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表弟”橫空出世,歌舞雙絕,親眼見證過的都說不錯,消息傳揚,不少喜歡聽歌跳舞的,不辭辛苦跑來一睹為快。
作為當事人,劉振聲自然歡喜,登台之後發現無數雙眼睛盯著他,既有掌聲也有歡呼,忍不住雀躍。
曾經混了幾十年才小有名氣,如今剛出道就成了大眾關注的目標,收獲眾多歌迷,舞迷,實在是意外之喜。
80年代果然是最好的時代,隻要有才華,長的夠靚仔,沒有背景想出名也是挺容易的。不像流量時代,沒有資本捧,不是小鮮肉長的不夠帥,啥都不是默默無名,有才都不行。
既然得到眾多觀眾追捧,劉振聲自然拿出全部實力傾情奉獻,以此回報。
節目還是以前的,但經過優化和樂隊配合更加默契,想比較以前更加精彩。
從現場的掌聲和歡呼就能感受到觀眾對他的認可,不管是新來的還是回頭客,大多讚賞有加,少有喝倒彩的存在。
台上台下,一片歡騰。
跟著唱歌跳舞的觀眾不在少數,都在嗨皮,好不歡樂。
美好時光總是過的特彆快,一個小時後,劉振聲謝幕退場。觀眾有送鮮花,也有撒錢打賞,少量扔酒瓶的。
總體而言,延續了以往的熱度,成功站穩了腳跟,今後不出差錯的話,基本穩了。
但收獲卻不儘人意,經過清點之後,發現打賞並不多,隻有昨天的1/5,前天的1/10,酒瓶更是少的可憐。
成功了,反而收獲寥寥。這或許就是叫好不賣座吧,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得到觀眾認可當然是高興的事,收入少了一大截令人沮喪好生難過。
夜總會老板趙蕥芝也挺失望的,花了很大精力培養劉振聲,給了他更多上台時間,還投了一筆錢廣而告之,完全是當做台柱來栽培。
效果不是說沒有,確實引來大量吃瓜群眾和喜歡歌舞的客人,人氣倒是增加了一波,但收入卻減少了一半,還沒有前天的偶然事件撈的多。
果真成功都是偶然的,失敗才是常態。也不敢搞花樣弄對抗表演,風險極難控製,就像黃毛那樣,一個沒掌握好全盤皆輸。
不管怎麼說,劉振聲也算給夜總會添加了人氣,先穩一段時間,之後再商議如何調整。
劉振聲也是這個意思,他連新曲目都沒拿出來,就是圖穩,沒有操之過急。
隨後的日子就顯得平淡,白天在劇組協助拍片,晚上在夜總會表演,上台之前和冷清秋等人,有一個小時的固定練習時間。
一周匆匆過去,生活幾乎沒有波瀾,平穩的很,沒出過事也沒人找茬,收入也就千把塊每天。
劉振聲覺得,這樣的日子還過得去,月薪三萬放在什麼年代都屬於高薪,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準備更新節目,換新曲跳新舞,還邀請冷清秋成為自己的舞伴,她也欣然接受。
在夜總會做陪酒女,是她長輩的要求,自身極度厭惡,可不得不做,陪同形形色色的男人,確實感受到了人間疾苦,是在學校裡無法體會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