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報到尚未開始,也沒什麼事,於是蘇澤林跑了趟電腦城。
他打算搞一台電腦。
剛好財院今年上半年已經搭建起第二代校園網,網絡由先前的教學樓和圖書館輻射到了學生宿舍,可以在學校接入寬帶了,所以電腦是必須得趁早買的。
就和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那樣,蘇澤林選擇的方案是DIY。
一整套品牌機太貴了,很多沒必要的錢都是交智商稅,懂點電腦的人都會自己裝機。
混子是最早的那批網民,就算前世這個時間線對電腦硬件也是較為了解的,後來大學班上不少同窗還是找他幫DIY的電腦,更何況是重生之後了。
進了電腦城,裡麵是一間間的小店鋪,生意都很好。
電腦在九十年代才漸漸被大眾認識並接受,加上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使得電腦市場一片火熱。
2000年更是國內PC市場黃金十年的開端,風雲際會、品牌迭出。
各種電腦配件的品牌那是相當豐富,有些是後世的人們根本沒聽說過的,比如昆騰火球。
上世紀九十年代最火的硬盤品牌不是IBM,不是邁拓,而是昆騰。
在那個對硬盤性能要求還不是很高的年代,昆騰憑借著大腳硬盤較低的售價贏得了大量的用戶。大腳硬盤並非傳統的3.5寸,而是5.25寸,這使得大腳硬盤可以很容易就做大容量,也能壓低不少價格。
而該品牌高性能的硬盤則是火球係列,也是導致最終昆騰硬盤部門倒閉的原因。在火球十代硬盤上,因為電機的驅動芯片非常不穩定,導致硬盤返修率居高不下,在用戶中的口碑暴跌,最終硬盤部門打包賣給了邁拓,紅極一時的昆騰硬盤就此消失。
不過現在的昆騰火球依然挺能打的,也是很多八零後網民的第一塊電腦硬盤。
同樣於後世消失在大眾視野的品牌還有精英主板,就成立時間而言它比華碩還早,憑借著高性價比一度做到了全球DIY主板出貨量第二,但是隨著DIY市場的萎縮,精英最終也退出了DIY主板領域,專注於OEM代工,但它的命運比昆騰好點,起碼還能活著。
除此之外還有Cyrix處理器,九十年代的CPU市場可謂百家爭鳴,Cyrix的處理器相比intel同時期處理器並不遜色,還有不錯的價格優勢,但隨著牙膏廠發布奔騰,在處理器市場上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地位,無法與之匹敵的Cyrix漸漸衰落,後來被VIA收購,這也是VIAx86技術的來源。
到蘇澤林重生前的二十年間,有的公司從小兄弟混成了大佬,比如英偉達打敗並收購了Voodoo,按摩店收購了ATI,在CPU和顯卡領域成全球雙雄。
大浪淘沙,能在時代的潮水褪去之後仍牢牢屹立的,才能成為真正的弄潮兒。
感慨著時代的殘酷,蘇澤林徑直來到某間小鋪子。
門上掛著“奮飛科技”的小牌匾,店子裡頭,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正在給剛配好的新機子安裝係統。
“小楊哥!”
混子主動打招呼。
那年輕人微微錯愕,他的真名為楊奮,小楊哥是外號,一般比較熟的人才知道,不過這位客人很麵生,不像是熟客的樣子。
可能是熟客介紹過來的,讓他這麼稱呼我吧。
“你好!”
小楊哥衝著他禮貌地點了點頭。
蘇澤林自然是認識他的,當然隻是前世,當時他第一台電腦就在這裡配的。
店主小楊哥熱心厚道,收費合理,通常推薦的都是性價比高的配置,後來班上很多人找混子幫忙配電腦,他都選擇了這家店子,一來二去兩人就熟了。
十多年後,楊奮從這家小電腦配件店發展了大渠道商,而蘇澤林也是盛海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兩人由於業務來往還一起見過很多會,交情算是不錯的,蘇澤林對他的人品也是知根知底。
電腦城的這些店鋪魚龍混雜,有厚道商人也有黑商,雖然蘇澤林懂行,但既然有熟識的人,就沒必要麻煩和再找其他店子碰運氣。
“我想配台電腦!”
