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號中華(2 / 2)

香江劉振聲 橙色過往 4536 字 9個月前

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演出節目也沒讓觀眾失望,作為客人,劉振聲第一個上場,唱了一首《我的中國心》,嗓音動聽歌詞感人,頓時引起共鳴。

演唱過程中鴉雀無聲,一曲終了時,掌聲雷鳴。

劉振聲鞠躬致謝,先報身份,接著講來曆,隨後說落腳鹽晶縣的感受。

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當地人熱情好客,讓他有回家的感覺。

讚譽有加,馬屁如潮。

本地人對他的好感瞬間拉滿,台下領導眉開眼笑,覺得劉振聲很懂事嘛,會說話。若不是追債人,真的是港島香江來聯誼的代表,那就美了。

老領導董匡則笑罵他是個小滑頭,動機不純,但態度值得肯定。嗓音不錯,唱的也好,水平不輸省級藝人。

搞不好真的是兼職追債的流浪藝人,對他多了些關注,準備回去之後,認真查一查劉振聲的具體身份。

如果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隻不過是個小混混,那就是可以爭取的對象,收為徒弟悉心教導,將來或許比葉凡的成就更高。

同時也歎氣,港島沒回歸,還在洋人手裡,哪怕劉振聲很乾淨,也不一定弄得回來。

何況,他本人或許也不樂意,現階段,內地和港島畢竟有差距,條件艱苦,留不住年輕人。

董匡思緒萬千,台上又有了新的變化,本縣歌星登台獻唱,觀眾熱情不減,掌聲陣陣。

不要錢,免費看,觀眾自然高興。

不過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

劉振聲沒上台之前,觀眾還不覺得怎麼樣?聽他唱了一首才知道,本地歌星唱的曲。與之相比有差距,連發音都不準,帶著濃厚的本地口音。

當然,這更符合本地人的口味,但自己人都覺得本地星上不了台麵,像草台班子的歌手,檔次低了不止一籌。

一曲終了時,掌聲都少了許多,歡呼聲更沒有,令台上歌手苦笑連連。

第三個節目也是本地歌手獻唱,但觀眾反響平平。

隨後,劉振聲第二次登台,唱了一首粵語歌曲《大號是中華》。

“孩子,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古樸亦顯出風貌,大號是中華。

孩子,這是你的家,紅磚碧瓦。祖先的血乾磚瓦上,汗滴用作栽花,枯了樹乾再生花。

肩過重擔再上吧!

黃炎傳萬代,為家邦,為了你血中那份特質,世代留下。

誰敢,進住你的家?孩子,趕走他,不計鼠摸狗盜。

要似你祖先,儘一心為了這國土把鮮血灑。”

劉振聲用心演唱,感情滿滿,可惜觀眾聽不懂粵語,多數靠猜。聽得懂的回憶起港台電視劇《陳真》,心中熱血沸騰。

聯想起霍元甲的大徒弟正是劉振聲,莫非兩人有什麼關係?搞不明白,暫時擱置一旁,認真聽曲。

劉振聲看出觀眾反響平平,猜測可能是聽不懂粵語,於是改成國語。

直接翻譯有些拗口,不及原版順暢,但觀眾瞬間沸騰,因為聽得懂,也明白其意,瞬間升華共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