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唐父,唐家養活了三個孩子,還送他們去讀了書,唐父每月工資能拿到五十五快四,快趕上唐母的三個,所以他的工作萬萬不能動。
唐母的工作倒是能騰出來,可是,三個孩子,一份工作,誰接班,誰下鄉?
唐父考慮到唐心月和剛認回來的馮秋萍是女兒家,若是被下到那些窮鄉僻壤,指不定要受多少欺負,就想著讓皮糙肉厚的小兒子去。
唐母就不樂意了。
本來當初生小兒子時,她就有些愧疚,再加上小兒子出生後身體一直不太好,所以她說什麼也不同意讓小兒子去。
夫妻倆為這事吵了半天,最後還是唐父威逼利誘,狠話好話都說上了,唐母才紅著眼跟兒子提了這事兒。
沒想到,唐文寶從小被她給寵壞了,一聽要去鄉下受苦,直接撂攤子走人。
“彆看我,打死我也不去!”
隨即“砰”地一聲巨響,虛掩著的門被重重踹開,門外看熱鬨的人作鳥獸散,連忙讓出了一條道。
唐家住的是大雜院,院裡人多,最喜歡的就是看彆人家的熱鬨,若是聽見哪家鬨出點動靜,要不了多久,整個院子就會被圍的水泄不通。
這不,唐文寶前腳剛走,後腳人群中就冒出了各種各樣的議論聲。
“...唐建忠還真疼他那個白撿的閨女,連自己親生兒子也舍得送去下鄉。”
“可不是嗎,要我看,就應該讓唐老三去,她在唐家白吃白住這麼些年,也該是她報恩的時候了。”
“話不能這麼說,孩子也怪可憐的,親生父母沒了,養父母家又是這麼個情況,擱誰身上好受。”
“......”
議論聲隔著牆板傳來,唐母越聽臉越黑,不好當著外人的麵發作,隻沒好氣地小聲埋怨,“就給你說了他不會去吧,你偏不信,現在好了,人給你氣走了!”
唐父坐在一旁,臉冷的嚇人,嗒吧了一口煙,對著唐文寶出去的方向嗬斥,“有本事出去就彆回來!”
話一出,又引來幾句議論,唐心月歎氣,收拾好心情,看了眼立在門口處險些被唐文寶撞倒的馮秋萍,見其還是跟前世一樣,紅著眼,一言不發,便知道接下來該輪到她身上了。
果不其然,唐母嘀嘀咕咕地說了幾句,回頭見馮秋萍像個外人似的立在門口,而唐心月卻大喇喇地坐在裡屋,頓時便氣不打一處來,將人一把拉進屋,門“砰”地關上,矛頭就直接指向了她。
“你怎麼也不攔著點你弟弟。”
我能攔得住他!
唐心月被氣笑了!
要說唐母也是真絕,明明是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卻偏要又當又立,經常做些違背本心的表麵事,讓外人都覺得他們兩口子最疼的是她這個唯一的女兒。
這次唐母明明就沒有讓她和馮秋萍接班的意思,卻當著她倆的麵提出來,無非是想讓她們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