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爛房子的位置極佳,坐落在銀錠橋北的十字路口的北邊轉角,往西是後海,往東是前海,往北是鼓樓,往南就是銀錠橋頭。
張和平來到銀錠橋北,停車等到王主任和齊主任騎車過來後,隻見他指著銀錠橋正北邊那個隻有一層的破爛門店,問道:
“齊叔,這個爛房子是誰家的?我想買下來,你能聯係到房主嗎?”
張和平盯上這個轉角處的門店房很久了,但一直沒打聽到房主是誰。
正房跟他家東廂房差不多,左邊是客廳,右邊隔斷牆後是火炕。
“謔,你們看床上,好多毛皮!”
“齊叔,你騎車沒有?沒有可以坐我的車。”張和平的話還沒說完,人就已經跑沒影了。
這個7號小院的院門,開在南牆的最右邊,比左右鄰居的門頭矮了很多。
而易中海他們三個,就要狡猾多了,跑其他街道辦,對張和平一陣猛誇,著重誇讚張和平給南鑼鼓巷街道辦送了多少獵物和魚。
張和平激動點頭,“去看看!”
張和平剛到王主任辦公室,就被拉著認了一個叔。
聾老太找到相熟的票販子後,也在做同一件事,找賣房子的人。
“齊叔,新年好!”張和平順口喊了一聲,就開始打量這個隔壁街道的齊主任,估計他也是奔著獵物和魚來的。
這門店南北長12米,指向石碑胡同;東西長13米,處於前海跟後海的細長連接河段的北岸。
“太招搖了!等你參加工作了再說。”王主任搖頭,率先騎車去了7號院。
張和平嘿嘿笑道:“這裡正處風口,我要是能在這裡造一棟三層小樓,就能在樓頂風乾臘肉、兔子、野雞了,那味道肯定比我去年做的肉乾好。”
奶奶謝二妹愣住了,心想這事不是你這個孫子寫舉報信搞出來的嗎?
接著,又聽張和平嚴肅地補充了一句,“先把紅袖取下來再說。”
隻聽王主任的簡單描述,張和平就對那5間房的小院很感興趣了。
“那個院子坐北朝南,院門對著後海;進門左邊有兩間倒座房,東西廂房比較小,跟你家柴灶邊那個耳房差不多,正房跟你家東廂房差不多。怎麼樣?要不要現在去看看?”
這位留著一嘴胡茬沒刮,戴著狗皮帽,穿著破舊軍大衣的清瘦男子,約有40多歲。
還不等張和平繼續追問,就有辦事員過來,把張和平叫去了街道辦。
……
迎著張和平的目光,這位齊主任咳嗽一聲,剛想說話,就被王主任搶了話頭,“是銀錠橋西邊,後海北岸7號院;就是公廁左邊第二個院子,門前有三顆大樹。”
張和平跟這些七嘴八舌的大媽交流了一下,得到一個重要信息,有人去他們街道辦宣揚張和平捐獵物和魚的事!
王主任見張和平點頭表示知道是哪家後,就開始介紹7號院的情況。
好多戴紅袖的人,在他家參觀,尤其是對東廂房、耳房屋簷下的毛皮很感興趣。
後海街道辦齊主任苦笑出門,沒想到王主任連他的條件都沒說,就帶人去看房了。
灶台搭在東廂房與北邊正房之間,上方加了個木製雨棚。
張和平帶著兩個姐去北海溜冰回來,就發現家裡不對勁了。
“嗯!”張和平再次看向後海街道辦主任,“齊叔,這個院子是誰家的?賣不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