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章(2 / 2)

紅色莫斯科 塗抹記憶 6877 字 2個月前

“我也是,將軍同誌!”恰科夫斯基微笑地說道:“能認識像您這樣著名的將軍,是我的榮幸!”

握過手之後,索科夫試探地問:“您今天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是這樣的,將軍同誌。”恰科夫斯基謹慎地說道:“我有個朋友,給我看了一部您寫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書寫得非常棒,我很喜歡。另外,我聽說您還在創作一部新的,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索科夫搞清楚對方的來曆之後,心裡頓時踏實多了,隻要不是來興師問罪,找自己算賬就行:“這部書的名字叫《圍困》,是以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困為背景……”

“真是太巧了,”恰科夫斯基聽索科夫說準備寫一部以列寧格勒為背景的書,頓時如同找到了知音,“我以前也寫過兩部書,都是以列寧格勒為背景寫的,您能給我談談你的新書嗎?沒準能讓我找到一些靈感,這樣可以寫出更多的書。”

“當然可以。”索科夫說道:“不過這裡不是說好的地方,還是到我家裡去吧。”

途中,索科夫好奇地問:“恰科夫斯基同誌,您是怎麼知道我的住址呢?”

“是出版社的總編謝柯羅告訴我的,他是我的老朋友。”簡短地介紹完情況之後,恰科夫斯基有些尷尬地說:“沒有事先和您打招呼,就直接跑來找您,未免有點太冒昧了,希望您不要介意。”

“沒關係,沒關係。”索科夫大度地說:“我現在每天都在家裡寫書,時間倒是挺多的,就是一個人有點悶。如今有您這樣的大作家來拜訪,陪我聊聊天,沒準還能幫助我開拓思路呢。”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

回到了家裡之後,索科夫給恰科夫斯基倒了一杯熱茶,拿來了自己寫的手稿:“恰科夫斯基同誌,這是我新書的手稿,您可以看看,然後給我提提意見。”

索科夫嘴裡這麼說,心裡卻在嘀咕,雖說這部書是恰科夫斯基30年後的作品,但誰知道他最近有沒有開始搜集資料,自己讓他看書的開頭,就是為了試探他一下。

恰科夫斯基看書的速度很快,不到四十分鐘,就把索科夫寫的八萬多字內容都看完了。

看完之後,恰科夫斯基望著索科夫問道:“將軍同誌,您打算用多長時間,寫完這部書?”

“不清楚,”索科夫搖著頭說:“您也是一位作家,自然懂得,寫書的時間和速度是最不好掌握的。如果有靈感,那麼寫的就要快一些;如果沒有靈感,恐怕十天半個月,都寫不出一個單詞。”

聽索科夫這麼說,恰科夫斯基無奈地聳聳肩:“既然您不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那就算了,我隻希望您早點把書寫完。”

索科夫說道:“這個寫作時間可能會很長,因為我打算寫一部長篇。”

“有多長?和《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一樣,都是20多萬字嗎?”恰科夫斯基問。

索科夫笑了笑:“或許在這個基礎上再乘以10。”

恰科夫斯基單手扶額道:“我的上帝啊。寫200萬字,您是打算寫傳世名著嗎?”

“哈哈哈。”索科夫哈哈大笑起來大笑。這年頭的書,二三十萬字就算是長篇,上百萬字都非常罕見,200萬字的書更加是鳳毛麟角:“我倒是想寫一部傳世名著,可惜水平有限,永遠達不到那個高度。”

“將軍同誌,我有兩個問題,想向您請教一下。”

索科夫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請說吧!”

“根據我對您的了解,您從來沒有去過列寧格勒,怎麼會想起寫一部關於列寧格勒的書呢?”

恰科夫斯基的這個問題,早就在索科夫的預料之中,他聽了之後,緩緩說道:“恰科夫斯基同誌,您說的沒錯,我的確從來沒有去過列寧格勒,但我所指揮的部隊裡,有很多來自列寧格勒的指戰員,我曾經不止一次聽他們講述城市被德寇圍困時所發生的故事。時間一長,我的腦子就冒出了一個念頭,將來有機會時,一定要寫一部以列寧格勒為背景的。”

說完這話,索科夫想起前幾天阿西婭曾經說對自己說過的話,說自己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提到了列寧格勒的地名,就是為寫下一本書留下的伏筆。此刻既然恰科夫斯基問起,他正好拿這話來回應對方:“恰科夫斯基同誌,既然您看過我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那麼一定注意到,我曾經在裡麵提到過列寧格勒。”

“您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一書裡,曾經提到過列寧格勒?”聽索科夫這麼回應,恰科夫斯基不禁滿臉愕然,他的腦子裡開始快速思索起來,回想索科夫的書裡有什麼地方提到過列寧格勒這個地名。

經過一番回憶,他終於想起書中什麼地方提到過列寧格勒,便小心翼翼地問:“是羅斯托夫少校在軍運辦公室裡,訓斥瓦斯科夫準尉時,所說的那段話裡,曾經提到過列寧格勒。沒錯,原話是:‘……在我們的後麵,列寧格勒頑強地屹立著。’您的確留下了伏筆,您是想用列寧格勒頑強屹立這段話,來暗示我們英雄城市麵對德軍的瘋狂進攻和嚴密圍困時,所表現出的堅毅和英勇頑強。我現在總算明白,您的書名為什麼要叫《圍困》了,果然非常貼切。”

索科夫見恰科夫斯基在自動腦補細節,既沒有說話,也沒有打斷他,隻是麵帶笑容地望著他,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過了好一陣,恰科夫斯基終於說完了自己想說的話。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後,隨即又問道:“現在我問第二個問題。您在新書的第一章裡,就曾經提到過史達林同誌,這合適嗎?”

索科夫沒想到恰科夫斯基也會問出同樣的問題,嘴角不禁劇烈地抽搐了幾下,心想難道這個時代裡,真的不能寫關於史達林的內容嗎?僅僅第一章裡的一個露麵,和男主說了幾句話,看過這書的人都覺得這樣似乎不妥。如果真的是這樣,自己在現在選擇寫《圍困》這書的時間,是否選擇錯誤了?

不過麵對恰科夫斯基的好奇,索科夫還是故作鎮定地說道:“恰科夫斯基,我和史達林同誌的長子雅科夫是好友。他前兩天過來時,也曾經提到過類似的問題,因此我將一部分手稿交給了他,讓他轉交給他父親審閱,看是否能繼續寫下去。”

“那結果如何呢?”恰科夫斯基有些緊張地問:“能繼續寫下去嗎?”

“已經過了好幾天,但我還沒有收到任何的消息。”索科夫搖搖頭,苦笑著說:“至於是否能繼續按照我的思路寫下去,目前我暫時還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