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第一百章 失控·慈善組織·紀……(1 / 2)

第一百章

01.

冰鎮過的酒是冷的, 但入喉後卻會泛起灼熱。

伸手觸碰他杯盞時也能感受到他手指在上麵留下的餘熱,這份餘熱還沒被冰塊所侵蝕,絲絲扣扣繚繞到心中。

在顧白說了那句話後屋子裡久久的沉默, 但隻是沉默, 卻並不安靜。

他們所有人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目光落在彼此身上時仿佛都有了重量。

在那之後秦子亭的第一句話是:“顧總,這種時候你希望我用什麼角色麵對你?”

聽了秦子亭的這句話顧白微愣了一下, 不得不說扮演某個角色來進行這樣曖昧互動的提議還挺有誘惑力的, 仿佛是什麼奇怪的play一樣, 話說如果這樣的關係進行下去, 那豈不是以後會玩兒的很花什麼的……一瞬間顧白幾乎有點蠢蠢欲動,這玩意兒也太考驗人性了。

但顧白還是努力真誠了一把:“為什麼不用你本人的人設?或許有時候我想要和你玩兒些花的……等等這話好像有些奇怪,但你意會一下。”顧白知道自己緊張時有話癆的習慣,所以現在自己是緊張著的嗎?他蜷縮起手指,卻發現指尖剛剛在杯盞邊緣處按的時間太久了, 冰塊冷得砭骨。“……所以還是用你本人的狀態吧。”

秦子亭低頭看著顧白的手, 他將酒杯從顧白手中拿走, 他身後的電視屏幕一明一滅,無聲的光也在他黑色的眼眸裡一明一滅。

這樣的秦子亭看上去仿佛多了一些侵略性。

他回答顧白問題的聲音很清晰:

“因為用我自己狀態的話, 我會失控。”

最後四個字他說得極慢,聲音壓得很低。

聽到這話後顧白誕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一定是酒勁上來了, 他想。

他現在非常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於是他說:“這正是我想要的。”

他頓了頓,說道:“是, 我想看到你失控的樣子。”

顧白說完這話後秦子亭突然站了起來,他的手臂伸向顧白,拿到了顧白身側沙發上閒置的遙控器。他背對著電視用遙控器將電視關掉的這個過程中, 他的視線始終沒離開顧白本人。

電視屏幕關掉後光線如同流沙一般從房間裡溜走了。

此時能看到的隻有彼此眼中的光。

而那光摻雜了太多東西。

02.

顧白神清氣爽地坐在會議室裡,敲著桌子準備開會。

今天開會的內容是處理《來自星空的信》下映後的各種問題。

一般電影即使下映後也可以通過網絡電影,周邊這些撈撈錢、回回血,但銀河傳媒的電影沒有這個收入,因為顧白此前就宣布過會銀河傳媒會將所有電影的網絡版權都捐出去,銀河慈善基金會就應運而生了。

所以這次會議上林澤南也在場。

銀河傳媒的電影下院線後,整個銀河集團最忙的就是林澤南了。他需要負責把大筆資金安全地轉入慈善基金會,並做出各種必要的安排。每天他都要處理一堆複雜的文件,與各種公益組織進行接觸,和當地政府對接,還要監督這些資金如何被合理地使用。他的日程表上擠滿了各種會議,從審查預算報告,到討論資金使用計劃,每一項工作他都得關注,真的忙成個陀螺。

銀河慈善基金會規模很大,維持正常運行就需要消耗很多金錢。

在顧白的授意下,銀河慈善基金會日常運行並不依賴慈善款項,消耗是的總部撥過來的錢。

近年來,很多民間的慈善基金會的信譽都受到了考驗,一些民間慈善基金會存在著資金管理不透明、濫用捐款、效率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銀發了公眾對他們是否能合理使用捐款的疑慮。這些原因的產生多種多樣,有些是因為‘壞人’的存在,還有一些是因為管理不善、規劃不當等。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林澤南非常積極地應對這些,他高薪聘用了高效團隊,接著又將包括收入、支出、管理費用、項目在內的財務報告進行公開,另外,他還請來了第三方進行驗證。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基金會財務的透明度,也贏得了公眾的信任。

另外,林澤南還積極與公眾進行溝通,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接受問詢,舉辦各種公開活動,和社會媒體對話,讓公眾了解他們的工作成果。

林澤南對工作熱情,一是因為他對慈善事業的熱愛,二是因為他非常感激顧白對他的賞識和信任,他在宏達傳媒本來隻是個新人,但顧白讓他成為了業內出名的電影監製,接著顧白還將這麼大一個慈善基金會交給他掌管。這種種恩情,讓林澤南有了更大的動力去處理好銀河慈善基金會的每一項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銀河慈善基金會在民間的信譽就可想而知了。在所有的民間捐款機構中,民眾更喜歡給銀河慈善基金會捐款,因為在它的app上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資金流到了哪裡,而且實時動態更新的非常勤快——是的,顧白讓銀河慈善基金會專門做了個app,設計精良,用戶界麵友好,這樣一來銀河慈善基金會日常運營就會花掉顧白的更多錢了。

銀河慈善基金會能做到這種地步,讓公眾生出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他們意識到:既然銀河慈善基金會能這樣,那為什麼其他慈善基金會不能效仿銀河呢?直接抄作業唄。於是公眾就對其他慈善基金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眾的壓力下,一些慈善基金會發布反思聲明回應公眾。其中有些民間基金會坦誠說他們的人力和財力有限,無法達到銀河慈善基金會的水平,但他們承諾將儘可能地提高透明度,讓大眾了解他們的運作情況。

下麵有網友就問了:“為什麼銀河慈善基金會能做到你們做不到?”

