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樣的手段在不同國家國情之下,顯然是完全行不通的。
而本國的改革讓一個外國人甚至是美林頓人來主導,同樣像是一場黑色幽默。
但不論如何,休克計劃開始了,基輔羅斯真正的做到了全麵開放金融市場,企圖用經濟背後看不見的那雙手,重振基輔羅斯帝國的經濟。
至此,盧幣才算是真正補全了短板,可以自由流通了。
所以在休克計劃裡,不再是在計劃經濟控製下的盧布,貶值如血崩。
休克計劃,假死變真死了。
那如果在放開前期借錢賣出是不是就能賺到錢了呢?
根本不可能。
盧幣在後期瘋狂貶值,就是因為沒人接手,沒人接手,就是廢紙一張。
所以,即便是在基聯解體後,這麼乾也是死路一條。
美林頓帝國多個投資公司,甚至索列斯本人,都是血淋淋的活例子。
當年他們以注資的形式,向基輔羅斯拆借了大筆盧幣。等他們做空的時候,盧幣立刻崩盤。
理論上,做空遇到崩盤,再完美不過。
可實際上,索列斯和那些投資公司各個賠的底朝天。第一老鷹基金虧損多達二十億美金,好幾個投資公司負責人差點虧到去要飯,甚至到了需要美林頓政府救助的地步。
為什麼明明做空,盧幣也崩盤了,反而迎來了可怕的虧損?
正常情況下,當一國貨幣即將崩潰時,為了避免經濟體係全麵崩盤,任何國家都會傾儘全力接盤兜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