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學校寄來的書本資料,姚紅玲有些感慨的說道:
“楊沛東,你其實真挺厲害的,因為據我所知,這次學校裡舉辦函授班,招收的學員可都不簡單,你能入班,真的讓我沒想到。”
“哦,方便說說都怎麼個不簡單法兒麼?”
楊沛東抬頭問道。
“這可是學校首批舉辦函授課程,能有資格報名的基本都是各級乾部領導,以及一些有家庭背景但當初錯過高考的人。
你能跟他們同在函授班裡學習,這本身就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嗯,我指的是你做買賣這方麵。
姚紅玲認真解釋,俏臉上浮現一抹鼓勵之色,繼續道:
“除此之外,如果真能考上我們學校的夜大,那你認識的朋友會更多!
因為夜大不單單是針對咱們四九城開辦,很多外地學員也都有著錄取名額,他們跟你一樣錯過了高考,甚至有些都是三四十歲的老大哥。
這些人在各自單位上已經工作多年,但為了提升自身學曆或者是單位委派的形式,到時候以半脫產的狀態進入夜大學習。
你跟他們成為同學,隨著結業後回到各自崗位,你想想看,什麼光景?”
“這麼說起來是挺不錯的,但我現在沒考慮那麼多,總歸得先考上了才能談這些,對吧。”
楊沛東笑吟吟回應。
其實他早就想到了這一層,否則也不會對考取夜大這麼上心了。
“對!是這麼個道理。”
姚紅玲點點頭,刻意壓低了些聲音,道:
“我聽學校裡的人說,這次夜大招生,很多已經內定的名額,都是給各級領導的,所以你到時候麵臨的競爭會特彆激烈,真的要認真複習,儘量多掌握些知識,機會才更大一些!”
“謝謝你告訴我這些信息,放心吧紅玲,我會認真對待的,再說還有你的輔導,相信問題不大。”
“……那我以後就叫你沛東?”
“不然呢?所謂一回生兩回熟,咱們早就應該算熟人了吧?稱呼全名顯得多外道。”
“行了,時間有限,我待會就得回去,咱們快開始吧。”
“……”
……
一下午的時間很快過去。
約麼四點多的時候,姚紅玲和張菊兩人婉拒了小妹的邀請,聯袂離去。
楊沛東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也出門裝好剩餘的煮花生,去了三岔口擺攤。
今天第一天正式複習,有著姚紅玲在旁邊輔助,他覺得收獲甚大。
前世有關高中知識方麵的記憶閘門漸漸開啟,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備戰高考的日子,疲憊但卻充實。
姚紅玲臨走的時候,一再追問小妹楊沛霞。
對於楊沛東隻有初中學曆表示出了極大的驚詫。
畢竟很多高中知識,可不是一個初中生憑借三言兩語的講述就能完全理解並掌握的。
更誇張的是,楊沛東在她眼裡,不但能舉一反三,還可以做到觸類旁通。
好家夥,連一些沒講過的知識也能信手拈來。
這都讓姚紅玲快麻掉了,要不是這個年代沒有穿越一詞,她都得往這方麵琢磨了。
因此姚紅玲臨走的時候,看向楊沛東的眼神都帶著些癡癡意味。
對此。
楊沛東意識到自己大意了,以後得低調點兒。
可小妹楊沛霞則想的是另外一方麵,紅玲姐的‘不舍’神色,讓她既欣喜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