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話間,下人來報:“董承、王允、陳宮求見。”
“宣。”劉辯正有話要對他們說。
“臣參見陛下、王上。”董承、王允、陳宮三人進來跪倒高呼。
“眾愛卿平身免禮。”劉辯說道。
“謝陛下。”三人起來。
“董愛卿,聽說你有一妹尚待字閨中?”劉辯看門見山的對董承說。
“臣是有一妹待字閨中。不知陛下…”以為劉辯要納妃,董承心中有點小激動,自從董重被誅以後,董家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壓力山大呀,如果妹妹能進宮,不失為一個機會。王允、陳宮也以為皇帝要納妃,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陳留王年已弱冠,朕想把你妹妹指給陳留王,不知愛卿意下如何?”劉辯才發現他們誤會了,心想朕有如此好色嗎?朕好色,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要好不好了。
“全憑陛下做主。”董承略有失望的說,心想你都說出來了,我如何敢說不,那樣豈不是不但忤逆了皇帝又得罪了陳留王,唉,妹妹呀,你與皇妃無緣,不過做個王妃也行,董家這是和陳留王綁在一起了。
旁邊的王允、陳宮見狀差點沒樂出來。
“既然董愛卿同意,那王愛卿,這是就煩勞你操持了,儘快辦了,也好讓我這弟弟早點懂得人倫之樂。”劉辯半開玩笑的說。
“臣遵旨,臣定不負皇恩。”王允差點沒笑出來。
“陳愛卿,兗州的事,朕都聽說了,你處置得當,現任你為兗州刺史,主理兗州。”劉辯對陳宮說。(呂岱不聽陳宮勸解,執意出城迎敵,被叛軍殺害,陳宮收集殘兵堅守兗州,一直等到大軍前來。)
“臣謝主隆恩。”陳宮磕頭謝恩。
“後麵的事,你如何看?”劉辯問陳宮。
“臣覺得陛下的剿招並用的策略十分恰當,當務之急是派人和叛軍中願意投降的人取得聯絡。離間他們,青州叛軍可一舉而平。”陳宮半拍馬屁的說。
“嗯。”劉辯心中有點小得意。
“想必陛下已經派人到了叛軍了。”陳宮自作聰明的說。
“陳愛卿,你太聰明了,可不是好事哦。”劉辯不無打壓的說。
“臣萬死。”陳宮一身冷汗,心想天威不可測呀。
“好了,你們下去吧。”劉辯覺得差不多了。
待他們走後,劉辯回道劉協給自己安排的住處,對小卓子說:“你哥哥可有信來。”
“正要稟報陛下,我哥哥已經來信了。”小卓子將飛鴿傳書遞給劉辯。
“去叫許諸前來。”劉辯對小卓子說。
“諾!”小卓子出去傳話。
“臣參見陛下。”不多時,許諸前來。
“許愛卿,你解陳留之圍有功,朕封你為虎賁中郎將,負責禁宮防衛。”劉辯對許諸說。
“臣謝主隆恩。”許諸雖粗但不傻,知道劉辯完全信任自己了。
“朕有一件事交給你去辦。”劉辯接著說。
“臣敢不效死。”許諸也拽起了文。
“今晚子時,你帶五千兵馬去叛軍大營偷營。一切聽小卓子吩咐。”劉辯吩咐道。
“臣遵旨。”許諸說,心想陛下真是的,讓一個沒卵子的指揮我。
“下去準備吧。注意保密,不要讓曹大人知道。”劉辯囑咐道,劉辯想露一手。
“諾。”許諸退下。
許諸走後,劉辯將自己的安排告訴小卓子自不必談,又讓小卓子傳令曹操加強戒備。
到了晚上子時,曹操慌忙的跑來彙報:“陛下,許諸帶著五千人馬投奔叛軍去了。”
“朕知道了。”劉辯若無其事的說:“你傳令下去加強戒備就是了。”
“臣遵旨。”曹操才明白是劉辯安排的,心想看你能鬨出什麼花樣,同時加強了寢宮的巡邏。
話說卓才領了劉辯諭旨前往何儀處,直言不諱的向何儀說明來意,說你如果信我就跟我走,投降朝廷,如果不信我,就殺了我向黃劭、卞喜彙報。
何儀也是性情中人,感念卓才得救命之恩,也想給兄弟們尋條活路,知道如此下去,隻有死路一條,就決定今夜子時舉兵投降,所以劉辯派許諸接應。
小卓子帶許諸與卓才彙合,許諸讓兵士埋伏在外,何儀帶著小卓子、許諸、卓才進入大營,如入無人之地,不一會來到黃劭寢帳,守衛見是何儀,沒有防備,許諸輕鬆解決了侍衛,進寢帳控製了黃劭,又著人去請卞喜,說是黃劭請卞、何二人議事,卞喜不疑有它,隨人前來,剛進黃劭營帳,便被許諸捉住。何儀向黃劭、卞喜二人介紹了卓才、許諸、小卓子,並將要投降的事向二人講清,黃劭還想講點條件,提提身價,誰知剛說兩句就被許諸哢嚓一刀砍掉頭顱,卞喜見狀,嚇得魂不附體,磕頭如搗蒜般大叫願意投降,隻請饒他性命。至此,青州黃巾全部平定,第二日,何儀、卞喜召集眾人宣布投降朝廷,並將朝廷的政策跟大夥一講,有幾個炸刺的被許諸以雷霆手段直接斬首,彈壓了叛軍。然後卓才、許諸帶何儀、卞喜前來交旨,劉辯封何儀、卞喜為鄉侯以安其心,著曹操、荀彧按既定章程收服叛軍,得軍士十萬人,編為青州軍由許諸負責指揮。曹操等人賞賜各有差。一時間,朝廷聲威大震。
再過了一天,曹仁從徐州回來,隨之前來的是陶謙率領的五千兵馬。隻是此間事已了,陶謙助了個寂寞,不過劉辯也善加慰勞,對陶謙表示讚許之意。陶謙率兵回徐州暫且不表。
在東平組織鄉勇抵抗青州黃巾的程昱、典韋也前來投效,劉辯安排典韋做許諸副將、程昱為參軍,協助許諸治理青州軍。劉辯將收繳的糧草留下一年軍糧,其他全部發放給回家種田的叛軍,一時間青州地界,百姓都傳頌劉辯是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