蘇澤林開門見山,把一份早已寫好的電腦配置單遞了過去。
小楊哥接在手裡看上一眼,就不由得微微動容。
這份配置單走是高端路線,奔騰3的CPU,128M內存,20G硬盤,三大件在當時都是頂端了,再加上17寸的美格796FD的鑽石瓏顯示器,操作性能和視覺體驗在當下基本是拉滿了。
但是,高端歸高端,但卻不人傻錢多,這份配置單上沒有一個采用了交智商稅的品牌配件,單子對每種配件的采購需求都寫得清清楚楚。
就拿美格796FD來說吧,它對標的是索尼的17寸特麗瓏,當下最好的顯像管技術的顯示器。
眾所周知索尼大法好,索尼大法妙,但是大法貴得呱呱叫。
大法出的東西毋容置疑,可惜你買它的東西,其中有一部分錢得交品牌稅,也就是俗稱的智商稅,而且這部分錢還不少。
美格796FD采用的是三菱鑽石瓏的原裝顯像管,這個和大法的特麗瓏技術差不多,色彩表現和清晰度都沒的說,1600*1200的分辨率在普遍1024*768,甚至800*600的時代能稱得上驚為天人了。
稍微有點區彆的是前者單槍三束,後者三槍三束,但實際體驗差距微乎其微。
然而就是這麼點小差彆,因為智商稅的關係,大法的17寸特麗瓏顯示器就貴了不止零星半點,用高出的這筆錢,完全可以投入打造其他的好配件之上了。
電腦城有些黑商,見到人傻錢多的顧客,就會極力推薦大法的特麗瓏顯示器,畢竟貴嘛,利潤自然也高,不過小楊哥對於追求高端的客人就會厚道,平時都推薦美格或者優派。
除了顯示器之外,其他配件幾乎都是性價比極高的類型,至少不會交智商稅。
這個客人背後,有高手指點。
小楊哥很快做出了結論。
但他沒想到配置單是蘇澤林親自寫的,因為這樣的學生狗對於電腦通常都不會很懂,或者最多一知半解,自己DIY不出那麼好的配置單。
“請稍等一下!”
小楊哥撿起一支筆,過得不多時,報價表就寫好了,總價一萬出頭。
如果不是這張配置單寫得好,同樣的性能和體驗,恐怕得超過一萬六,這次成功的DIY,足足剩下了六千,這足以另外配一台中端電腦了!
蘇澤林隨便瀏覽一眼,就滿意地點頭。
小楊哥的報價還是挺厚道的。
“行,你給我配吧!”
蘇澤林也很爽快,他能看得出來,這張單子可以談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有些配件我們店子沒貨,但是能給你調來,調貨費也給你免了!”
小楊哥做一番解釋。
電腦城的鋪子之間都會相互調貨,這個並不奇怪,畢竟配件品牌五花八門,一個小店子不可能儲備那麼齊全的,更何況電腦現在還是奢侈品,儲備多的話可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可以!”
蘇澤林早知道這些行規。
“我這裡還有兩台機子要裝,客人都等著要的,能不能麻煩你先坐一下!”
小楊哥抱歉地道。
有些商人遇到這種情況其實就不會提醒,先穩住顧客再說,免得彆人沒有耐心去了其他店鋪配。
這個小細節也能看出人品問題。
“沒事!”
蘇澤林笑了笑。
“那行吧,你隨便給點定金,我這就讓人調貨過來!”
又是一個見人品的小細節。
彆的電腦鋪定金通常都要幾百,而小楊哥對這個就沒什麼要求。
當然了,隻要不是很極端的客人,至少也會給個一百定金的。
這些在同行看起來很傻的行為,反而成為了他日後成功的關鍵。
電腦城那麼多掌櫃,後世的小楊哥卻是他們之中成就最大,不是沒有道理的。
蘇澤林也不墨跡,直接刷了全款。
其他人買電腦一般都是先支付點定金,等機子配好後才給餘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