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清華-哈佛UEO,地產金融專家(2 / 2)

江湖與彼岸 靈坡居士 10534 字 11個月前

開課儀式那天,韓星陪同陳行長一起來了。周老師陪同清華建築學院院長秦佑國到場,秦院長首先致開幕詞。接著我上台主持對陳行長的大駕光臨表示熱烈歡迎,也對韓星表示了感謝。學員們爆發了長久的掌聲,既是對陳行長的敬重,應該也是對UEO的肯定吧。課後,學員們紛紛上台跟陳行長交換名片和交流,有幾位地方政府平台的老總跟行長還是老熟人。然後全體移步到清華大學老校門遺址合影。首次開課圓滿成功,皆大歡喜。

第二批師資組合是時任建設部副部長的仇寶興,前副部長兼中房協會長楊慎和中國城規院總規劃師楊寶軍,可謂陣容強大。

第三批師資組合是時任人總行副行長吳曉靈女士,銀監會創新協作部主任李伏安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也是不遑多讓。

第四批師資是學者型的國土資源部總規劃師胡存智先生,我和胡總交流較多並成為好友,他之後在我主持的清華大學“國際商業不動產運營商CREO”培訓課程中幾乎每請必到。還擔任了我發起的“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並曾引見我與合肥市方副市長見麵,請方市長和合肥市承辦我發起的“中國城市綜合體高峰論壇”。不久升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退居二線後擔任中國土地學會會長。

第四批師資是商界領袖和精英。第一位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先生。此時萬達集團己把總部從大連搬到北京,從初期的住宅大盤地產向商業地產大踏步邁進,尤其開創的城市綜合體模式更是領先和彪炳業界。他也多次榮列中國首富的寶座。自此我也與萬達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二十多年來直至最近2024年春萬達因上市對賭麵臨困境甩賣資產,媒體都會經常采訪我。萬達每年一度的萬商會也請為我做過行業協會嘉賓。萬達廣場百城百座記錄片《萬達百城紀》訪談了兩位學者專家,其中一位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另一位就是本人頗感榮幸。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還與萬達集團研究部和萬達學院多次聯手舉辦活動。萬達叢書出版發行時我還專文寫評推介。特轉錄如下:

《萬達的三個核心競爭力 》

發布時間:2014-03-26

萬達出書無疑是2014年商業地產界的一大新聞,自從我發了關於萬達出書的微信微博後,就不斷有業內朋友問怎麼能買到這兩本書……

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並受惠於中國的城(市)鎮化進程,中國的商業地產在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急需將本土精華和實戰智慧總結和提升成理論,從而更好地指導中國商業地產的持續進步——萬達出書可謂恰逢其時! 不僅對萬達自身是一個提升,更是對行業的一大貢獻!

當然萬達出書更是一種胸懷,萬達能把類似“獨門秘籍”的看家本領拿出來讓業界學習,正如王健林先生所言:“對這次圖書出版,萬達內部有一些反對聲音,覺得知識被彆人學走了,培養了競爭對手。但我認為,假如就因為這兩本書公開發行萬達競爭力就沒有了,那就不是真正的萬達。”——也體現王先生一貫的自信達觀。

整個書的內容架構和文字風格更像萬達內訓教材和操盤手冊,其係統性、標準化、模塊化和實效性都堪稱經典。其等級、機製、流程、交界、細節和精神等萬達元素都一以貫之。

從這兩本洋洋巨著可以透析出萬達的成熟不是單一環節的成熟,而是整個產業鏈的成熟。更以三個核心競爭力特立獨行、領袖群倫:一是城市綜合體模型。二是標準化和連鎖化的商業模式。三是持續的運營能力和資產矩陣。

一、萬達強力推出和不斷完善的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產品模型,通過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的逐步升級,健全了租售的黃金比例組合,建立了現金流滾資產的類金融方式,走出了中國當下商業地產金融創新、投資和變現兩端缺失狀態下的突圍之路。成為無數大小開發商紛紛效仿的樣板和中國商業地產界的主流產品模型。帶動了城市的繁榮,提高了中國人的生活質量。

二、標準化和連鎖化的商業模式。萬達之所以能高速發展,除了我們大家了解的宏觀和微觀的條件外,其發展模式所產生的強大力量才是最為重要的原因。正如《商業地產投資建設》一書中所揭示的通過成立萬達規劃設計院打造了自身的原創能力,並依此構建了以“規劃設計”為軸心的項目機製以及相應的產品研發和生產體係,輔之以選址招商、計劃管控、財務組織、營銷管理、信息化管控、成本控製、人力資源、法律事務、評審管理及質量安全管理等係統製度和管理機製。由此,萬達締造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和高效的開發建設能力,讓一座座宏偉的萬達廣場在中國的城市遍地開花、拔地而起,成為每一個城市的商業中心。

