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日本商業考察,故友重逢(1 / 2)

江湖與彼岸 靈坡居士 7524 字 9個月前

一. 日本最大中文報紙《華文周報》社長顧笑言: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現了一次中國知識分子和文化人東渡日本學習的高潮。與上個世紀初的留學日本熱有一比。那次留日精英中產生了梁啟超這樣的憂國憂民的政治家,也產生魯迅這樣不畏強暴的文化“戰士”及鬱達夫,李叔同(弘一法師)等開一代先河文學藝術家。但這批留日學子歸國主要是從商及學術研究。

其中我熟識的八十年代校園詩人中就有四位:蘇曆明,顧笑言,李占剛和劉曉峰。蘇曆明,李占剛和劉曉峰畢業先後回國,蘇曆明投身投資銀行界,一直做得風生水起;李占剛從上海到北京人民大學讀博士後創業三年受阻,新冠後返滬做了寓公兼驢友;劉曉峰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當起了教授。那時我們四個經常約在北大和清華之間的萬聖書園或上島咖啡下小時候最喜歡的軍棋取樂和消磨時間,當時我曾開玩笑他們三人是“漢奸幫”。不久又聯合同在春城大上學的校園詩人包臨軒和任白兄一起創辦了網絡詩刊《光年》,也算重操舊業。而顧笑言則留在東京創辦了全日本最大的中文報紙《華人周報》,同時利用辦報積累的資本和人脈開始做中日俄貿易主要是走私車生意,我還在國內幫他兜售過奔馳車。

本章主要講述笑言兄在日本及之後歸國期間我與他的友情和交往一一

我與顧笑言在八十年代初大學其期間就有過一麵之交。他那時是蘇曆明主編的吉林大學《北極星》詩刊的主力詩人,1985年中文係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新華社總社做記者。1990年赴日本留學。

我與他第二次見麵是1992年的藍城,當時我已投身商界正二次創業。他陪同第一任太太,大學時代的戀人一起探望嶽父嶽母。他一米八四的大個,一件米色風衣,身材頎長,一副金絲邊眼鏡後麵的小眼睛總是笑咪咪的,不時射出銳利的光芒。她的太太穿著一件長款黑色皮夾克,風姿綽約,膚色白皙。倆人走在一起,才子佳人是也。我和那時還在熱戀中的太太請他們夫婦倆在“天天漁港”吃了一頓海鮮,交流了彼此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其間他在籌備辦中文報紙事宜。

此次赴日本商業考察期間,我最想見的也是唯一有交情的朋友就是他了。行前我還專門上網搜閱了他的近況,尤其一個關於他的專訪表明他的新聞事件已經走上正軌並大見成效了。特附錄如下:

《華文報紙在日本漸受重視,可當實用中文教材》2005年11月18日

“華聲報東京消息:日本中文報紙《華人周報》的發行人顧笑言日前在日本駐華使館舉行的一個小範圍交流會上介紹了日本華文報紙的發展現狀。

據世界新聞報援引顧笑言介紹,日本外務省的官員非常重視和華文媒體的交流。國際報道官千葉明先生經常會到報社和大家溝通,請大家吃頓飯,聊聊天,互相溝通一些中日方麵的信息。

在一些涉及到中日關係的重大問題上,在日華文報紙也成為日本同行關注的對象。在今年春天中國一些地方出現反日遊行時,日本的NHK電視台就到《華人周報》采訪顧先生。而在有華人犯罪時,日本的警察也會找上門來,希望《華人周報》提供協助,發表嫌犯情況。

日本華文媒體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力,關鍵在於華文報刊近年來的發展。在日華人在短短的20來年裡,先後在東瀛島國創辦了近200家大小報刊。在所有日本非日文媒體中,華文媒體所占的數量是第一位的。目前仍在出版發行的中文報紙約有30家,包括周報,月報,半月報,旬報等。

華文報紙興旺的背後是在日中國人數量的增長。上世紀80年代是15萬人;90年代初,接近30萬人;2005年是60萬人。他們生活趨於穩定,當然也需要華文報刊。

更有趣的是,現在不少學習中文的日本人都把華文報刊當作實用的中文教材,他們也成為華文報紙的固定訂戶。

日本的華文報紙發行量也迅速增加,現在日本最大的三家中文報紙是《中文導報》、《東方時報》和《華人周報》。《華人周報》發行量最大,每期能發行3萬份,發行量最低的華文報紙每期也有3000份。

