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沈驍沒讓喬寶珠陪他回鄉下。
難得放假,他一身便裝帶著喬寶珠出門逛廟會。
70年代的廟會比不上後世熱鬨,但因是過年,以前各行業的手藝人都出來賣藝賺錢。
耍猴的、唱鼓的、變戲法的、扭秧歌的,這類表演類的攤位前聚集的觀眾最多。
還有賣糖人的,連環畫的,各種瓜子、茶蛋、涼白開的,應有儘有。
喬寶珠猜了幾個燈謎,買了個一個小兔子糖人跟沈驍分著吃。
二人慢悠悠的走到了一處賣首飾、頭飾的攤前。
喬寶珠拿起一個紅色發箍,搭在頭頂上展示給沈驍看。
“好看嗎?”
沈驍認出這是喬寶珠發出去的手工之一,笑意直達眼底,配合著點頭:“好看。”
“這位同誌真有眼光!這個發箍啊是今年最時興的頭飾了,比往年紅花、粉花那些俗了吧唧的都好看。
你看這位女同誌,戴在頭上俊的呦。”
喬寶珠笑問道:“這個發箍帶的人多嗎?”
“多,咋不多呢。你沒看逛廟會的小姑娘人人都戴一個麼。我跟你說,這個紅發箍是現在最時髦的頭飾。我們家賣的跟供銷社是一樣的,供銷社在就在年前就賣斷貨了。”
喬寶珠驚歎道:“啊?這還是供銷社同款那,你賣多少錢一個?”
“供銷社賣一塊零五分,我這不票,賣一塊二。”
小販一臉得意,
“現在啊,也就是我們家還有點存貨吧。不過也不多了,賣一個少一個。你現在不買啊,等逛回來,我可要賣沒嘍。”
喬寶珠裝作不信的說道:“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我咋沒看見來逛廟會的人都戴著紅發箍呢。”
她將發箍放下,拉著沈驍轉身就走。
喬寶珠先是快走兩步,隨後又放緩走路的速度。
沈驍疑惑的拉著喬寶珠,低聲問道:“怎麼突然走的這麼慢,腳酸了?”
喬寶珠低聲道:“沒有,我是故意走慢的。萬一那老板娘喊我回去,我怕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