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生產、保護兩條腿走路,經濟循環(2 / 2)

西方滯銷的商品,也不會浪費,陸恒開啟以物換物模式。

為此陸恒特地去京城拜訪商務部門的曾老,和對方深入溝通了一番。

以物換物也不是真的拿小商品,就去換礦石、原材料什麼的。

而是說服曾老牽頭,帶著華國一些銀行,給非洲東南亞中東甚至白熊貸款。

不是貸款美刀,而是貸款人民幣。

他正用實際行動,推動Rb替換美刀。

擴大Rb影響力。

比方說非洲國家,以自身礦產作為抵押,獲得大量rb貸款,這些國家又用rb結算采購恒創收購各類公司出品的商品。

恒創收回rb,同時又用rb購買非洲礦產資源。

有的是直接入股礦產,有的是采購原材料,甚至在當地建廠原材料初步加工。

張旭浩在非洲中東,短時間是回不來了,那邊的生意正在越做越大。

以前華國還必須想辦法掙美刀,掙西方發達國家的錢,因為隻有手裡有足夠的美刀,才有錢購買他們掌握的高精尖科技。

不管是醫療設備、機床、芯片、手機什麼都需要美刀。

現在就不一樣了,很多東西,華國自己就能造,對他們並沒有太多依賴。

於是開始走另一條循環路線,那就是從落後國家用貸款的方式,商品換資源。

恒創集團獲得資源,靠著華國無數員工工廠,把資源轉化成商品,在出口的同時,也在華國內部自循環。

也隻有華國這種超級大國,擁有足夠多的人口,才能走通自循環這條路。

像是歐洲某些國家,就算是發達國家,可人口加起來也才幾千萬。

自循環公司的規模體量壓根就做不大,他們必須走出去,才能獲得足夠多的利潤。

可華國人口基數大,再加上陸恒給員工開出的待遇高,還有發電扶貧模式,未來大家手裡頭的錢越來越多,有了錢才能消費...。

陸恒有時候也在想為什麼他前世那麼窮,工作也不好找。

這一世經曆很多後,徹底想通了。

前世很多人都覺得是外貿訂單減少,經濟變差,大環境不好。

現在看來,其實是錢都被老板們賺走了,少部分賺了不少錢,他們消費,又能消費多少呢。

要是底層收入足夠多,自然能讓經濟越來越好。

可前世,就拿穿越那會兒很火的直播帶貨舉例吧,頭部主播一次帶貨幾千萬,一下子就賺數百萬上千萬傭金,他們倒是賺了很多錢,可頭部主播不多啊。

富了少數人,多數人並沒有獲益。

整個模式不對勁,因為頭部主播,掌握了出貨渠道,他為了追求更大利益,直接擁有議價權,會不顧廠家的利益,要求廠家給出更低的價格。

然後廠家老板們,也為了利益,那肯定得想方設法增加利潤了。

增加利潤的方法就那麼幾個,最優選擇自然是降低員工開支,畢竟華國人多,工資少你不乾彆人願意乾!

做什麼都太卷了,都想減少開支增加收入,直接弄成了惡性循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