向上,自然不會再次阻攔,而是希望商毅萬事小心!
有神足通在身,商毅趕路倒是十分輕鬆,一路沒有停留向著琅琊而去。
此時他雖然達到了外景境界,但是讓他一步以神足通跨越大晉,還是十分困難的,雖然商毅急於到達琅琊,但是依舊用了不短的時間。
······
少華山頭,細雨斜飛,草深木春,隻有偶爾看到的斷壁殘桓才講述著當年那場佛門之劫。
踩著濕滑的泥土,呼吸著清新的山風,兩名竹杖芒鞋的老者在幾位僧人和俠客打扮的男男女女簇擁下登上了後山。
穿過樹林,抵達那塊赤色巨石,一位隱含悲色的半百僧人雙手合十,低宣一聲佛號:“昔年朵兒察就是亡於此處,死狀詭異。”
為首的老者淡眉細目,皺紋深深,聞言感慨道:“不知他究竟死於何人之手,但從屍體傷痕看,抹殺不了心寂大師的功勞,我中原氣運自此扭轉。”
隱患悲色的僧人目光變化,似乎回想起了當年那場滅寺之劫,風起雲湧,雷劈火燒,諸多僧人舍身,不少好漢取義,自家師父心寂更是與幾位隱世高手一同擊殺朵兒察,為少林複興保留了火種,為驅除蠻族保留了火種!
他歎了口氣:“危機之際必有英雄現,除了家師,昔年還有懷空少俠、張公子、斬業佛刀真定等隱世高手來援,或許重傷朵兒察就是被他們所殺。”
“不知他們如今身在何處,還是說昔年已與朵兒察同歸於儘。”
一位少女望著赤色巨石,遙想先輩英烈
“若沒有他們,或許我們中原武林等不到喘息的機會。”
為首老者輕輕點頭:“如今國師與狼主勢不兩立,江湖又出了諸多高手,驅逐蠻族指日可待,故而老朽前來此處,祭奠先烈。”
他身邊的俠客拿出各種祭奠之物,擺放端正,老者拈起三炷燃香,鞠躬行禮,其他人相繼跟隨,幾位僧人則雙手合十,誦念往生咒。
在他們身後的崖壁裡,廣智靜靜傾聽,僧袍無風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