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火力點的彎道,李浩洋示意“公雞”中士,前方可能有日軍機槍據守,需謹慎小心。 “公雞”中士沒說話,從垂掛在製式“s”腰帶上的三連裝帆布手雷包中取出兩顆手雷,轉身遞給李浩洋,命他聽見日軍機槍聲就投擲手雷,然後當先轉過彎道。李浩洋接過手雷,一顆掛在肩背帶上,一顆握在右手中,左手中指勾住保險拉環,m1步槍挎在肩頭,隨時準備投擲。日軍機槍手就據守在下一個彎道口,“公雞”中士一露頭,機槍立刻打響,進行火力封鎖,全麵控製當前這一段交通壕。
李浩洋一聽槍響,馬上拽掉手雷的保險拉環,彈飛握片,延時兩秒,估摸好日軍機槍的方位,揚手投出。日軍機槍手反應很快,一看手雷落地,抄起機槍便縮回彎道後躲避,手雷隨後起爆,沒能造成任何殺傷。“公雞”中士其實也不在意手雷的殺傷效果,隻是以此作為進攻的掩護而已。所以手雷起爆不久,他就彎腰端著衝鋒槍衝了出去,掃射開路。日軍機槍手想死守彎道,可湯姆遜衝鋒槍的射速極高,火力凶猛,連露頭的機會都沒有。
負責掩護機槍手的另一名日軍,也想投擲手雷阻止美軍進攻,但剛拔掉保險銷,還沒來得及磕碰,“公雞”中士已經衝到近前英寸頭,雨點般擊中握持手雷的日軍,噗噗作響,鮮血飛濺,當即斃命。日軍機槍手不敢停留,拎著機槍掉頭就跑,老鼠般躥進火力點入口。“公雞”中士一串子彈未擊中日軍機槍手,撿起死去日軍脫手的手雷,追至火力點入口,將手雷保險帽往m1鋼盔上用力一磕,略微延時,奮力投進入口內。
火力點內部立刻響起多名日軍的驚呼聲,剛剛躥進火力點的日軍機槍手,此刻又拎著機槍亡命般朝外跑。“公雞”中士後退幾米,舉槍瞄準跑出來的日軍機槍手,未及開槍,手雷起爆,產生的氣浪當即把其衝飛,猛撞在壕壁上,反彈落地。日軍機槍手背上布滿手雷破片,口鼻溢血,但仍伸手去夠跌落的99式輕機槍。“公雞”中士無聲冷笑,抬手打出一串子彈將其擊斃,槍機發出空響,彈鼓告罄了。他立刻卸掉空彈鼓,取出最後一個滿裝彈鼓往衝鋒槍上安裝,而此刻卻有日軍從出口衝出,步槍上的刺刀寒光閃爍,急刺他胸腹。
“公雞”中士連連後退,匆忙之中,彈鼓脫手落地,便伸手取掏腰側皮質槍套中的m1911a1型柯爾特軍用手槍。衝出的日軍不給“公雞”中士掏手槍的機會,跨步上前,刺刀猛捅過來,眼看就要紮中腹部。生死瞬間,李浩洋及時趕到,m1抵腰射擊,子彈打得日軍鮮血噴濺,旋身摔倒。上了刺刀的99式步槍也隨之脫手,刀尖劃破“公雞”中士的外衣,在其腹部留下一道明顯的血痕。李浩洋上前查看“公雞”中士是否受傷,卻被他命令趕快衝進火力點內,消滅殘餘日軍。
李浩洋不清楚火力點內日軍的情況,不敢貿然闖進去,進抵入口處,先投擲一顆手雷,接著打光步槍中剩餘子彈,重新壓入滿裝彈夾,持槍衝入。m1步槍射擊後不能中途壓彈,必須打光八發子彈才能重新裝填,這一缺點很容易被敵人利用。李浩洋因此先裝滿彈倉,保證有足夠的彈藥應付突發事件,以免臨時裝彈來不及。他一口氣衝進火力點,發現裡麵的日軍都被兩次手雷攻擊炸倒,一共四名,全倒在地上生死不明,四周一片狼藉。他為了保險起見,對準每名日軍腦袋補了一槍,令其徹底死透。
日軍死硬到底是出了名的,受傷後拒絕救治,而且會暗藏手雷,等待美軍靠近後,然後引爆同歸於儘。這種情況在美劇《太平洋戰爭》第一集裡就要描述,令美軍大吃苦頭,後悔不已。李浩洋可不想重蹈覆轍,不靠近日軍,站在適當距離處開槍,槍槍爆頭,就算有裝死的日軍,也沒機會和他同歸於儘,想不死都難。
身後腳步聲響起,“公雞”中士也跟進來了,檢查一遍日軍的屍體和武器,然後打開火
力點入口的隱蔽頂蓋,招呼散布在周圍的二排剩餘人員全部進入火力點,據此死守待援。二排此刻僅剩十幾個人,暴露在地麵上十分危險,進入半地下的碉堡內相對安全一些。“公雞”中士正準備安排人員清理碉堡內日軍屍體,交通壕內突然響起激烈的槍聲,是留守岔道的人員和日軍增援部隊交上火了。他馬上留下一名下士帶數人操控日軍92式重機槍,防止地麵上的日軍進攻,然後親自帶人增援岔道口,李浩洋則帶三個人負責守衛另一側的交通壕,防備日軍從兩麵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