於是他們的工作人員就開始解釋:

“銀河慈善基金會的成功,得益於他們的背景和資源。作為一家大型企業,銀河傳媒為自己的慈善基金會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這使得他們有能力開發出高質量的app,提供快速的服務,以及實施更多的慈善項目。我們非常敬佩他們的成就,並希望能夠學習他們的經驗和做法。”

這是說的比較委婉的,有一些慈善組織甚至稱讚到吹捧的地步,擺出一種‘不是我不行,是銀河慈善基金會太行了導致我比不上,你讓我和它一樣就是在為難我’的架勢。這些自然被罵了。

而站在銀河慈善基金會這邊,其他民間組織的解釋,讓群眾更加明白銀河傳媒為慈善事業付出了多少。

這些是現在的顧白還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即使注意到了,他也隻能任由這個發展下去。

他現在想的是,雖然搞慈善會有一些對他來說的負麵加成,但銀河慈善基金會能源源不斷的燒錢,而且也能實實在在幫助到他人,這真的是太快樂了。

林澤南拿著報表彙報了一堆內容,會議上一一審核批示過後,就開始進入下一項議題——

下一部電影拍什麼。

顧白決定集思廣益,想著和大家一起討論。

他首先提出一個問題:

“龍國電影類型中,目前來說,票房潛力最高的電影類型有哪些?”

單翰墨信手拈來:“喜劇片,曆史片,劇情片,動作片,青春片。

話說顧總,對這個排名有沒有什麼頭緒啊?”他揶揄地說道。

顧白翻白眼:“彆陰陽怪氣的。”

單翰墨大吃一驚:“我以為我是在誇你?”

顧白:“我這人經不住誇。”

單翰墨:“好吧……”

單翰墨這樣說當然是有原因的。

曆史片這些年的興起是路關導演和顧白一起帶來的,誇張點說,他們二人的合作在曆史電影領域引起了一場變革。

在《江山社稷》中,路關導演找到了一種平衡藝術和商業的方法,將曆史電影的厚重和觀眾的喜好緊密結合,保證了曆史電影的質量的同時也拓寬了其市場。

他倆的成功引領了這些年龍國曆史電影的新浪潮,許多導演受到路關導演的經驗的啟發,開始嘗試在曆史電影和電視劇中尋找藝術與商業的平衡,畢竟龍國不缺會拍曆史的導演。這種趨勢不僅推動了曆史電影領域的發展,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對曆史電影產生了興趣。

其中就不得不提和顧白目前‘關係很好’的秦子亭了。

秦子亭五官英挺,相貌很適合拍古裝戲,在這波曆史電影風潮中他塑造了不少經典角色,收獲了不少名聲和榮譽。

另一邊,青春片的市場則是由封肅導演打開的,當時《青春之歌》的成功又湧現了一批寫實青春電影,這類電影雖然沒有大爆,但也總能賺到錢,其中大學生是觀影主力軍。

總的來說目前賣座的幾種電影類型中,居然有兩種類型與顧白有關。

所以單翰墨才會揶揄地問顧白,卻沒想到顧白這人經不得誇,在顧白看來,誇他就和罵他似的。

“這些電影類型我們基本上都嘗試過了。”顧白揮了揮手:“這些電影類型都讓我們賺到了錢,接下來我想嘗試新的類型,我是說,嗯,開拓新的市場。”

林澤南問道:“顧總想拍文藝片嗎?”

“不。”顧白也想過拍文藝片,但此前的接連失誤讓他覺得即使他給導演說你就拍一個人蹲在那裡,劇組也能給他整出個《等待戈多》來。“有沒有什麼目前幾乎沒有市場的電影類型?”

行政總監井盛舉手:“顧總說的是紀錄片嗎?”

顧白聽了井盛的話後微微點頭,“我很久之前就有拍紀錄片的想法了,我覺得現在是時候去實施它了。”

記錄片的成本可能會很高,但票房總是很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大家對此有什麼想法嗎?”顧白慎重其事地問道。

他以為大家會反對他,畢竟這個選擇對於公司的效益來說非常糟糕。

但沒想到大家沒提任何反對意見,反而興致勃勃地發問:

“顧總打算拍什麼紀錄片?”

“顧總總算要拍紀錄片了。”

大家看上去好像早有預料似的,這讓顧白有點驚訝。

顧白:“你們不意外嗎?”

“顧總一直以來都很注重經濟效益之外的東西,拍記錄片是正常事情。”助理黎如雲說道。

顧白:倒忘了自己一直折騰,導致大家對他有一些抗性了。

顧白:“大家談一談紀錄片的盈利問題吧,暢所欲言。”

於是員工們就開始嘰裡呱啦討論了。

從他們的交談中,顧白得知紀錄片一開始的票房可能會很低,但是它們通常有不同於其他類型電影的長期收益。比如在電視、網絡或教育機構等地方反複播放,從而獲得一個持續的收入。

那沒有問題啊,反正自己已經把網絡版權都捐出去了。

【宿主,紀錄片禁止全部捐獻網絡版權費用。】

係統的提示聲響起。

好吧,即使不能全部捐獻,但自己可以後期好好把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