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再**功(2 / 2)

紅色莫斯科 塗抹記憶 6247 字 2個月前

薩梅科之所以沒有說秋衣,而是說冬衣,是因為在俄羅斯幾乎沒有秋天。往往樹木開始落葉不久,就會有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覆蓋住滿地的落葉,從夏天直接進入冬季。

“如果現在開始調集冬衣,什麼時候能給戰士們分發下去?”

“如今大戰在即,從各地過來的火車和汽車,所運輸的都是武器彈藥。”薩梅科為難地說:“恐怕抽不出足夠的運力,來為我們運送冬衣。如果想讓每位戰士都穿上冬衣,我估計最快要等到八月底。”

“八月底?”索科夫苦笑著說:“假如真的要等到那個時候,才讓戰士們穿上冬衣,不知會有多少指戰員被凍病。”

坐在索科夫身邊始終沒有開口的盧涅夫,忽然插嘴說:“司令員同誌,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很好辦,我們還有幾百件軍大衣,可以讓晚上執勤的指戰員們穿,這樣就能避免夜間執勤被凍病的情況出現。”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索科夫很爽快地同意了盧涅夫的建議,對薩梅科說:“參謀長同誌,立即把軍大衣分發到各部隊,交給那些夜間執勤的戰士們,確保在所有的戰士穿上軍大衣之前,不會出現有人被凍傷的情況。”

“好的。”薩梅科點著頭說:“待會兒到了新的指揮部,我就立即安排這件事。”

吉普車來到了十月鎮鎮中心的教堂門口停下,三人下車時,薩梅科對索科夫說:“司令員同誌,由於集團軍司令部的保衛力量薄弱,因此我從彆的部隊調了人手,來加強這裡的守衛工作。”

“從彆的部隊?”索科夫有些詫異地問:“哪支部隊?”

“霍赫洛夫上校的第182師。”

“第182師?”索科夫不禁皺起了眉頭,“這支部隊裡基本都是老弱殘兵,你調他們過來有什麼用處?”

聽到索科夫這麼說,薩梅科忍不住笑了:“司令員同誌,您可不能小瞧這支部隊啊,他們中間也有了不起的人才。否則我也不會從該師抽調人手,來加強司令部的保衛工作。”

薩梅科的話引起了盧涅夫的好奇,他覺得十月鎮有古察科夫少校的步兵第73旅保衛,就已經是固若金湯了,完全用不著再抽調彆的部隊來擔任保衛工作,因此他好奇地問:“參謀長同誌,你快點說說,為什麼要從第182師調人過來?”

“這次調過來的部隊,有一個連的兵力。”薩梅科沒有回答盧涅夫的問題,而是繼續往下說:“帶隊的連長,你們二位都認識。”

“我們都認識?”索科夫和盧涅夫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驚詫的表情:“是誰啊?”

“是謝廖爾科夫中尉,”薩梅科說完這個名字後,擔心索科夫想不起對方是誰,還特意提醒他說:“就是那位跟著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打過仗,不久前還用一車伏特加,換回了一車德軍俘虜的那位指揮員。當時他是少尉,如今已經是中尉了。”

一提到用伏特加換回了一車德軍俘虜的人,盧涅夫立即想起了謝廖爾科夫是誰,忍不住好奇地問:“參謀長同誌,他最近又立了什麼功勳嗎?”

“軍事委員同誌,您說得沒錯,他就是最近立了新功,才被提拔為中尉連長的。”薩梅科向兩人說道:“前幾天,有一支德軍出現在第182師的防區附近,正好與謝廖爾科夫中尉的部隊遭遇。

要知道,謝廖爾科夫手下都是一些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新兵,聽到槍聲響起,頓時嚇得躲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探出去。眼看著敵人距離陣地越來越近,謝廖爾科夫意識到這樣下去,自己所指揮的這個排就會全軍覆沒。

在這種危急的時刻,他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站起身,嘴裡高喊著:‘所有人聽我的命令,拉槍栓、站立、瞄準、射擊;蹲下,拉槍栓、站立、瞄準、射擊......’

他就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壕裡來回地走動著,絲毫不顧從頭頂颼颼飛過的子彈,不知疲倦地喊著。剛開始,戰士們依舊蹲在戰壕裡不敢動彈,直到和他關係較好的戰士盧力克站起身,按照他的口令,拉槍栓、站立、瞄準、射擊、蹲下。雖然盧力克扣動扳機後,子彈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但他的行動卻影響到了其他的戰士。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戰士也學著盧力克的樣子站起身,按照謝廖爾科夫的口令,向敵人開槍射擊。

很多時候,大家都知道該做什麼事情,以及該怎麼做,但就是因為缺少一個帶頭的人。隻要有人帶頭,他們就能很快地進入狀態。就這樣,不一會兒的工夫,全排的戰士都學著盧力克的樣子,隨著謝廖爾科夫中尉所喊的口號,整齊地朝著衝過來的德國兵放排槍,將敵人成片地打倒。

就這樣,等營長帶著部隊趕到時,進攻的德軍已扔下了五十多具屍體,倉皇地撤退了。霍赫洛夫為了表彰謝廖爾科夫在戰鬥中所表現出英雄主義和勇敢精神,便晉升他為中尉軍銜,並任命他擔任了連長的職務。”

聽完薩梅科的講述後,索科夫微微點了點頭,心裡暗自嘀咕:看來這個謝廖爾科夫不簡單,如果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好好地培養一段時間,沒準可以放出去當個營長之類的。

“參謀長同誌,”索科夫轉身望著薩梅科問道:“謝廖爾科夫中尉和他的部隊,什麼時候能趕到十月鎮?”

薩梅科抬手看了看表,回答說:“原定在下午四點趕到,但由於這場該死的大雨,他們在路上可能會耽誤行程,我想在天黑前應該能趕到。”

“等他一到,就立即帶他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