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倒不關心陣勢大小,他最關心的是來了多少汽車製造廠的老板。
四家國家大型企業的總裁,三家國內最大的汽車私企的老板,外帶三家合資企業的老總。
參觀考察的非常順利,原來計劃二個小時,不過,副總直到晚上五點,整整用了四個小時,考察才結束——畢竟廠區這麼大,用公裡計算,而且進出生產車間,都要坐公司的電瓶車,否則,從最遠的車間出來,走到非生產區,沒有一、兩個鐘頭怕是走不完。
回來簡單的吃了點工作餐廳,晚上就是彙報和座談了。
讓李哲沒有想到的是,在座談之前,三家國內最大私營汽車製造企業的老板,直接與李哲簽署供應合同。
而三家合資的,因為還需要向董事會彙報,簽了一份意向。
讓人意外的是,四家最大的國企,並沒有急著簽約,連意向都沒有簽。
“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也太有意思了吧?”座談結束後,李哲看著營銷部門傳過來的簽約信息,有些不解的搖了搖腦袋說道。
“這也沒有什麼可意外的。私營企業老板說的算,當然他有權現場決定了。而合資公司實行的是董事會製,就算董事長決定了,也要走一下程序,進董事會討論一下。但不出意外,這樣的價格,也會接受的,隻是時間的早晚。.ζa
而那幾位國家企業老總就不好說了,雖然咱們的硼鋼價格有優勢,但是,硼鋼對於汽車製造廠來說,絕對算得上大宗物資,所以,要想改變原來的進貨渠道,還要與主管的上級溝通。當然了,對這些大型企業來說,實行的是廠長負責製,就算彙報,也不過是走個形式,決定權還在他們的手裡。
但就是這個形式,讓這些老總呀,有了拒絕的借口。”孔玲分析著說道。
畢竟是從仕途中出來的,這麼多年又一直沒有離開企業,對情況還是相當的了解。
“就算你分析的正確,可咱們的產品價格擺在那兒呢,最少也要比進口便宜三分之一、二吧,質量也不差,就算是國家的企業,也不能便宜的不用、用貴的吧?這樣的話,上麵的人不會追究他的責任嗎?”瑪麗有些不解的問道。
“怎麼說呢,這裡麵有點複雜。以前與國外的供貨商所簽訂的那些合同,絕對與那些私營企業的有所不同。至於說有什麼不同,我就不細說了。簡單的說吧,如果你不給之前的供貨商一個合理的交待,想不用就不用了,麻煩非常大,老總還真沒這樣的膽量。
所以,就算他最後想用咱們的產品,也得把與供貨商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而處理好的最好辦法,就是迫使對方降價。不過,能降到我們現在這樣的價格,不大可能,因為一個運費就占了價格的百分之二、三十。
那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按著合同的年限,繼續讓對方供貨,到了年限之後,在轉用我們的,對方也無話可說了。”孔玲說道。
“所以,這四家大型企業暫時還用不上我們的硼鋼產品,是這個意思嗎?”瑪麗問道。
“是的,所以呀,這個時候他們最好的借口就是需要向主管部門彙報、請求。”
“那主管部門為什麼不直接決定用更好、更便宜的產品呢?畢竟價格上我們有巨大的優勢呀,這可是直接利潤呀。”瑪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