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並州軍的福利待遇(2 / 2)

而到了東漢末期,天下真正大亂點時候,人相食而餓殍遍地,能當兵吃糧就不錯了,不要餉銀也要乾啊,至少可以吃人而不擔心被人吃。

所以說,像有的小說,通過軍餉進行招兵,完全就是出純粹胡扯淡。

…………

彆說是生產力發展,尚且不足的漢朝了,就算是有著盛唐之名的唐朝,也無法做到給士兵發軍餉這一點。

因為唐朝沿用了,北魏以來的均田製和府兵製,該製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

府兵在平常時候,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便訓練,戰時便從軍打仗。

而且,府兵參戰的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選拔訓練府兵的折衝府。

府兵雖然沒錢,但全家可以免除賦役,也算是一種補償。

但到了後來,府兵製逐漸被破壞,這是因為府兵征發對象,主要是均田農民,到玄宗統治時,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均田製被破壞。

府兵製也就失去了,賴以實行的經濟條件。

再加上,本來當兵也是有期限的,可士兵常被上官強留,以至久戍不歸,這導致了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府兵製就被廢除了。

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募兵製!

見到“募”字,大家終於笑了——有錢了!

士兵成為職業軍人,平時都有軍餉拿了。

但這錢可不是白出的,士兵要精挑細選。

尤其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當時規定,士兵要能穿三層衣甲,腦袋上再著胄(青銅頭盔),操十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荷戈,帶劍,裹三日之糧,負重奔跑,由拂曉至日中能奔跑一百裡者,才能應征人伍。

所以說,五代十國那些,擁有兵權的那些諸侯,才會個個那麼無法無天,畢竟按照這樣的配置,絕對是以一當十。

哪怕是王羽現在,所處的高武世界,對於士兵也沒有苛求到如此地步,可想而知,趙大為什麼會那麼怕武將了。

畢竟,武將掌權,麾下再有這樣強大的部隊,改朝換代可以說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縱使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宋朝,北宋禁軍的薪水每年大約45貫,廂軍大約30貫。

而北宋初期,一兩銀子換兩貫錢,也就是說,即便是禁軍,一年的軍餉也就是二十二兩。

所以說,王羽就算是有再多的錢,也不可能開啟這個先例,給與士兵軍餉,因為隻要是個會算的正常人,就會知道這筆花銷,究竟有多恐怖。

在不付出軍餉的情況下,王羽自然有著自己的策略,那就是按照後世的獎懲製度,雖然士兵沒有底薪在身,但是他們的提成大。

如果能夠在戰場上殺敵,亦或是先登、奪旗,斬將,就能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

若是不小心戰死沙場,或者是因為傷殘而離開了軍隊,都有撫恤金發放,雖然錢可能不多,但足以讓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過一個不錯的好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