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彈棉花(1 / 2)

衝出四合院 七五三幺 4293 字 11個月前

“和平,有這麼個事。”二大爺等中院新鄰居坐下後,朝正在紮馬步的張和平說道:

“周家這個小耳房,跟你堂哥住的那間小耳房一樣,沒有土炕,沒有窗,黎家又把家具搬空了,一張床都沒有,你看……”

“二大爺,難得聽見你說這麼順溜的話。”張和平的話,引起不少笑聲,讓劉海中很是尷尬。

隻聽張和平繼續說道:“伱平時就該多主持一下全院大會,多為其他鄰居說話,等你以後當上領導,去開大會做報告發言的時候,才不會鬨笑話,大夥說是不是?”

這話又引起不少笑聲,附和的聲音雖少,卻讓二大爺劉海中聽進了心坎,很是認可的點著頭,主要是“當上領導”四字,讓他很滿意。

“二大爺,我今晚可以幫周家先做一張竹床。”張和平看向一臉激動的三大爺閻埠貴,笑嘻嘻說道:“不過,竹子得找閻解成要,我可沒有。”

按照張和平的意思,這是在為冬天做準備,大冬天不可能在外麵擺攤的,要讓熟客進院裡來找她縫補做衣服。

結果,當謝二妹得知對方要出門買爐子後,立馬熱情地把陳立琴拉去了後院,把張翠山那個隻用了一天的筒狀蜂窩煤小爐、鐵鍋、蜂窩煤賣給了周家。

閻解放被派過來,協助柴灶旁的張和平加工處理竹子。

張和平不以為意,率先走出二門,帶著周家人來到閻家,招呼了一聲三大媽後,就對周家人說道:“你們自己談每根竹子的單價,到時候用多少結算多少,我先回去準備工具。”

即便如此,家裡8口人的冬季被褥依舊有缺口,主要是奶奶謝二妹、大堂哥張翠山的衣服被褥還在老家。

為此,張和平已經讓大堂哥張翠山去請假,讓他近期跟奶奶回老家一趟,把東西帶過來,能用則用,不能用就彆帶。

主要是看張家女人拆舊衣服,打聽舊衣服的來源和價格的居多。

周家媳婦陳立琴談好竹子價格後,被熱情的三大媽帶到張家這邊,跟在座的鄰居認識了一下。

張和平把棉花郎拉了起來,笑道:“我都讓你在旁邊看了這麼久了,你要是還沒學會,你拜我為師也沒用。”

張和平拿了家中量尺寸的軟尺,跟新鄰居去了一趟中院西廂房隔壁的小耳房。

這年月,拆洗被褥很麻煩,要先把線拆了,棉花掏出來,洗了被套後,再把棉花塞進去,然後鋪平被套、棉花縫上。

所以,張和平打算采用後世的被套、棉被芯分離,給被套口縫幾顆扣子,以後取出棉被芯,直接換洗被套,出太陽了就要把棉被芯拿出去曬一曬。

出門後,張和平看著門口堆放的木製家具,疑惑問道:“看你們東西這麼多,你們家之前住的地方不小吧!怎麼選這麼小個房間?”

噗通!

還不等張和平解釋,旁邊四十多歲的棉花郎就給張和平跪了。

張和平問了一下周家人想把床擺在哪個方向,然後就去測了西牆的寬度,並跟周家人商量了一下床的寬度。

……

這一跪,是傳統手藝人對技藝傳承的尊重,也是對新技藝的渴求。

“小師父,我想跟你學這門手藝!”這棉花郎彈了這麼多年的棉花,剛才又守在旁邊偷師,已經想到棉被芯的真正用途。

等到下午,張和平找來一個彈棉郎,借了他的彈棉花工具,光著上半身在太陽下彈了半下午,並做出一床長1米8、寬1米4的白色棉被芯,掛在竹竿上曬的時候,圍觀的人都震驚了!

為此,張家不缺細線,也沒人問張和平搗鼓細網乾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