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該死的索科夫(2 / 2)

紅色莫斯科 塗抹記憶 6121 字 3個月前

雖說施密特的心裡,已經確認索科夫回到了馬馬耶夫崗。但他的心裡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心理:“僅僅靠一個稱呼,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俄國人可以把他們的副師長,也成為‘師長’。將軍閣下,您的這個報告可信度太低了。”

“參謀長閣下,”麵對施密特的質疑,情報部的將軍麵色有些不睦地說:“我的偵察兵曾經多次竊聽過俄國人的通話,他們隻有在稱呼索科夫時,才會用到‘師長’這個職務稱呼,另外的則是副師長。這一點,我絕對不會搞錯。”

見情報部的將軍如此肯定,施密特覺得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便轉身對保盧斯說:“司令官閣下,看來索科夫真的回了馬馬耶夫崗,恐怕接下來的仗恐怕不好打了。”

“不好打,也得打。”保盧斯咬著後槽牙說:“若是不把索科夫的氣焰打下去,恐怕對我們的軍心和士氣都會有影響。”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施密特問道。

“天亮之後,出動空軍對索科夫所部的陣地,實施空襲。”保盧斯用手指著施密德,咬牙切齒地說:“不過在此之前,我們要集中優勢兵力,把俄國人在平安夜占領的陣地,統統奪回來。”

情報將軍聽保盧斯這麼說,先是一愣,隨後小心翼翼地說:“可是,司令官閣下,俄國人在完成對我軍的襲擊之後,都已經全部退回了他們自己的陣地,一兵一卒都沒有留下。總而言之一句話,那些陣地還在我軍的手裡。”

“見鬼,這該死的索科夫,究竟想乾什麼?”保盧斯氣呼呼地說:“他們的部隊主動出擊,對我軍的多處陣地發起了進攻。明明能重新占領這些陣地,但他們卻一個都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為保盧斯的參謀長,施密特的頭腦還是蠻好用的。他略作思索,就明白大致的原因,他連忙對保盧斯說:“司令官閣下,我想我可能明白是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回事?”保盧斯催促道:“參謀長,既然你知道原因,那快點說來聽聽。”

“我覺得索科夫的部隊對我軍實施偷襲後,迅速地縮回他們原來的陣地,恐怕還是和他們的兵力有限有關。”施密特謹慎地說:“他們的兵力有限,如果再分兵進行防禦,整體的防禦力量就會被削弱,一旦遭到我軍的猛攻。剛占領不久的陣地,就會被我軍重新奪回來。而索科夫呢,顯然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因此果斷地命令部隊在完成偷襲後,就全部撤回原來的陣地。”

假如索科夫此刻在這裡,聽到施密特的這番話,一定會為他鼓掌叫好的,因為他所分析的情況,和實際情況是大致相同的。

而保盧斯聽完施密特的分析後,也點頭表示讚同:“參謀長,你說得沒錯。索科夫之所以不敢讓他的部隊占領那些陣地,就是擔心分兵防禦,會使兵力變得薄弱,這樣就有被我們各個擊破的危險。”

“天亮之後,還需要出動空軍,對俄軍近衛第41師的防區實施轟炸嗎?”

“這是肯定的,參謀長。”索科夫所實施的夜襲,成功地激怒了保盧斯,他決定等天亮之後,就實施報複行動,而空襲近衛第41師防區,隻是他計劃的第一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還會集中優勢的炮火,把索科夫部隊的防區犁上幾遍,再派出步兵去奪取這些陣地。

“司令官閣下,”施密特指著地圖對保盧斯說:“在俄國人控製這些陣地前方,非常有利於坦克部隊的突擊,我建議把第16和第24裝甲師都投入戰鬥。以俄國人現有的裝備水平,要擋住我軍坦克的突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覺得我軍完全有能力,把戰線恢複到十一月初的狀態。”

恢複到十一月初的狀態,就意味著近衛第41師的防區,隻有馬馬耶夫崗一處地方。這樣的局麵顯然是保盧斯願意見到的,他點點頭,對施密特說:“假如能恢複到十一月初的狀態,我們對柏林方麵也能有個交代。”

情報將軍的心裡很明白,如果重新把防線推進到馬馬耶夫崗,那麼就能隨時威脅到蘇軍的渡口。隻要等到一開春,河麵的冰層融化,就能像前幾個月一樣,用炮火封鎖渡口方向,使俄國人無法從容地運送物資進城,或者把傷員和居民運到對岸去。

“我們坦克所需的燃料和彈藥,目前麵臨著短缺。”保盧斯對如今部隊的基本情況,還是有大致的了解:“假如進攻無法奏效,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些耗儘了燃料和彈藥而定坦克,就隻能停在戰場上做擺設。若是它們被俄國人的飛機發現,就有可能成為被轟炸的靶子。”

“放心吧,司令官閣下。”施密特一想到進攻索科夫防區的部隊,將由兩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師組成,他的心裡就充滿了信心。他雖然承認索科夫是個很厲害的人物,但是你再厲害,隻要手裡的兵力有限,能構成的威脅就要顯得多。他底氣十足地說:“有了這麼多部隊,我相信索科夫一定會被打得潰不成軍的。”

“時間不早了。”保盧斯看了看手表,對施密特說:“立即給參與進攻的三位師長打電話,讓他們的部隊都做好作戰準備。等空襲一結束,就立即向俄國人的陣地發起攻擊,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戰線重新推進到馬馬耶夫崗前。”

“司令官閣下,”施密特笑容滿麵地說:“我們的士兵一定能完成您的任務,把包括索科夫在內的俄國人,全部打得潰不成軍。隻要擊潰了索科夫的部隊,我們就能占領馬馬耶夫崗,並順利地推進打伏爾加河岸邊,扭轉我們如今的不利局麵。”

“還有,”保盧斯叮囑施密特:“你給魏克斯司令官發個電報,告訴他,說我們坦克的燃料和炮彈,都基本消耗殆儘,請他通知柏林方麵,儘快給我們進行補充。”

“司令官閣下,這樣說會有效果嗎?”施密特謹慎地問:“要知道,為了補給我們這近三十萬大軍,戈林元帥已經儘了最大的努力,把能派的運輸機都派了出來。雖說運輸機會不時地遭到俄國戰機的襲擊,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對我們的補給始終沒有中斷過。”

“戈林給我們的補給,還不夠,遠遠不夠。”保盧斯麵色如土地說道:“就憑我們手裡的武器彈藥,根本無法維持一次大規模戰鬥的需要。要想使部隊重新恢複戰鬥力,就必須給我們更多的補給。”

“參謀長,也許你是對的。”保盧斯在說完這番話後,沉默了許久,才接著說道:“我們的確需要獲得更多的補給,才能在俄國人的圍困中,生存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