三、商業地產的金融性本質決定了其多重價值屬性。商業地產和城市綜合體的價值除了主體的經營價值,更是持續運營的資產價值、資本價值和城市價值。而運營管理是實現這些價值的不二法門。《商業地產運營管理》這本書揭秘了萬達是如何通過商業地位、房產條件保障、招商實施與管控、商業籌備計劃管控、營運組織、營銷企劃、開業保障、項目複盤評審、經營目標與策略、營運過程管理、商業環境與服務、安全運營保障和風險控製等一係列運營管理工作流程和製度來追求和實現這些價值,並由此完成了從開發商向運營商、零售(主力店)商和服務商乃至金融商的轉型和一體化。

我們期待著萬達叢書的後續版本,新春萬象,是為評。

第二位是策劃大師王誌綱先生。他首開中國當代記者和文人轉型戰略顧問和智囊機構的先河。從成功策劃碧桂園教育地產始,一時成為大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的座上賓。並不斷把實踐和思考寫成書發表受到熱捧和廣泛傳播。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引領了中國房地產和城市化的理論高地和運動風潮。請王誌綱老師來UEO講課事所必然,因為“全球化城市與地產運營商”的命名就是受“城市運營商”一書和概念的啟發,某種意義上他可以說是始作俑者。

我曾應邀參加他主持策劃的麗江新城市開幕儀式,確實高屋見瓴,彆出心裁。有一次去深圳他的豪宅中拜訪他,他對我麵授機宜:“我做顧問的秘訣就是“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我的故鄉花河市還請他做過整體城市策劃。二年後我也為家鄉做過江南新城的定位報告。他的書我都看過,每次都深受啟發和鼓舞。記得有一次在住交會舉辦的一次房地產大佬薈聚的論壇間隙,他曾自我解嘲地說:“在這些老板中我的財富是最少的!”

我笑著道:“但您的名氣是最大的呀。您做的事就是名利雙收,先有名後有利,名大於利哈”

第三位是武捷思先生。曾任工商銀行總行體改辦副主任,深圳工行行長,深圳主管金融的副市長和廣東省省長助理。主持廣東粵海集團重組案名揚海內外並寫就《粵海重組》一書成為經典。後辭職下海,先後被天價高薪聘請為被王石稱為“地產航母”的合生創展的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先後主持過多家知名地產公司如“奧園地產”和“花樣年“及跨行業的資本運營和收購重組。禦任地產公司的明星經理人後,他組建了自己的基金“富海銀濤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專注重組及投資業務。

武捷思是我春城財院的師兄,這位廣東中山人,卻來了東北上大學。78級比我高二屆。雖然相熟但無深交。在校時瘦弱而知性,是係學生會領導。任深圳市副市長時我曾去拜訪他,當時我發起了一項藍城和深圳兩地的交流活動。他接見並招待了我和藍城主管金融的孫秘書長。UEO開班時,他正任職“合生創展”,我請他講課,他欣然接受。還請我和老顧在大旺路他們項目的五星級酒店吃個頓飯。席間比他還瘦削的老板朱孟依也過來打了個召呼。

老武無論是在校,特彆是畢業後的金融、政壇和商界的三棲經曆,一直是我們這些低年級學弟的熱門話題和追慕的榜樣。特彆是2023年春,20大後,他的大學同班同學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曾短暫做的我所在的8015班的輔導員)落馬後,他在政商兩界遊刃有餘的轉寰更被認為深得自古以來就有商聖之稱的範蠡的神韻真傳……

UEO學員中還出現了兩位“反派人物”,特節轉當時的新聞報道為證:

一.廣州最大地產國企董事長李飛受賄案開庭

2007年10月09日 《財新》

李飛被控在擔任廣州市天河區副區長、廣州城建集團董事長的十餘年間,多次受賄累計逾百萬元

李飛曾掌舵廣州城建集團長達七年。集團前身是廣州市於1978年設立的住宅建設辦公室,後轉製為市屬房地產綜合開發企業,至今仍為廣州地產界最大的國企。

祖籍山東的李飛今年54歲,軍人出身,曾參加對越反擊戰,1981年由部隊做戰參謀轉業到廣州市政府。2000年,李由天河區副區長轉任廣州城建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熟悉李飛的人稱,李飛行事不拘成規,且喜以軍事術語解讀商業運作,在廣州地產業界以擅大刀闊斧式的重組及長於資本運作聞名……

注:我與李飛隻在UEO的師生聯誼酒會上有過簡單的對話,一副倨傲冷淡的模樣。

二. 中弘股份實控人王永紅歸案:此前長期滯留香港,公司負債近700億

《界麵新聞》2019年6月21日

王永紅沒能像賈躍亭一樣長期滯留海外,他必須為私自從上市公司劃走61.5億元,以及整個“中弘係”近700億元的債務擔負責任。

多個獨立信源告訴界麵新聞,現年47歲的中弘股份(000979.SZ)實際控製人王永紅已於近期歸案,此前他長期滯留香港以及海外地區。

從地產大佬到回國歸案,王永紅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迅速崩塌,主要上市平台中弘股份甚至成為A股股價低於1元強製退市第一股,27萬股東的百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

注:我與王永紅有過兩次交流,他還請我在望京他的項目“六佰夲”喝過下午茶,因為他對我後來發起的“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商業不動產專業委員會”很有興趣,想弄個副主任委員乾乾。因為他也涉入商業地產頗深。但最終不了了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