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回、道理(1 / 2)

孟笑離如癡如醉站在八卦台的邊攔,眺望著雲中山勢,大氣磅礴,閉眼吸一吸,空氣甘甜清冽,萬物之精如泉如瀑,淙淙傾入。

孟笑離呼出一口氣,神清氣爽,又深吸一口,精靈之氣源源不斷彙入體內,微風拂麵,樹葉沙沙,耳中靈鳥之音,在山中回蕩。

孟笑離一刻也不能等,顧不得禮數,急忙選在八卦台的中央盤膝坐定,雙手平展於膝上,一呼一吸,清揚濁沉,孟笑離頓覺身體輕輕上浮,心情開闊,胸中欣欣然。

見孟笑離如此行為,龍野在後麵,向太清真人拱手致歉道:“抱歉,真人莫見怪,她近日時常能感覺到內力似有似無,難以自控,感受到時,定要拋卻一切雜事,專心打坐,儘量捕捉。畢竟她曾儘毀內力,險些丟命,不應該還能有內力殘存。”

太清真人望著孟笑離的後影,手搓白須,思索道:“雖說這本是一件稀奇事,但又不是絕對不可能,既然不是絕對不可能,一個自毀武功的人,再次喚回內力,就可以發生,興許她並不是再次喚回從前的內力,而是掌握修習內功的要領,事半功倍而已,貧道感覺到她二層內力正在向三層進發,層層遞進,並非是一蹴而就,直達頂峰。”

龍野認同道:“真人說的有道理,若是從前的內力一直潛藏,被喚醒出來的應是她從前的八層末段。”

太清真人單手背後,反手提拂塵,點著空氣,講道:“一個人用心學過,並以此為業的東西,怎麼會輕易忘得掉呢,學在身上的本事,怎能一朝儘毀呢,那一招一式是日日夜夜,反複磨煉而成,又怎會說廢就廢了呢。”

二人正說著,隻見孟笑離周身見汗,眼瞼急抖,身體也微微搖晃,龍野上前察看,擔憂道:“內功中吸納的階段,是最容易走火入魔的階段,萬物之氣難以融合於一體,殺伐攻爭,她恐怕有些難以壓製。”

太清真人匆匆走上前,一撩道袍蹲下身,伸手去觸孟笑離的兩手脈,然後

一揚拂塵站起身,伸出右手,輕輕的蓋在孟笑離的顛頂,搖頭緩聲道:“清靜無為,絕對放鬆,清除一切私心雜念,淡化一切知覺,有形化無形,不去擁有就沒有煩惱,本不存在就沒有欲望。夫唯不爭,故天尤。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太清真人一邊說,一邊有紫氣氤氳在周身,孟笑離感覺顛頂逐漸溫熱,從頭上徐徐的向四肢百骸漫延。

耳中聽著太清真人聲如流泉,緩緩而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過了一陣,太清真人周身紫氣消散,緩緩抽回手,孟笑離感覺頭頂的溫熱逐漸消逝,身體也無比平靜,無欲無知,不爭不亂。

孟笑離緩緩睜開眼,頓覺耳聰目明,神清氣舒,麻利的站起身,抬手向著虛空發一發力,仍無絲毫變化,孟笑離疑惑不解,轉頭看向太清真人,問道:“這次我能感覺到自己內裡加身,怎麼還是使不出來呢?此前與人交手,突發一陣猛力,也不知從何而來。”

太清真人麵上始終含笑,一掃拂塵,顛了顛道袍寬袖,淡淡然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如同一個無底的罐子,潛能無限,事態緊急時,情緒激發,喚醒的是潛在之力,現下又使不出,也不必操之過急,儘管自在而為,屬於你的總會回來的。”

孟笑離似懂非懂,向太清真人作揖道:“剛剛幸有真人用內力規正晚輩的氣脈不亂,感謝真人指點。”

太清真人忽然仰頭,衝天爽朗一笑,道:“好說好說。”

龍野道:“一個‘道’字,玄之又玄,我等愚笨,總是一知半解。”

太清真人手捋長長的白須,搖頭講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貧道見龍大俠對‘禪道’頗感興趣,不如留在武當,參悟道法,有所領悟,再去不遲。”

龍野忙拱手道:“晚輩受寵若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