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火災謎底(2 / 2)

吳見故適時安慰:“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們是好樣的!”

焦棠睨他:“這樣的福氣給你要不要?”

周尋音這會兒氣消了,揉著心口,說:“下次見到顧景方,誰也彆攔我,我先把他揍一頓再說。”揉散心頭那口氣後,又說:“算了,我和一個NPC生什麼氣?快天亮了,我們合計合計信息,然後抓緊時間休息吧。”

她說:“我和肖兄弟調查了顏芙的信和顧景方。顧景方否認信是他寫的,之後我們分開去找四象園裡能出現的,不能出現的書籍、信件、碑文、筆記,甚至是垃圾桶裡的紙。最後我們找到了六份比較接近信上字跡的。其中一份就是陳導手裡的劇本,不過我和顧景方對質,他指出了信上的字體是顏楷,謝家三姐弟都會寫。另外……”

她又喝了一口溫水,潤潤嗓子,從空間裡摸出剩下五份材料,她單拎其中一張方塊白卡片,邊緣毛躁,顯然是從什麼東西上撕下來的。卡片上麵有兩個字——放過。除此之外,上下文不見,所以很難猜出原文的意思。

周尋音:“這兩個字也有七八分像信上的字。我是在昧火樓後麵的草叢裡找到的,就掉在二樓的窗戶下麵。應該是誰站在二樓,隨手一撕,丟下去的。其餘部分可能被清掃走了。”

她舉著卡片問途靈:“你有辦法修複嗎?”

途靈看了看,居然點頭:“有辦法。可是需要一個條件,就是卡片被撕碎丟掉的係統時間,哪怕是遊戲開始前的時間也可以,隻要能‘讀盤’,就有辦法讀到信息。”

周尋音一聽,揮揮手:“這麼繁瑣,那就算了。還不如拿著它去問謝家三姐弟。其他人有什麼進展嗎?”

吳見故與途靈去調查林管家,結論是林管家寫是寫字,但寫的是繁體字,與信上簡體字不符合。

另外,途靈繞過係統的防火牆,偷偷搜尋寫信的日期,發現這封信是七天前寄出的,也就是說早在顏芙入住四象園前,就已經收到信,這就可以排除七天前不在四象園內的陳導、顧景方和郭昊等人了。

吳見故:“綜上所訴,我認為謝家三姐弟裡有一個人預判了凶殺案,並且對顏芙作出了善意的提醒。我們接下去把精力花在三姐弟身上,找到那個人,順藤摸瓜就能找到凶手。”

信的線索暫告一段落,回到焦齊二人的搜證結果上麵。

齊鐸接續,將丹焰樓得到的線索分享給其餘人。

“我查了一遍丹焰樓,在起火點附近找到這個。”說著,他拿出一個鏤空的金屬球。

這個金屬球做工精巧,直徑約五厘米,雕刻葡萄纏枝紋。齊鐸打開球中間的卡扣,使之對半打開,露出十字形交錯的兩個圓環。

“這是類似隋唐時期的香囊。”齊鐸用指尖撥動橫向的環,解釋:“我查了資料,這種香囊利用的是‘陀螺儀’的原理,也就是無論外麵怎麼滾動,中間豎直的這個環都是固定朝上的。所以裝在球裡的香火能始終保持向上的狀態,不會因為香囊移動倒轉或者熄滅。”

焦棠反應過來,問:“就是這個東西讓丹焰樓起火?”

齊鐸頷首稱是,又說:“其實起火的不是電視木櫃,而是木櫃旁的柱子,以及柱子上掛著的帷帳。另外,縱火的人還用到了一種很常見的東西。”

眾人引頸急切地盼著他說下去。

齊鐸直接宣布答案:“煙花。”

“煙花?”肖長淵對火器格外敏感。

齊鐸點點頭,撫摸香囊中間,用來固定香火朝上的銅針,解釋:“縱火犯就是利用線香、煙花、引燃線,還有這根銅針,做成了一個定時起火裝置。”

