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6章 拉攏蔡瑁;蒯氏兄弟的猜想(2 / 2)

一場宴會下來,眾人痛飲一番,也算是賓主儘歡。

宴會結束之後,蔡瑁喝得酩酊大醉,被蔡府下人抬了回去。

隻是當眾人從襄陽縣衙出來的時候,就從旁邊閃出幾個人來。

一番問答之後,眾人才知道來人是江夏黃家的人,是打算邀請蔡、蒯、龐以及其他一眾士族一聚。

蔡瑁醉得不省人事,嘴裡說的話含糊不清,肯定是沒辦法去了。

蒯良本想答應,但蒯越卻以不勝酒力,腦子不清醒為由給拒絕了。

龐家見蔡瑁沒辦法去,蒯氏兄弟也不去,當即有樣學樣,照貓畫虎也用同樣的理由,說以酒勁上來,要好好休息,拒絕了黃家的邀請。

其他的襄陽士族一聽,自然也不可能去了。

黃家雖然對蒯、龐兩家的做法不滿,但也無可奈何,隻能說改日再聚,就離開了。

……

蒯府,書房

回到府邸的蒯良和蒯越剛剛坐定,下人就馬上端上兩杯醒酒茶,蒯良便所有人退下,任何人不準靠近書房。

蒯良小抿了一口茶,問向自己的弟弟道:“異度,你剛才為什麼拒絕黃家的邀請?”

蒯越也小抿一口茶水後,就茶杯放在桌案上,沒有回答蒯良的話,而是反問道:“不知兄長怎麼看待袁敘此人?”

蒯良凝神思考片刻,回答道:“袁敘,我還是略有耳聞的。”

“此人出身於汝南袁氏,祖上四世三公,許多人對他的風評不一。”

“有人說他是紈絝子弟,在青樓和人爭風吃酷,不惜拳腳相加得罪張讓等人。”

“有人說他是心狠手辣,當初平定黃巾之時,他就向朱儁進言,拒絕黃巾投降,導致數萬黃巾老弱婦孺被殺。”

“也有人說他年輕有為,是個後起之秀,他在南陽數年間,平內亂,治流民,把南陽郡打造的跟鐵桶一般。”

“今日一見,我覺得袁敘不可小覷,萬萬不可輕視於他,不然可是要吃大虧的。”

蒯越點了點頭,同意蒯良的說法,道:“是的,袁敘出生於袁氏,出道以來,憑借黃巾軍功立於朝堂之上,後出任南陽太守,現在年紀輕輕又為一方州牧。”

“像袁敘這個年紀當上荊州牧,無非是兩種人。”

“不是年輕氣盛,狂妄自大之輩;那就是老謀深算,攻於心計之人。”

“依今晚之見,袁敘此人絕是少年老成之人。”

“他先是以麾下強兵悍將布置於縣衙,以此震懾我等;在隨後的宴會上又以懷柔之策拉攏蔡瑁,直接令他掌兵,對我們表現出他的善意。”

“剛柔並濟,即不會讓我們小瞧於他,又不會和我們交惡。”

“由此觀之,袁敘此來,荊州必定引起一場腥風血雨。”

蒯良心頭一驚,不是剛柔並濟嗎?怎麼就腥風血雨?

蒯良隱約明白了一些,卻又有些不確定,還是問道:“為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