顧先生稱,日本讀者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日本報紙的發展勢頭相比,在日華文報紙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采編隊伍仍需要壯大。《華人周報》68版,但從事采訪編輯工作的隻有5人。受人力和物力的限製,各報的獨家新聞比較少,不少版麵靠從國內和港台報刊摘取的資料拚湊而成。”

到東京的第三天我在出席“亞太零售商大會”大會期間接到他的電話約我晩上吃“毀譽參半”的海?。因為我之後看過那部著名的紀錄片《海豚灣》,所以對此次美食之險記憶猶新。他讓我告之會址說派他的奔馳600來接我,我客氣地推托,他用老友彆見外的嘲諷口味說道:“我知道你們在國內的人都好麵,也給你長長臉哈”,盛情難卻我也就卻之不恭了。

奔馳車載我到了一家小街深處不起眼的餐廳,店麵不大但氣派不凡。他站在門口笑吟吟地迎接我,緊緊握手後相攜走入其中一個角落坐下後他說:“我今天還約了在東京“避難”的詩友劉波,你倆也認識吧”

“他在北京春風得意時見過一麵”,我淡淡地應道。這位大名鼎鼎的劉波不僅因為在國內做文化產業名噪一時,更因是一線女星許晴的前男友而緋聞圈內外。我將在本章的下半部專文介紹。此處省略。

坦率地說這頓海?宴我並未吃出特彆的味道,但肯定花費不菲。老友的熱情我是頗為心領的。

吃完飯他還請我到他剛置的豪宅喝茶,日本豪宅的標準不像國內以大為首,而是以品質,地段和服務見長。那天還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年輕太太和小公子。我對他的事業成功和家庭幸福表示了由衷的祝賀!

轉眼到了10年後的2016年,聽說他攜古都人的第二任太太返回西安創業,他投資叁股了一家高新區的普惠互聯網金融公司任CEO,嫂夫人開了一家網紅德國啤酒屋。我2018年去西安為一家學員企業做診斷和谘詢,他親自駕駛勞斯萊斯座騎到機場接我,氣派不減當年。並去他自家的飯店喝到午夜,酣暢淋漓。

期間他也幾次上京,我也傾力回請,他還加入我們的日本“漢奸幫”小團夥一起下裁判軍棋,也是一位高手。而且我們還拉了一個“ 80年代”老友微信群,幾乎每天都互相唱和與調笑,樂在其中,其樂融融……

2019.9.24微信接到他的問候,很是感動:“最近可好?昨晚夢見和你一起喝酒,好久未見,想念所致吧。”

他發的最後一條微信是2019.11.28,“感恩中生命中有你”短句配有一個黑白圖片:一個男人在懸崖邊正伸手拉一個正在墜落的同伴。旁白:做人有情有義,幫我一次,記您一生。

2020年元旦互致新年祝福後就失去了音信和聯係。後聽詩友蘇曆明透露,他投資網貸P2P公司因新冠疫情暴雷隱遁,有人說潛回了黑龍江老家,也有人傳他又“潤”返東??……

記得互聯網金融最火時,我曾在他的企業網站上看到公司主要的業務模式:

A.債權眾籌——本公司和平台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沒有資金池,投資者資金完全由第三方銀行托管,安全可靠。

B.股權投資——為特定用戶提供股權投資服務,讓客戶低門檻、低成本分享企業高成長紅利。

C.專注為普通大眾和小額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渠道、產品和服務。便捷的互聯網平台及APP交易係統、貼心的投資服務和完美的用戶體驗,滿足您隨時隨地隨意投資的小任性,財富增值不再是夢想。

D.專業為中小微企業、“三農”及創意創新企業提供綜合融資服務。輻射廣泛和直接交易的互聯網平台、非標準的融資服務,加上為您量身打造綜合融資方案、專業的信息發布、企業管理谘詢和升級服務等,助力企業走出“融資難”、“融資貴”的窘境。

老友如此境遇和變故,至為掛念,但也深感無奈和無力!唯願餘生尚能一見。

二.“逃亡”日本的文化新貴劉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