他手動操作給其他人看,先是將點燃的香插在銅針上麵,這樣香火方向就始終朝上。然後香的下端纏繞引燃線,引燃線的下麵再連著小型煙花。

他點燃線香,香火很快燒到下端,從而點著引燃線,引燃線又立即滋滋往下燒,直到點燃煙花。嘭地,金屬香囊裡噴出火焰。

齊鐸認為有這個定時點火裝置,即使縱火犯不在現場,也能實現放火。

“有必要這麼麻煩嗎?”途靈的程序思維逼迫她思考縱火的最優路徑,說:“丹焰樓又沒上鎖,直接走進去放一把火,逃之夭夭,不是更高效?而且還能保證火一定能燒起來。”

焦棠不禁代入縱火者思路,分析:“如果縱火的人無法單獨行動呢?時值中午,縱火的人既不能長時間脫離人群,又要保證起火時候有不在場證明,製作簡易的起火裝置,是更妥當的做法。”

“我也持這種想法。”齊鐸擲地有聲:“縱火者隻要拿著香囊,走到無人關注的角落,就能完成一場預謀的火災。而那個無人關注的角落,就是起火柱子外麵對應的地點。換句話說,縱火犯甚至不用進入丹焰樓,也能把點火裝置送進樓裡,導致屋裡的木柱子起火。”

齊鐸轉身讓途靈展示丹焰樓的建築圖。

途靈觸動屏幕,按照齊鐸的指引,最後畫麵定格在一樓的牆外。

大家順著齊鐸的手指,立即看見牆角一個方形的洞。

齊鐸笑道:“我也是現學現賣,見笑了。我查了資料,這個牆角開出來的方形的洞叫風洞,因為古代的柱子都是木作,為了通風防潮,所以有些主人家會在柱子旁的牆上打一個洞,便於風流動。我在丹焰樓的風洞那裡找到了一個東西。”

他也不藏著掖著了,將東西擱在桌子上,是一截水管,直徑大概六、七厘米,堪堪容下金屬球。大家瞬間明白,風洞隻是一個洞,金屬球即使丟進去也沒辦法準確滾到縱火犯指定的位置,隻有通過這截管子,才能將金屬香囊直接輸送到柱子下。

途靈用電腦模擬演示,畫麵中水管穿過風洞,形成一個密閉的滑梯,然後金屬球從滑梯上滾下,恰好落在水管與柱子的縫隙處,卡主不動了。

她調適時間,大約五分鐘後,線香燃燒到底座位置,引燃線被點燃,滋啦一下,香囊內衝出火焰,那火焰短暫猛烈,卻足以讓火星附著到上方的帷帳。不一會兒不起眼的小火逐漸燒成大火。

畫麵的展示直觀簡潔,玩家看完,心悅誠服。

齊鐸:“能利用裝置殺人,說明凶手鑽營心思,絕不是一場殺人未遂的火災就能打發的。”

焦棠:“所以凶手一計不成又生二計,放火殺人不成,又製造密室謀殺?可是……”有一處地方她認為不合理。

“既然凶手有殺人的決心,為什麼不再窗外往屋子裡潑一桶油,讓火燒得更旺點?當時檢查丹焰樓時,她就覺得這場火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看上去嚴重。試想由帷帳起火,蔓延到家具,再到熏死或者燒死人,這個過程用時少說也要半小時,案發時又是中午,丹焰樓又處於交彙地帶,一旦起火很容易引起注意。如果她是凶手,就會考慮怎麼樣讓火勢加劇,讓丹焰樓的梁棟燒斷,讓木頭發出的濃煙更大,徹底掩埋要殺的人。

而第二宗案件中,凶手已經沉浸在密室與斬首中,比起第一宗縱火案件情節要惡劣很多,說明凶手的精神狀態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正因為兩宗案子間隔時間很短,凶手精神扭曲程度又進展太快,所以焦棠才覺得不合理。

唯一的解釋隻有……焦棠愕然出聲,說:“凶手縱火,其實不是為了殺人。”

其餘人聽出弦外之音,周尋音激動道:“你的意思是,凶手放這場火不是為了殺人,而是有其他目的?”

什麼目的呢?大家努力發散思維。

焦棠試探性發言:“火災的結果有三個。第一個是貓死了,第二個是郭昊活著搬到不朽堂,第三個是顧景方搬到汀水榭。現在郭昊也死了。或許這把火就是為了逼郭昊搬走,搬到不朽堂那邊。”

齊鐸也深以為然:“郭昊隻有搬到不朽堂,凶手才能實施下一步犯罪。也就是說,郭昊是密室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