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心思(2 / 2)

從李牧給江明月田黃石,到如今兩人和好如初,其實現代社會裡,也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

在這一個多月裡,竟然將三塊田黃的成品搞了出來,速度不可謂不快。

李牧之前給了江明月三塊田黃,兩塊是準備送給自家爺爺當壽禮,另一塊卻是送給江明月的父親。

畢竟之前李牧賣翡翠時,江明月幫了大忙,這點心意是必須有的。

江明月遞給李牧的是兩個金絲楠木的盒子,這盒子的料子也是李牧提供給江明月的。

打開兩個盒子後,露出兩個黃綢布包裹的東西,將黃綢布打開後,裡麵的東西才露了出來。

是一枚貔貅造型的印章和一個布袋和尚造型的擺件。

這兩塊田黃都有拳頭大小,雕刻師不敢浪費料子,都是順著石料本身的曲線做出了最為節省料子,但又最大化凸出藝術造型的設計。

李牧手中的田黃石起碼有幾萬斤,他自己閒來無事,也雕刻過幾個章子和擺件,隻是美術功底太差,雕刻出來的東西,實在有點辣眼睛。

這不同於製作傀儡,製作傀儡時,傀儡是隨心變化,心裡想的是什麼樣子,傀儡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是雕刻東西,考驗的卻是雕工和美術功底。

李牧倒是會繪畫,但在雕琢東西上,確實水平一般。

現在看到這一枚印章和擺件,頓時就發現了自己與專業雕刻大師的區彆:“專業的就是專業的,比我雕刻的東西可是要強多了!”

忽然想到了王金瓶:“金瓶的爸爸不但書畫搞得好,好像金銘雕刻也是一絕,不知道給他的田黃,他是怎麼設計的?”

王金瓶的父親王勝群,本身就是當世書畫大家,這人書畫雙絕,同時在篆刻和音律上也有極為高深的造詣。

就收藏價值而言,王勝群刻的印章和擺件,比他的書畫作品更高。

在整個夏國,王勝群的雕刻手藝都是一等一的高明,隻是他誌不在此,主攻書畫,但即便如此,當今雕刻大家中,他依舊是一個難以邁過去的大山。

如果李牧當初先認識了王勝群,那他想要雕琢田黃籽料時,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王勝群,而不是讓江明月找彆的雕刻大師。

隻是當初李牧還沒有結識王金瓶,也不知道王勝群夫人跟自己老媽的關係,否則的話,他肯定不會麻煩江明月。

“你給我的東西,我哪敢怠慢啊。”

江明月笑吟吟的看著李牧:“我們明月集團珠寶公司裡,正好跟國內幾個雕刻師大師有聯係,你這料子這麼好,幾十年都未必能遇到一個,我把你這兩塊料子的視頻和照片發給幾個大師後,這些大師寧願自降身價,也要接下這個單子。”

她伸手指向貔貅造型的印章:“這個印章是田連海大師設計的,你要的時間緊,田大師直接發動弟子,讓弟子們一起跟他設計造型,幾天幾夜都沒睡好,才設計好了方案,又連夜加工雕琢,才把這個印章做好。印章交給我後,老人說了,這是他的收山之作,以後估計不會在遇到品相這麼好的田黃了。”

如今極品田黃可遇而不可求,尤其是品相這麼好的東西,現代社會幾乎不可能遇到。

麵對這麼兩塊極品田黃,隻要是有追求的雕刻大師,鮮少不為之心動的,有的甚至不要錢,也要親自過過手,畢竟一旦弄好,那就是傳世之作。

“那這個彌勒擺件呢?是哪個大師的作品?”

李牧伸手摸了摸布袋和尚的擺件,笑道;“這個看著比印章的難度還要高。”

江明月糾正道:“這是布袋和尚,不是彌勒佛。”

李牧笑道:“不都一樣嗎?現在大眾心中彌勒佛的形象,就是布袋和尚的樣子,布袋和尚,基本上就等同於彌勒佛。”

他手中的布袋和尚,坐在一塊岩石之上,百寶袋斜搭在肩頭,肥頭大耳,慈顏大笑,透出一股子極為喜慶瀟灑的味道。

雕刻出佛祖的形象不難,難的是,竟然連這種瀟灑嘻嘻的韻味都淋漓儘致的表現了出來,即便是不懂雕工的人,也能感受出雕刻者手法的不凡。

李牧把玩片刻,大為欽佩:“這是哪個老師的作品?這技法可是比刻印的田老師強多了!”

他說著話,將雕像翻轉,看向底座。

一般大師級的雕刻大師,都會在自己作品的邊角不顯眼處,落下自己的名款,尤其是自己滿意的作品,更是要落款做記。

這雕像底座翻轉之後,李牧目光一掃,便看到了左下角的一處落款:王勝群甲醜年某月日做。

李牧頓時吸了口涼氣,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轉頭看向江明月:“明月,你跟王勝群老師很熟悉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