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回歸廣平縣,發現一處好地方(2 / 2)

霍山說話間,本能的壓低了聲音道。

“霍兄,你所提的通知朝廷,是通知哪一方?”許元勝沉聲道。

“自然是大勝,嗯,在青州府自然是通知府衙或是……直接通知兵部司?”霍山一愣,有些遲疑。

“通知兵部司,自然是應該的。”

“不過你我等人,在民眾眼裡,難道就不能代表朝廷?”

許元勝平靜道。

有些事他並不打算一一知會張方平,更何況其它勢力。

並非故意隱瞞。

而是自己不說,出了事就牽涉不到張方平。

哪怕許元勝再是為了自保,也不能坑一個屢次幫助自己的人。

這鐵礦也是如此。

通知?

越少人知道,越好,要不然西川重鎮的兵馬,真不敢打包票,會不會無視朝廷和兵部司,直接挺進天河縣。

畢竟朝廷局勢越是不穩,鐵礦的價值,就越高。

“遠勝,你的意思,這鐵礦我們自己搞?”霍山深吸了一口氣。

“過幾日你就知道了。”許元勝莫名深意的說了一句。

霍山點了點頭。

“鐵礦石的消息先暫時捂著。”許元勝說道。

“好,我這就安排人通知雷超。”霍山點了點頭,就待走的。

“對了,今日喊你來還有一事。”

“剿匪的事,要立即展開了。”

“爭取三到五日內,完全肅清九門溝山匪。”

“不過天河縣那邊的山匪先不要動,可以暫借剿匪之名,派兵守著鐵礦。”

許元勝直言道,即然鐵礦出現了,隻能分兵了。

“三五日內肅清九門溝山匪?”

“遠勝,這和你之前的安排,是不是有衝突?”

霍山一愣,他一直記得許元勝的想法是,剿匪不能斷,但也不能一杆子打死山匪,要邊剿邊壯大自身。

“此一時彼一時。”許元勝平靜道。

霍山沒多問,看了一眼越發堅定麵龐的許元勝,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就先走了。

“王五。”許元勝把玩著手裡的這塊鐵礦石,雖然不想鐵礦這麼早出現,即然出現了,就不能不做安排。

“在。”王五身影一閃,從外麵走了進來。

“你在前線軍中,可曾認識一下煉鐵,打製軍械之人?”許元勝直言道。

“倒是認識一些。”王五目光落在了那塊鐵礦石上。

“安排人想辦法把其接到三縣來。”

“可以許諾重利,家人也可以一並接來。”

“另外安排人秘密接觸三縣之外或是青州府之外的擅長煉鐵,打製軍械之人。”

“這個事情不要讓外人知道,對於每個縣或是府城的鐵匠,分散帶來一部分即可,不要動靜太大。”

許元勝直言道,從麵前的桌上拿出一個錦盒,打開之後,拿出一遝子銀票遞給了對方。

“屬下明白。”王五沉聲道,上前接過銀票,足有五萬兩之多,很多很多了,鐵匠也屬於賤戶。

但擅長打製軍械的鐵匠,卻是另外一說。

那樣的人多數在富裕的縣城乃至是府城等地,想要讓這樣的人移到三縣這貧瘠之地,隻能許依重利。

稍後王五就離開了。

“還好大勝對於人員流動,並沒有太大的限製。”

“哪怕是鐵匠,除非已經被軍中征召,也能自由行走。”

“每個縣帶走三五個人,隻是湊夠上百人,應該不至於被人發覺。”

……

“是要儘快把飛虎嶺的軍械,運回來。”

“多出一個鐵礦。”

“三縣就多一份風險。”

“想太平,難了。”

“現在的朝廷可沒有能力,完全製衡九邊重鎮。”

許元勝心裡越發覺得,要儘快擴軍,必須加快了。

稍後許元勝寫了兩份信,喊來胡俊,讓其一封送往天河縣守備軍大營交給許廣誌,先讓他安排人暫時封閉了鐵礦周邊。

另外一封信是給姚森的。

叮囑他開始對天河縣城外推進戶貼製和裡甲製,先行一步從征召修葺官道和瞭望塔中的村民中,建立起一支巡邏隊,依瞭望塔為據點,按照守備軍的日常先行訓練,並附帶了五千兩銀票。

等到了傍晚時。

郝軍也從城外回來了,瞭望塔建立完備,官道也修葺好了。

對於廣平縣城外,許元勝臨走的時候,已經做出了安排,戶貼製,裡甲製已經先天河縣一步開始籌備。

征兵五千,也從征召修葺官道和瞭望塔的村民之中,進行了選拔。

“遠勝兄,城外的兵已經征召完備。”

“就在前幾日,你不在廣平縣,我和胡俊商量了,先派守備軍兵士進行了提前訓練。”

“個頂個的好。”

郝軍滿臉高興,這些兵畢竟是他親手一一選拔出來的,當然他沒有想過建立自己的勢力,但看著這些丟掉鋤頭,化而為兵的村民。

還是由衷生出成就感。

對,他欣喜的就是這種感覺。

在縣城內當差役,吃喝不愁,也不累,但過於乏味了。

現在好啊。

“訓練的時候,不要忘記拉去大青山裡跑幾圈。”

“見見血,也能解決一批肉食。”

許元勝也是高興,但兵多了,這糧餉就是一大問題,雖說廣平縣蔡遠禮承諾解決這部分糧餉。

但肉食這個東西,頓頓吃,蔡遠禮也扛不住的。

“遠勝兄放心。”

“上次我給你要的銀子,現在城外家家戶戶都蓄養了雞鴨等,肉食過段時間就不會缺了。”

“村民們知道自己孩子當兵,是為了保護家園。”

“都表示不要銀子,自家的孩子自己養。”

“汗,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熱情養兵的村民,過去送孩子當兵要麼是朝廷命令不敢不遵,要麼就是為了一人當兵,家裡能夠免一些稅賦,增加一些收入。”

“現在城外村民,完全是貼了老本,幫我們養兵。”

郝軍笑著道。

“一段時間尚可。”

“時間長了,兵強民疲,就不妥了。”

許元勝也高興,但也知道三縣城外的民眾多數僅能吃飽,還無法供養大批的兵,這就是人口少的弊端。

三縣人口達二十多萬,看似不少,但卻承擔不了太多兵的供養。

還好,現在有兵部司頂在前麵。

三縣,暫時還算安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