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第四十八章 拍攝中·紀誌文的憂愁·拍……(1 / 2)

第四十八章

01.

三位主演在現場指導的帶領下坐進戰鬥機模擬駕駛艙裡, 被導演用對講機指揮著找好角度。

“a機就緒!”

“b機就緒!”

場記依次打板,現場井然有序。

“三,二, 一。”

“A!”

林以川拽著駕駛乾做出起飛的動作, 他驚慌失措地問道:“我們的計劃是什麼?”

沈江河一臉二筆笑容:“起飛,然後乾掉這些家夥。”

林以川慘叫:“這和沒有計劃有什麼區彆?”

燕子發出燦爛的笑聲:“所以誰告訴你我們有計劃的?”

然後耳麥裡傳來林以川的聲音:“好吧,你倆都是瘋子。”

沈江河:“但我看你每次也跟上來了啊。”

林以川嘟囔道:“好, 我們是三個瘋子, 你滿意了吧!”

然後鏡頭給了他麵部特寫, 他此時沒有驚慌失措了, 他說這話時唇角揚起,他居然也在笑。

“Cut!”蔣臨喊道,那邊兩位攝影師按停了攝影機。

現場指導趕緊跑到蔣臨麵前,蔣臨搖頭走入片場:“這段不行, 林以川你表情不夠。”

“啊, 好的蔣導!”林以川應道。

“你要分析你的人物性格, 你之前都是插科打諢類型的,但你當然沒這麼簡單, 不然你也不會選擇成為一名戰鬥機駕駛員了,你骨子裡是有著瘋狂的。你們是三個瘋子,所以才能成為朋友。你要知道, 你在這三人組中好像是表現的弱勢的, 仿佛是他們容忍你你才能加進來的, 但其實不是,你們是平等的,你們是一樣厲害的。隻是性格不同。”

蔣臨在旁邊給林以川分析道。

“還有沈江洲,剛剛你拍的隻能說可以, 但沒有到非常優秀的地步。我們是在拍電影,不是在拍電視劇,你現在反倒不如一開始了,多找找狀態,表演時要注意層次感。

燕子,到這裡時你就該有所轉變了,你之前一直在演你自己我能看出來,因為角色貼合我也沒說什麼,但現在應該開始轉變了,你得開始演了,讓你的角色更有張力一些,更多代入你的角色,你是個強悍的女戰士,你是殺過人的,殺過外星人的,你不是一個都市職場女強人,你懂了嗎?找找狀態,給你們五分鐘時間,五分鐘後繼續。”

電影的劇情簡單,人物臉譜標簽化,但卻隱藏著很多很多細節。

蔣臨將這些一一梳理給演員,一些導演會認為演員並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但蔣臨認為告訴他們這發生的一切,有利於增強演員對角色的理解。

這是個中二的電影,裡麵有很多思維縝密的人所無法接受的BUG。

但主打的就桑是一個瑕不掩瑜,這部電影在很多地方非常有張力,非常精彩。

畢竟,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找準了自己麵向的觀眾群體。

“感情奔放一些,釋放你的感情,你們三個是一個整體,給我營造出那種充分相信隊友的感覺,你們的情感要有共鳴。給我產生點化學反應。”

“好的,完美,過!”

“過!”

“準備下一個鏡頭!”

“很不錯,你們狀態越來越好了,但剛剛這個鏡頭得重拍一遍,我有了個更好的想法,是這樣……”

中途顧白去片場看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科幻片的片場。

怎麼說呢……完全看不懂。

演這種片子真的很需要演員的信念感,畢竟他們很多時候指著綠幕大喊大叫說外星人來了,讓顧白做的話,顧白可做不出來。

蔣臨給顧白安排了一個客串角色,外星人攻打地球時炸了幾個建築,建築裡的人驚慌失措地往外麵跑,顧白客串了其中一個人。

蔣臨當導演的經驗其實挺多的,雖然他基本沒有啥獨立的作品,但他這些年在外幾乎都在一線工作,近距離和各種大導演學習。他拍的內容也很雜,可以說他有在各個片場工作的經驗。

《星際回航》是一步挺難的片子,它的場景極其豐富,布景也非常麻煩——因為蔣臨要求所以場景都很漂亮,講究。

主角們在天台說話,那得有天台的冷風,蒼白的燈光,遠處的萬家燈火和璀璨浩瀚的星空。

他們在海邊漫步,各式各樣精美的貝殼,清澈的海水。過一會兒海邊還要下起雪來,照樣不合理,但就是好看,反正很快就出現積雪了,他們三赤著腳在雪地裡跑。

插科打諢時也節奏鮮明,全程沒有半點廢話,除了有效信息之外就是裝x台詞。

電影的文戲美得像是一場幻夢。

電影的武戲又乾脆利落,酣暢淋漓。

這是蔣臨的目標。

02.

紀誌文最近很憂愁。

他是在兩個月前加入銀河傳媒的。

他以現場剪輯的身份加入銀河傳媒後,被派到了《星際回航:神的審判》劇組中。

能參與這樣的大製作,他真的是非常興奮,他發誓自己要好好做,要讓製作人記住他的名字。

目前外界對《星際回航》普遍不是特彆看好,但他不是很在乎,畢竟這是那位顧總的電影。

入職銀河傳媒時,像現在的各種大公司一樣,人事給他發了規章製度手冊,告訴他說拿回去好好看,三天後過來對這些規章製度進行考試。

這種製度挺常見的,紀誌文沒覺得不滿,他已經幾乎被現在的公司馴服了,他能接受公司對他的各種要求,哪怕要求其實並不合理。他甚至覺得給了三天記規章製度的時間,還挺寬鬆的。

他將規章製度手冊拿回家後一看,差點眼瞎。

這這這是什麼鬼?

紀誌文當時就露出了見了鬼的表情。

手冊上說公司電腦都裝了監控,很多大公司都這樣做,但是這一條後麵寫著啥?寫了啥?

“根據DeskTime的調查,職場中10%最高效人員平均每工作52分鐘,就讓自己休息17分鐘。而番茄工作法則是連續工作25分鐘休息五分鐘。

公司要專業科學,所以監控軟件會監控中你的休息時間,每工作半個小時,你需要至少休息五分鐘,如果你采取一個小時休一次的方式,那麼一個小時你至少得休息十分鐘。”

——啊?

紀誌文茫然地繼續往下看,說做到的話每個月多發錢,做不到的話沒懲罰,隻不過沒這個補貼。

對於打工人來說,這簡直是咄咄怪事。

彆的公司有道德綁架,這裡好像也有:

公司給你配的電腦中,你需要至少要下載一個遊戲或者一個休閒軟件,這是公司人性化的表現,如果你不做的話,你就是在對公司的人性化表示不滿。

手冊對各方麵都進行了規定,挺完善的。

公司鼓勵大家穿各式各樣的衣服,弘揚個性。

另外公司入職時明確了本職工作,如果被安排了本職工作之外的工作,那麼這個工作就帶有額外的雇傭性質,你可以申請得到額外報酬。

其實當時做這個規定時顧白和人事掰扯了半天,顧白原本想的是員工不能做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但人事告訴顧白這樣做不現實,總之討論之後,製定了這個製度。

紀誌文當時越看越覺得自己仿佛在做夢。

然後他破天荒的,沒有死記硬背就將這些製度幾乎全部都記住了。

因為它們每一條都是如此的彆具特色。

三天後過去入職考試,考的題目相當簡單,紀誌文拿了滿分,然後……然後就得到了500塊紅包獎勵。

他當時整個人都差點傻了。

他是來到了天堂嗎?

他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