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1 / 2)

第一百零四章

01.

顧白花三天時間才將劇本陸陸續續看完。

主要是這個劇本最好是在白天看,晚上去看的話有點太頂了,他受不了。白天總是有一些工作要做,這樣一來二去,劇本的效率就很低了。

看完劇本後,顧白做了個總結。

這個劇本架構的話還是很典型的恐怖片架構,一群人去考古or盜墓,一個個都翹辮子了。中式恐怖+克蘇魯風格,做到了他所說的中西結合。裡麵的一些小故事挺精彩的,但整體架構有些淩亂(這可能和自己沒連貫的看下去有一定關係),也不知道拍出來是個什麼效果。

如果說給一個厲害的大導演的話,肯定能駕馭這樣的劇本。

但是盧嘉平的話……

顧白想起盧嘉平的那些電影,和他一開始的態度,頓時覺得安心下來了。

他找到盧嘉平,告訴他說劇本可以,沒有問題,大膽地拍就行。

盧嘉平應了後躑躅片刻,提起另外一件事情:“顧總,您之前說銀河傳媒這邊出10億,然後再拉5億投資……”

“啊,不用擔心投資的事情,肯定15億。”顧白說道。

“不是,顧總,您誤會了,我不是擔心投資的事情。”盧嘉平說:“我是說如果您需要的話,我這邊可以請來兩個合作過的投資商投一些錢。”

盧嘉平其實知道銀河傳媒的電影大概率是不缺投資的,但是他還是說了這話,他想要貢獻自己的力量來。

“你指的是以前投資你電影的投資商嗎?”顧白問道。

盧嘉平:“是的,他們和我合作時還是很愉快的,如果我張口,再加上您的銀河傳媒的話,拉投資肯定沒問題。”

“還是算了吧。”顧白想都沒想就說道:“就不動用你的關係了。”

雖然劇本有不少可取之處,但這個電影大概率是賠錢的,這樣一來盧嘉平拉來的投資商就跟著虧錢了,這會將他們對盧嘉平的信用給透支掉,以後盧嘉平說不定連拍粗製濫造恐怖片的機會都沒了,所以還是給盧嘉平留後路吧。

盧嘉平:“好的,顧總。”他也沒有繼續堅持。

盧嘉平的這話提醒了顧白,是時候去找那五億投資了。

顧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多次合作的宏達傳媒,但他又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和宏達傳媒合作的挺開心的,還從他們那裡挖了兩個人,所以犯不著這樣坑人家。

那麼選擇坑誰呢……

顧白立刻想到了和他有些不愉快的群星傳媒。

當年群星傳媒派虞文曜來他身邊臥底套取情報,最後沒套成功,在《法不容情》成功上映後,兩人就沒怎麼主動見麵了(第四十三章)。雖說沒有主動見麵,但這些年也有在做基本的禮節,過節問候,助理相互送禮。

所以顧白聯係虞文曜談合作,倒也不算特彆突兀。

儘管這其實是在坑虞文曜就是

了。

當然也不是無底線的坑,因為顧白和群星傳媒的這份合同中加入了‘保底’條款█[]█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電影投資策略,通常被用來降低投資者的風險。

如果《神之墓》的票房收入無法覆蓋製作成本,導致虧損,那麼銀河傳媒將對群星傳媒的投資進行原價補償。這意味著無論電影的最終財務結果如何,群星傳媒的投資都將得到保障。

所以這對於虞文曜隻是小坑,不算大坑。

虞文曜看著手機上顧白的信息,心跳快速加速,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驚訝和懷疑,他怎麼也沒想到,顧總會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他。

銀河傳媒現在的熱度高得可怕,銀河傳媒每部出品的電影都引發了廣泛關注,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他們的電影都表現得相當出色。這樣的公司,這樣的項目,顧總居然會選擇他來參與?

虞文曜對此感到震驚,但同時也感到感動。當初他以臥底的身份去顧總身邊,顧總如今卻很寬容地選擇讓他來對接。顧總的這種大度讓他感到慚愧,也讓他對顧總有了新的認識。

他一口答應下來,立刻將這件事彙報給了自己的上司。

他的上司聽到顧白要拉群星傳媒的投資時非常高興,連連誇讚虞文曜將自己和顧白的關係維持得很好,好像完全忘了當時虞文曜臥底失敗時,自己是怎麼罵他的了。

虞文曜也非常高興,甚至好像也忘了當初怎麼被上司罵了。——至少表麵上是如此。

總之目前來說,雙方看上去皆大歡喜。

02.

電影名暫定為《女媧墓》,幾番討論後名字最後改為了《神之墓》。

電影命名後,盧嘉平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電影的製作中。

他積極參與電影的各個環節,從劇本的打磨,到演員的選拔,從場景的設計,到拍攝的實施,每個細節他都親自審查和指導。他與編劇、製片人、演員們進行深度的交流,一起研究角色的情感,場景的布置,電影的整體節奏等等。

他已經很久都沒有這樣努力過了,這樣的努力讓他感覺很爽快。

他現在已經不僅僅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導演了,他將自己定義為創作者和藝術家。他不僅想要回報顧白的信任,還想要通過這部電影展示自己的導演才能。他希望《神之墓》是一部能夠震撼觀眾,贏得好評的作品。

盧嘉平的全身心投入,也傳遞給了整個電影團隊。他的熱情和專注讓電影的每一個成員都充滿了動力。

為了《神之墓》的順利拍攝,盧嘉平特意邀請了韋陳導演擔任副導演。韋陳是業內公認的優秀副導演,他曾經為許多知名大導演擔任副導演,參與了多部大片的製作,積累了豐富的從業經驗和深厚的行業洞察。這正是盧嘉平所稀缺的才能。

目前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繪製《神之墓》的分鏡頭劇本。

分鏡頭劇本也叫分鏡頭腳本,它用來計劃電影的鏡頭、角色的動作、攝像機的移動

、場景的布局等等。分鏡頭劇本通常由導演繪製,但也沒有固定的規則,很多時候編劇也會參與進來——尤其是在他們有明確的視覺想法時。

盧嘉平導演在這部電影的創作中沒有堅持導演的唯我獨尊,而是積極傾聽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無論他們的角色地位如何——的意見。

很少有導演會這樣做,他們會對忌諱這種工作方式。

儘管集思廣益聽上去很美好,但思考的多方節奏不可能一樣,審美也不可能一樣,這樣做對最終裁決者——導演的負擔和壓力非常大。而且還對導演的決策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弄出個非常淩亂的成品來。

但盧嘉平導演並沒有因此而退縮。

一、他本來就非常善於采納他人的意見。

二、他已經計劃拚儘全力去完成這項工作了。

他不是銀河傳媒的人,所以他可以肆無忌憚的加班,肆無忌憚的壓榨自己。

他想到,自己過去的多少年過得太安逸了,整天吃好睡好,沒有什麼壓力和挑戰,所以這段時間壓榨一下自己不成問題。

《神之墓》的前期工作就這樣順利地進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