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金九音一家就出了城,金九音帶著桃花和沉魚坐一輛車,葛氏帶著兩個小孫子和一個丫鬟坐一輛車,後麵還跟著幾輛拉米麵的車。
到護國寺的時候太陽才微斜,跟著迎客的僧人進了大殿,先燒了香求了平安。得知她們的來意,僧人很快把她們引到供牌位的地方。
把祖父的牌位放好,點了長明燈,捐了香油錢,金九音抱著智哥兒,嘉哥兒跪在她旁邊,姐弟三個給祖父磕頭。
然後他們仨就退了出去,留下葛氏一人在裡麵,金九音知道祖母這是想和祖父說話呢。她帶著嘉哥兒參觀護國寺,陪同的僧人在一旁講解。
林嘉第一次到這樣的地方,十分好奇,但他一向乖巧,隻眼睛晶亮,並沒有撒歡跑。
“姐姐,你看,那有個讀書人”林嘉突然指著不遠處道,那竹林旁邊果然有個讀書人坐在石凳上讀書。
僧人解釋道“那是寄住在寺裡的書生。”
林嘉不解,金九音便道“嘉哥兒,並不是所有讀書人都像你一樣,吃飽穿暖,還有餘錢買書。還有不少家境貧寒的,你看到的那個書生應該是進京趕考的,囊中羞澀住不起客棧,這才借住到廟裡來的。但這並沒有磨滅他讀書上進之心,你看他身上被露水打濕的衣裳還沒有乾,顯然是很早就起來讀書了,這種勤學的精神就值得你學習。”
“嗯,姐姐,我會的。”林嘉小臉鄭重,“我一定會勤奮讀書的。”考科舉,做官,給姐姐撐腰。
“我自然是相信嘉哥兒的。”金九音莞爾一笑,道“你這孩子就是太老成,沒有一點同齡人的活潑。勤奮讀書是一方麵,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我送你讀書是希望你識字明理的,並非要求你一定要讀成什麼樣,哪怕將來你做個教書先生,賬房先生,也是可以的。”
“知道了,姐姐,我喜歡讀書。”林嘉十歲了,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許多,明白姐姐的好意。
金九音拍拍他的肩膀,“喜歡就好。”
中午他們在寺裡用了齋飯,歇了午覺,然後便打道回府了。給祖父積福的米麵福袋也已經散完了,一些拿著福袋的窮苦人還沒散去,看到金九音一行人的時候,還有人過來向葛氏問好磕頭,口稱“慈善老太太”。
把葛氏給激動的呀,一路上都念叨“人呀,就是該多行善積德”。
回去的路上暑氣還沒有散儘,金九音就把車上的簾子挽起,讓風吹進來。看著路兩旁的風景,倒也非常愜意。
“小康停車。”金九音忽然喊。
車停了,金九音跳下車,朝後麵葛氏坐的車走去,“祖母,我瞧著那邊的花開得挺好看,我去摘一些。”
葛氏伸出頭看,果然看到山坡上開著一片花,紅紅黃黃的,還挺好看,“去吧,嘉哥兒,去幫你一起摘。”
姑娘家家的哪有不喜歡花的葛氏骨子裡還是鄉下人,並不覺得停車摘花有什麼不妥,她年輕那會也喜歡,下田回來看到路旁的野花也會摘幾朵插在門上,一天的心情都好了起來。
“哎”林智大聲應著跳下了馬車,“姐姐,我幫你摘。”
姐弟倆朝山坡走去。
自打從林家莊回來就鮮有出城的機會,金九音已經很久沒看到過這樣生命力頑強的野花了,花瓣的顏色有些淺,花朵也小,但開了很多,一叢叢,一片片,宛如小型的花海。
金九音忽然起個想法用這些野花做胭脂香膏效果怎麼樣
倒是可以試試,就是這些花還是太少了,趕明兒她再出城多摘一些,要是做出來的胭脂香膏好用,還可以再開個胭脂鋪子。
正摘著,金九音眉心一皺,抬頭朝山坡的另一邊望去,那裡有個人在跑,很慌張,她能看到他臉上的驚惶,甚至能聽到他急促的呼吸聲。
他一邊跑,一邊扭頭往後看,好像被人追一樣。
林嘉看到姐姐的動作,跑過來,“姐,那個人後麵有狗追嗎跑得那麼狼狽。”
金九音被他的說詞逗笑了,“不一定是狗。”也可能是人。
“不是狗是什麼難道是野豬姐,野豬會跑這裡來嗎那咱們快走吧”林嘉有些著急,他倒是不怕,但今天祖母和弟弟也在,傷著他們就不好了。
金九音笑得更大聲了,這裡是去護國寺上香的路,哪裡會有什麼野豬連野兔都沒有。
那人也看到的金九音姐弟,眼睛一亮,咬緊牙跑過來,看到路邊的馬車眼睛更亮了,“姑,姑娘,幫我在下是,是,國子監的學生。”他大口喘著氣。
金九音打量著他,剛才遠看狼狽,現在近觀更狼狽。他穿一件半舊的長袍,上麵沾滿了塵土,臉上也有,可見不知道摔倒了多少回。
他身上似乎還有傷,應該是傷在腿上,雖然他竭力做出自然的樣子,但金九音已經看到他奔跑時的一瘸一拐。
“姑娘,在下不是壞人,在下真是國子監的學生,去年入學甲班的,在下姓年,名熙,家住城南官帽巷,家中兄弟四人,在下排行最小,姑娘一打聽便是。”他急急地說著。
“姐姐”林嘉拽了拽金九音的衣角。
金九音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是想幫這個國子監的學生,心中輕歎,幫人是好事,可若因為幫人而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就不好了。
她倒不是懷疑他的話,而是這人說了那麼多,卻隻字不提他被何人追趕,因何追趕,若是學子間的口角還好,若追他的人是惡霸,甚至是權貴,那他們幫他豈不被連累了
不過看到林嘉眼底的期望,金九音開口了“怎麼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