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花卉想要賣出身價,必須要有一定的觀賞性,就是老太太看到了覺得可惜,因為每天都有一大堆的菊花被棄之不用。
盛老太太乾脆拿出了自己名下的一個鋪子給她,將那些品相次一些的拿去賣給普通人,品相極佳的就留下來育種或者賣去富貴人家。
而這些沈嫿眼中的次品,放到外麵去可是很受人追捧的,一下子就打響了名聲,求購珍品菊花的人已經排成了長隊,有的還沒有培育出來,定金就已經收了很多。
不過沈嫿有異能在手,不怕完不成訂單。
在給老家宥陽送了些珍品之後,盛家大房還專門派人過來接洽,想要訂一些到老家周邊去賣。
盛紘的堂哥盛維帶著兒子盛長梧親自來了汴京,初步就定了一大筆貨物。
眼看著盛紘在京中步步高升,有這樣一門得力的親戚對他們的生意是有好處的,所以這次來也為家中的小輩們帶了奢華的禮物。
像珊瑚珠子,金簪玉釵,珍珠寶石等都是一盒一盒的送過來。
沈嫿明麵上得了一份家中姑娘都有的禮,私下裡盛紘還補償了她一箱金磚,因為對外隱去了她的名頭,名聲帶來的好處都被盛紘拿去升官了。
手中有錢了,沈嫿讓明蘭給衛姨媽去了一封信,請她帶著舅舅上京,協助她打理產業。
盛家大房雖然對她的生意多有幫助,但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且這畢竟是自己的生意,不好完全交給彆人來打理。
衛家早幾年還窮苦的連買藥錢都拿不出來,不過衛小娘還在的時候就經常補貼。
後來沈嫿有心培養自己的人手,即便來了汴京也沒有跟衛家斷了聯係。
衛小娘有個弟弟,在姐姐的資助下讀了幾年的書,雖然不算天資聰穎,但是人還挺老實的。
科舉考試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衛舅舅在勉強考了個秀才的功名之後就止步不前了。
在請教先生也沒有明顯進步之後,衛姨媽正盤算著給弟弟娶妻,然後找個工作糊口,沈嫿的信來的正是時候。
盛紘給她的錢正好拿出來當做生意的本錢,輕輕鬆鬆就買了鋪子、車馬,還雇傭了不少壯勞力。
衛姨母精明強乾,正好留在鋪子裡監管賬目和錢財,衛舅舅年輕,在盛家的幫助下開始外出跑商。
雖然因為花卉運輸比較困難,前期損失了不少,但是因為貨物品相十分不錯,很快闖出了名聲,交了些錢當學費之後,衛舅舅很快就上手了。
短短一年的時間,沈嫿的投資就收回了成本。
她還托舅舅從外地多收集一些奇花異草的種子還有糧食作物給她送過來,汴京城雖然繁華,卻也不可能真的彙集天下所有奇珍。
像是有些隻能在特殊環境下生長的植物,隻需要把種子送到她手裡,一樣能在汴京城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