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8章(2 / 2)

紅色莫斯科 塗抹記憶 6004 字 2個月前

被稱為小倉君的男子等對方一說完,立即說出了自己了解的情況:“當時我聽了廣播,也以為是美國人的陰謀,試圖讓我們產生恐懼。可是我給廣島的親戚發電報,到今天都已經過去四五天了,卻一點消息都沒有。”可能是擔心他人不相信自己說的話,他還特意補充說,“我的親戚和我有生意上的往來,通常我給他發電報,最多一兩個小時就能收到回電;就算他有什麼事情耽誤了,在當天也能收到電報,但這次卻遲遲沒有電報,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也許是通訊線路出了問題,你才遲遲沒有收到電報。”最先反駁小倉的男子說道:“自從美國開始轟炸我們的本土開始,通訊線路出問題是常有的事情。”

“就算你說的有道理,可線路中斷也不可能持續四五天啊。”小倉板著臉對男子說道:“早川君,我聽軍部裡的一個熟人說,像廣島和長崎的那種超級炸彈,美國人還有一百顆,每個城市扔一顆,他們還有富裕。你真的決心在海邊乘船回國嗎?”

周圍聽到小倉說話的僑民們,再也沒有誰來反駁他,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今好不容易趕在俄國人到達新京之前,逃離了那座城市。可要是回到國內之後,自己所在的城市遭到美國投下那種可以一次殺死十幾萬人的超級炸彈,自己又該怎麼辦?

沒等他們做出最後的決定,就聽到有人高喊一聲:“飛機!”

此刻聽到有人喊飛機,所有人的心裡都不禁咯噔一下,隨即擠到了窗邊,仰頭朝天空望去。他們仰望天空之際,心裡多少還是存在一絲僥幸,沒準那人看見的飛機,是帝國的飛機也說不定。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他們很快看清楚空中飛翔的四架飛機的機身上,紅色的五星表明了這些飛機是屬於蘇軍的。

出現在空中的是四架伊爾-2強擊機,飛行員看清楚地麵的目標後,紛紛下降高度,準備對行駛中的列車實施攻擊。

火車司機是島國人,看到空中的蘇軍飛機後,心裡不禁叫苦連連,他連忙拉動汽笛釋放煙霧,試圖乾擾了飛行員的視野。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在天氣晴朗的氣候條件下,空中的蘇軍飛行員能清楚地看到列車行駛的路線。

一輪轟炸掃射過後,列車猶如一條被斬成幾節的死蛇,橫亙在鐵路上。翻倒的車廂在熊熊燃燒,四周躺滿了以各種形狀死去的屍體,而幸存者們則撒開腳丫子,朝附近的樹林跑去,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隻有逃進了樹林,自己才有一些生機。

小倉是幸存者之一,他爬出車廂後,扭頭看了一眼被座椅壓住無法動彈的早川,覺得他沒有什麼搶救的價值了,便扭頭跟著逃難的人群,一瘸一拐地逃向了遠處的樹林。

附近的巡邏隊發現列車遭到空襲,連忙趕來救援,誰知正好被守株待兔的蘇軍殲擊機一陣暴揍。不到兩分鐘,三十多人的巡邏隊就全軍覆沒。

離開新京的列車遭到了蘇軍空襲,死傷慘重的消息,直到中午才傳回新京車站。

當車站用廣播把這個噩耗,通報給那些正試圖登車的僑民之後,一些好不容易擠上車的僑民,把自己的行李從窗口扔出之後,人也爬出了車廂,找到自己的行李,灰溜溜地往家走。

剛開始隻有幾個人往外走,但他們的行動很快就影響到了大家,沒上車的人掉頭就往車站外麵走,上了車的人,還要想辦法擠下車,爭取儘快地離開車站。大家夥的想法很簡單,俄國人已經攻擊了離開新京的列車,誰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攻擊車站,與其留在這裡等死,還不如早點回家待在。他們都在期盼奇跡的出現,希望被打得潰不成軍的關東軍能絕地翻盤,把該死的俄國人趕回去。

由於官員們都逃跑了,大多數的機構都陷入了癱瘓,蘇軍究竟什麼時候會到達新京,軍隊方麵有什麼應對措施等等,雖然僑民們都想知道,卻不知應該向誰去打聽。

蘇軍開始進攻東北後不久,關東軍的司令官山田乙三就把康德皇帝轉移到了臨江,而他自己也把司令部遷到了通化。天煌發表投降詔書之後,大本營卻沒有任何命令和指示發給關東軍,讓山田乙三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遵照天煌的命令,命令部隊放下武器向蘇軍投降呢,還是指揮部隊繼續與蘇軍打下去?

山田乙三經過反複的思索,卻始終下不定最後的決心,他叫來了自己的參謀長秦彥三郎,對他說道:“參謀長,你覺得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是繼續和俄國人打下去,還是遵照天煌的詔命,向俄國人投降呢?”

聽到山田乙三的這個問題,秦彥三郎毫不遲疑地回答說道:“司令官閣下,我們既然是都是天煌的子民,那麼不管天煌下達什麼樣的詔命,我們都必須無條件投降。”

“哦,你的意思是讓我向俄國人投降?”

“是的,司令官閣下。”秦彥三郎用肯定的語氣說道:“我就是這樣考慮的。”

“參謀長,我也想遵照天煌的詔命,命令部隊向俄國人投降。”山田乙三雖然見秦彥三郎和自己想法不謀而合,但考慮到部隊的現狀,他又不免擔心地說:“假如我真的下達了這樣的命令,我擔心那些少壯派軍人會搞事。”

詔書下達前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作為關東軍參謀長的秦彥三郎自然是知道的。他覺得如果真的要向蘇軍投降,就必須先統一大家的思想,免得節外生枝。於是他對山田乙三說:“司令官閣下,我建議今晚召開軍事會議,把主要部隊的指揮官叫過來開個會,讓大家明白,遵照天煌的詔命向俄國人投降,是完全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