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對孔茹這母女倆的愧疚、虧欠吧,孔正中對這個小女兒,從來都不敢大聲地斥責,就算有什麼看不慣的事,也是小聲地商量著來,他對大女兒孔玲可不是這樣,管得非常嚴。
就算是現在,孔正東一說話,孔玲就不敢吭聲了。
但這個孔茹就不一樣,乾脆把孔正東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我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了,不用你們告訴我怎麼說、怎麼做。再說了,這也不是什麼傷風敗俗的問題。這裡的男人不都這樣嗎?幾個老婆再平常不過,就算是你,不也有兩個老婆嗎?”一聽孔正東教訓起了自己,孔茹瞬間就不高興了,小臉兒一撂,毫不留情的說道。
雖然現在老媽嫁給了孔慶東,成為名正言順的孔夫人了,不過,在小丫頭的心理,一直沒有過去那道被親生父親拋棄二十多年那道坎,對給予自己生命的孔正東沒有什麼好感覺,更沒有什麼好態度。
孔正東沒有想到,孔茹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兒這樣說,一時間,呆坐在那裡,一臉的惶恐和不可思議,連尷尬都忘了。
“你這孩子,怎麼跟你爸說話呢?白念了這麼多年的書。如果不是你爸和姐姐,咱們能有現在這麼好的生活嗎,你能在國外受到最好的教育嗎?能找到現在這份滿意的工作嗎?”媽媽輕輕的打了女兒小手一下,說道。
“這樣的生活怎麼了?受到最好的教育難道不應該嗎?這都是作為父母應該提供的。否則,你就彆生我。
直到我大學畢業,二十多年,我不知道父親是誰,更彆說見麵兒了……如果不是因為有的人……在華夏待不下去了,可能……我還和二十多年前一樣……
至於說這份工作,沒錯,我是應該感謝。但我應該感謝的是姐姐和安娜董事長,和某人沒有任何的關係。
可能我說的話有人覺得逆耳,那沒辦法,從小在沒有父親環境中長大的,性格不偏激那是不可能的。
老媽,你不是不知道,我小的時候,每當學校放假去公園和遊樂園,看到那麼多的一家三口手牽著手的玩耍,我問過你多少次:我爸呢,我爸在哪裡?為什麼彆人的爸,放假了都能陪著女兒去旅遊、去玩耍,我爸連一麵都見不著呢?
您可能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我們班那幾個討厭的同學,整天的指著我的鼻子說是,我是一個沒有爸爸的野孩子……
現在我長大了,有了工作,已經習慣了沒有爸的生活,突然多了一個爸爸……
我無法接受,儘管……在血緣關係上,抹不去這父女之間那種遺傳,但我並不感激,更不喜歡。
我懂得報恩,也不冷血。可是,從我一出生,直到22歲大學畢業,連自己的爸爸是誰都不知道,更彆說見過麵了……就算是見過麵,我也不知道……他是我爸.
連廟門都找不到,我怎麼報恩?
要報恩,也是報我媽媽的恩……現在,我還清楚的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媽媽和我同時被傳染上了流感……知道那時候我是什麼樣的感覺嗎?感覺每時每刻都會和媽媽一起死掉……
那時候,爸爸去了哪裡?在醫院住了整整兩周,連一個給我們送水的人都沒有,好在同病房有一位華裔,看著我們可憐,飯都吃不上,幫助我們買點吃的……否則,我和我媽,可能活不到今天他,早就餓死在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