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員工,自己都不清楚他擅長什麼,可在陸恒的員工麵板裡麵一目了然。
各種能力都有什麼等級,員工麵板都能看出來。
可惜現在還沒有大腦數據傳輸的技術,要不然陸恒肯定弄了,等後麵打工軟件升級,陸恒購買出大腦數據傳輸的技術,肯定要把腦海裡的員工數據,和打工軟件人工智能數據連通。
“打工軟件擁有獨立訓練的人工智能,包含了各種職業信息,甚至可以在和員工交流溝通中,進行各種數據收集,再結合簡曆以及後續能力測試判斷,最後能夠給員工的能力大致統計,等級分彆是...。”
“比如大學就是Lv4級水平...。”
“先幫助員工認證能力後,接下來就是任務係統了,任務係統未來將覆蓋我們恒創集團所有工作內容,員工可以自由接取打工軟件千人千麵發出的打工任務。”
“我們的員工,未來將是買斷時長的員工,每天工作從1小時到10小時不等,8小時之外的算加班時長,收入會更多。”
“管理層拿的年薪,就不需要納入這套體係了。”
“當然了,未來中低層管理,會逐漸被淘汰,未來你們需要學習打工軟件,通過打工軟件管理數千萬員工!”陸恒緩緩說道。
眾高管反應不一,但都報著積極態度。
大家知道這是陸總為了提高恒創管理能力,拿出的新型管理工具。
這就和十幾年前電腦辦公開始普及前,那會兒很多公司,都是用紙質文件,但電腦辦公普及,各種管理軟件出現,開始實現無紙化辦公。
現在更進一步,連工作內容,都交給人工智能來分配統一規劃了。
中低層管理甚至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人工智能對接每個人,他一天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達到什麼目標,都會精確規劃,遇到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和人工智能反饋。
要是不停進化下去,也許某一天,其他高管都可以不需要,整個集團都將由人工智能管理,高管也隻是管理的員工之一。
“老板這套軟件馬上要在我們內部測試嗎,我們具體要做什麼?”某高管問道。
大家剛接觸這個軟件,但經過陸恒介紹,也都知道打工軟件主要是取代中低層管理,以前高管們是無法將管理命令直達每個員工的。
恒創目前正式員工四五百萬,一個人能力再強,他也最多就認識幾百人。
任務都是層層下達,最終通過海量的中低層管理,將任務目標分解,交給不同的員工執行。
現在有了打工軟件,以後大家工作怎麼展開呢?
陸恒說道:“打工軟件有高管教程,回去後大家使用一下就知道了,我舉個例子,陳誌烈,你旗下擁有眾多工廠,生產任務是根據你判斷的市場前景,製定生產計劃,生產多少台手機多少基站。”
“然後再讓不同工廠製造相應的產品,無數部門配合采購零配件,營銷等等...。”
“現在你的工作內容就簡單很多了,製定好工作目標,比如一個月生產500萬台恒創手機,人工智能會智能分配,不需要你單獨下達指令,相關人員會收到打工軟件的任務信息,讓他們完成在什麼時間完成什麼任務。”
“當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先讓我們公司所有員工,都先使用打工軟件一個周左右,讓打工軟件的人工智能記錄下這個員工的能力,工作範圍等等。”
“對了,在數據收集期間,手機要夾在胸口前記錄拍攝工作內容,下班時間關閉就好,隻收集上班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