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長,喜事!大喜事!”宣傳科科長王寶雄帶著一臉便秘的人事科科長顧海進了辦公室,興奮說道:“景城農場派人拿了調令過來,要把那46個學生調走!”
“就是那個高三2班的投稿,雲都報原封不動的把原稿全部刊載了,報紙還寄送到了領導那裡去。”
稿件和照片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沒有全部刊載,隻是選擇了其中一小部分。
最後用竹子搭建公廁外牆,茅草做頂。
……
可惜,報紙沒能印出原照的光陰深度。
首都報社。
張和平狀似無奈地同意了,就在張和平將要轉身帶人走時,他忽然叫住鬆了一口氣的宣傳科科長,“王科長,我們沒有趁手的工具,需要咱們農場支援一下,比如斧子、鋸子、錘子什麼的。”
廁所沒分男女,每個坑位關上門方便就行了。
首頁第一行加粗大黑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其他票,不知道農場裡其他人有沒有,反正他們沒有。
所以,哪怕張和平他們申領水泥,也批了4袋給他們,要知道這時的水泥供應還是挺緊張的。
“秀珍姐,和平給你寄了那麼多水果乾,你還不知足啊!”
……
這是張和平在第6輛卡車上,拍的大山大河旭日東升圖。
時間一晃兩個多月,張和平破天荒地帶著同學們去農忙了,幫著收割水稻!
“雲榮阿姨,你是不知道!”劉媛指著國營紅旗總場方向,氣憤道:
左上照片是高三2班學生在破舊茅草屋前,為一群傣族村民表演節目的畫麵,下方稿件隻節選了張和平的一段話,說明在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合照下,還有一排加粗加大黑字:
最美的青春,獻給最美的邊疆,版納歡迎你!
“什麼?那群學生上報紙了?”場長愕然接過4天前的雲都報紙。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右下板塊是,一群學生抵達雲都火車站被歡迎的畫麵,稿件內容不是張和平的原版,被改了很多,不是張和平想表達的意思了。
“是他的同學!”馬秀珍看著一群熟悉的麵孔,硬是沒找到張和平。
4袋水泥,加上滄江裡的河沙,以及被砸碎的鵝卵石,輔以竹片做筋,勉強做了個三坑位的直溝,以及一個沼氣池。
“那行吧!”
最後一段歌詞,還被加粗顯示:
這王科長也沒問張和平他們借一堆工具乾嘛,把張和平他們帶到後勤處打了聲招呼,就不管他申領什麼了。
值得一提的是,張和平他們居然有工資,每月26塊、邊疆補助2塊,共計28塊!
米麵糧油之類的票,被直接劃給總場食堂了。
至於幫村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張和平他們確實做了……花錢請村民幫忙弄的木頭、竹子、茅草,算是幫村民創收了!
“什麼情況?”
“這是和平的同學吧!我看了班級,新首都十一中學高三2班,沒錯呀!”王主任的眉頭緊皺。
“不行!不能讓他們走!”
張和平見過幾回這種如廁場景後,就不想下水摸魚了,生怕頂一坨大便出水。
……
“沒想到你們在村子裡這麼受歡迎!”行駛的大卡車上,一個中年女人看著村口那些哭喊連連的村民,對身旁的劉媛笑道:
“他們為了不讓我們住進農場,騙那些老鄉說,隻要老鄉願意收留我們這些沒爹沒娘的孩子,就能把我們招成女婿、兒媳,導致那些老鄉對我們熱情得不得了。”
公廁修好後,張和平他們又在公廁東邊,修了5棟聯排木製竹樓。
國營紅旗總場。
右上照片是高三2班學生在右邊修建新竹樓,以及左邊一長排已經修好並有人進出新竹樓的畫麵,下方稿件內容依舊不是張和平寫的原版內容。
“你們看報紙右上那張照片,屋頂上的那個人,背影像不像張和平?”
當天的首都報紙,用了前兩頁報道他們班的日記體投稿和照片。
中年女人笑道:“那你們有沒有人當上女婿、兒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