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電影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茜茜公主不太想回家,她獨自乾完了一桶爆米花,嘴裡膩的不行,非得去找些鹹鹹辣辣的東西吃。
陳希欣然同意,默默幫女孩擋住洶湧人潮,腦海裡翻閱著剛獲得的那本小說——《雪中悍刀行》。
這本書本質上確實屬於武俠範疇,有廟堂權爭,有刀劍交錯,亦少不了兒女情長。
但和很多傳統武俠不一樣的是,它不是“武林”的江湖,而是“人”的江湖,用那些有血有肉的人,代替了臉譜化的人設。
它既有網文的爽感,又有遠超同期大多數網文的宏大設定。
隻可惜,它誕生於一個快餐品網文井噴式爆發的時期。
節奏不快,爽點不密集,故事時有壓抑,致使很多讀者看了開頭就沒有耐心繼續看下去。
除此之外,《雪中》當時所在的平台,流量稍顯欠缺,沒有把這本書抬到它應有的高度。
但這些並不影響陳希去“借鑒”。
藍星的網文正處於“來者皆是客”的時代。
暢銷榜排行第一的是《鬼吹燈》。
第二是《美食中間商》,作者是天竺人。
第三是來自美利堅作者寫的《我在佛羅裡達進貨》。
第四是《重生之我是一坨shi》....
以此類推,由此可見,本就是經典的《雪中》又何愁不會火?
而且藍星的網友多友善,罵來罵去也就上升到人參攻擊罷了。
哪像某些星球的小黑子,連寫段天竺美食的梗都能噴你造謠,陰陽怪氣說你秀貧瘠的知識...
總之,唯一能成為《雪中》上限的,也就是小王總的黃金盟給不給力,以及書名不夠燒罷了。
陳希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有關金手指的觸發規律。
茜茜公主肯定是觸發媒介,至於為什麼他也不想探究,甚至有些暗戳戳的小雀躍。
總比小王總是媒介好吧...?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相處,陳希已明白普通的接觸是無法獲得“靈感”的。
第一次是他們在聊黑貓警長,第二次是陳希剛說完鬼故事,第三次是討論武俠電影...
也就是說,安纖楚在想什麼樣的事情,他就能獲得相同題材的“靈感”。
想通這點,陳希終於對未來網文事業有了強烈的信心。
唯一的難點,恐怕就在於他該如何摸索金手指觸發頻率,又該如何深入了解那些靈感是如何被選中的規律了。
很正經的摸索,也很正經的深入了解。
嗯...
怎麼感覺這個金手指不太正經的樣子?
......
“又走神了...”
安纖楚餘光瞥了一眼麵無表情的某人,抿了抿嘴,興致缺缺的把一顆小石子踢飛老遠。
沿路的燈火酒綠和人間煙火好像都入不了某人的眼,如果不是下意識在幫她阻擋可能撞來的行人,她真以為這家夥在生什麼悶氣。
難道還在害羞?
又或是在擔心她會生氣而愧疚?
這倒是有可能...
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安纖楚幾乎已摸透了陳希的性格。
明明長著一張勾勾手指就能吸引小妖精的臉,可實際上卻又老實乖巧的很。
就拿“同居”這事來說,一起住了這麼多天,令兩人尷尬的場景一次都沒出現。
偶爾穿著單薄睡衣不小心和他在客廳遇見了,被嚇了一跳落荒而逃的反而是他...
這種打心眼裡尊重她的行為,讓她時而覺得,哪怕他是直的,她可能也會很放心的與他一起生活吧?
“......”
等等...?
安纖楚忽然想起一個可怕的問題。
會不會因為他對自己毫無興趣,才會如此客客氣氣、循規蹈矩呢?
嗯,倒也不是希望他會怎樣怎樣...
她隻是本能的有些不舒服,還有一點小小的失落。
她很擔心他對她的好,對她的包容,對她的體貼和關心...都隻是出於一種禮貌。
於是心情瞬間就不太美妙了。
春夜的空氣潮濕且微涼,茜茜公主的心也有點拔涼拔涼。
直到又一陣晚風吹來,她沒忍住打了個小小的噴嚏。
陳希還在琢磨著要從哪個階段做“摸索”和“深入了解”呢,聽到動靜便下意識往前走了兩步。
於是在茜茜公主的視角中,這個家夥明明在心不在焉的想事情,卻用並不算強壯的身子擋在她麵前。
好像要以肉身幫她擋住寒風似的。
傻傻的。
卻讓安纖楚不自覺露出笑容。
她不是嬌嬌弱弱,需要男生保護的性格。
所以也從不覺得男孩因為擔心女孩怕冷,就把外套脫給對方的行為有多浪漫。
這樣好像完全是為了感動他自己,而不是感動她。
哦,除非女孩要被凍死了,真死的那種。
像陳希這樣就很好呀~
不止是現在,剛才過馬路時他也下意識站在車流來的那邊,距離不近不遠,但能感受被安全感時刻包圍著。
還有還有...
吃飯的時候會把最好吃的菜推到她麵前...
早上出門前總會幫她燒好一壺開水...
會因為她一句“好餓好餓”就送來炒麵,明明下著雨呀,炒麵的打包盒卻乾蹦蹦的...
好像隨便一想,就能發現很多很多他從未提起,但又明明白白對她好的證據。
所以...無關性取向,陳希他就是這樣一個對她好,對她包容,對她體貼的人吧。
而且萬一陳叔叔誤會了呢?
萬一他喜歡的就是女孩子...那麼...
那麼會怎樣...?
安纖楚自己也不知道,隻覺得心跳有些快,被口罩遮住的臉頰也有些微燙。
等等...?
他對所有人都這樣,還是隻對她呢?
該不會是傳說中的中央空調吧...?
想到這裡,茜茜公主的心情又不太美妙了。
“怎麼了你?”
陳希早就沉思完畢,卻發現安纖楚也在走神,一會兒皺眉一會兒笑的。
“...沒什麼。”女孩搖了搖頭,望著陳希的目光卻稍顯複雜。
“吃麻辣燙嗎?”
“沒想法”
“燒烤?”
“很討厭。”
“小龍蝦?”
“不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