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師父是不喜歡聰明徒弟的。
雖說剛開始,鐘明對眾人都是一樣的教法,可漸漸的有人越學越吃力,有人卻越學越順手。
江嬋夫妻就在順手的那一批裡。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四月中旬。
自那天後,羅家村的人就沒見過王臘梅,聽說羅新柱去找了羅宇,羅宇又找了衙門說情,在安西新村給她重新劃了地。
江嬋和羅三木一直跟著鐘明學習,不隻是學了治牛的本事,還學了好些字。
現在一些常用的字,他們都認得。
北山縣的兩個新村,春種原本沒跟上的進度,後期有了牛和農具的幫忙,總算是踩著節氣的尾巴趕上了。
這天楊正巡視完新村後,興衝衝的回衙門找孟長青。
但是找了一圈沒見著人,隻看到八方躺在搖椅上曬太陽。“八方,大人呢?”
“在牛房那邊玩孩子。”八方停下搖椅問,“怎麼了?”
“沒啥大事,我找大人說說話!”楊正擺手,“你繼續躺著吧。”
楊正果然在牛房附近看到了孟長青,她手上拿了根棍子在耍孩子玩,那倆孩子看著年紀都不大,估計是還沒意識到孟長青在耍他們。
“大人!”
孟長青聽到聲音回頭,見楊正過來,便把手裡的木棍給了羅雲,“你倆接著玩。”
“大人。”楊正帶著孟長青往旁邊走了好幾步,“我剛從兩個新村那邊轉回來,官府分下去的地,全部種上了糧食,終於趕上了。”他大鬆一口氣,“現在時節不算太晚,還能繼續種點東西,有人想借牛開繼續開荒呢。
我看那兩個新村,要不了兩年就能跟羅家村一樣。”
“那就好。”孟長青又問,“楊大哥,你注意過新村裡的孩子嗎?”
“孩子?”楊正沒怎麼注意,“孩子怎麼了?”
孟長青發話,“最近兩天去統計一下,咱們北山縣有多少五歲以上十四歲往下的孩子。”
“好,我回去拿名簿就能點出來,不用兩天時間。”
“不止是名簿上的,還有你們的孩子。”
自從親兵往家寫信後,這來往多回的信件,總算把有些親兵的家人帶了過來。
官府劃了地方給他們建房居住。
到底不是正經北山縣百姓,他們來之前孟長青就跟親兵們說好了,若是他們的家人落戶在北山縣,那不管是宅地還是耕地,都正常分配。但若隻是陪同親兵在此生活,那就不劃分耕地,宅地也隻給每人半分。
且宅地和建在宅地上的房子,將來隻能賣給北山縣居民。
不是孟長青小氣,隻是北山縣隻有這麼點地方,不能仗著現在人口少,嘩嘩往外分。
楊正還是好奇,“您要統計這些孩子乾什麼?”
“乾什麼,給他們找點事做。”孟長青讓楊正看滾在地上的羅石頭,“這個年紀,又乾不成什麼活,不如把他們關起來念書。”
“念書!”楊正那大嗓門忍不住喊了出來,但隨即又降低音量問,“咱們縣衙要開辦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