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有沒有,老頭我都不能
告知。”
“徒兒,多思多慮,以你現在的身體,還是少思少慮為緊呐。”
亥時。
夜色正濃,更深人靜。
汴京城裡卻有幾隊人馬在主道與巷道悄聲穿梭著,他們挨家挨戶地進進出出,似乎在搜查什麼?接著,有兩隊人馬在一處彙合。領首的分彆是二人對看一眼,而後,同朝一戶彆院破門而入。
院內悄寂無聲,想必都正熟睡做著美夢。
兩隊人馬陡然闖入驚醒了看門狗,狗子不停地‘汪汪’叫喚著。
與狗吠聲同時響起的還有那兩隊人馬的高聲呼喊聲。
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含著同一個詞。
“來人呐!抓住賊人!”
“賊人進了這間院子!咱們快去搜查!”
這般響動,即便睡得再死的人,也被驚醒了。
而後是一陣嘈雜的人聲物聲,不一會兒,整個彆院內燈火通明。
最先出來的是一眾下人們,他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隻聽到要捉賊人。一個個便哄搶著斧頭木管扁條,隻要是能抓在手上的就都給抓了過來。
下人們中間擁簇著一個揉著惺忪睡眼的七、八歲模樣的孩童,
那孩童見到那捉喊賊人十足二三十人隊伍的架勢也不害怕。
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
“你們是何人?膽敢闖進我家的院子,你們知道我爹是誰麼?”
“哦,你爹是誰?”
隊伍領首的男子回答。
“我爹是一國......”
“遠兒!”
一聲嗬斥止住了那孩童往下說得話。
“爹!我正說起你呢!”
那喚作遠兒的孩童跑到那被他稱作為爹的中年男人跟前。
那中年男人將那孩童往身後藏,而後看向領首的兩人。
“不知兩位王爺深夜造訪所為何事?”
“我們接到巡查使稟告,近日有一賊人團夥在汴京侍機作亂,明日便是中秋佳節,為了讓汴京城的百姓過個安穩佳節,我們今夜欲將那賊人團夥捉拿歸案。”
“隻是,不知國相竟在此處,我與五弟深夜叨擾,還請國相見諒。”
這兩隊人馬為首的正是楚子歌與楚子敘二人。
衛進眯眼看著他們二人。
“兩位王爺既是辦公事,又何來叨擾之說。”
“不知賢王與孝宣王是否已將那夥賊人捉拿?”
“還未。”
“如此,還請兩位王爺務必將那夥賊人捉拿歸案,還汴京百姓一個安寧。”
“當然,這是我們的職責。”
“老爺!發生什麼事了?”
一婦人慌張走來,那婦人麵容清雅,躲在衛進身後,又將那七八歲小二圈在懷中。
“這位是?”
楚子敘詢問。
“這是我娘!”
那七八歲小兒亮聲答到。
他不知道為何,爹跟娘似乎都很怕那些官兵。爹不是一國國相麼,怎能怕那些個人,因此為了給爹打氣也為了顯示自己的男兒氣概,他才不會怕他們呢。
哪知娘卻緊緊地捂住了他的嘴,用眼神指責他不應該出聲。
他更不服氣了。
“你叫什麼名字?”
那個為首的儒雅男人再問。
“我叫衛淮遠!”
他掙脫娘的手,再高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