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P40從陸基起飛與“零戰”作戰,那就會麵臨一個問題:“零戰”根本不需要與P40作戰,它們隻需要跟P40捉一會兒迷藏消耗其燃油,等P40燃油差不多了不得不返航的時候,這時再出擊……
這樣的空戰是什麼結果就不用多說了,P40不論是輸是贏,都將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這其中還不論飛行員承擔的心理壓力:飛行員在知道自己燃油緊張時,往往不敢與敵機有任何纏鬥,因為隻要一追一繞,就意味著自己無法返回機場隻能在大海上降落了。
因此,這就不是訓練水平和戰術的問題,而是戰略問題。
(注:近代日不落進攻馬島,阿根廷空軍就是吃這方麵的虧,其陸基起飛的戰鬥機幾乎不敢跟日不落航母起飛的戰機纏鬥,隻能被動挨打)
因此,杜立特才把目光轉向了華夏。
華夏戰場與鷹醬的太平洋戰場不同。
華夏戰場是在陸地上進行,而且敵我機場相距較近,隻有不到兩百多公裡,這符合霍克81的作戰距離。
霍克81一千多公裡的最遠航程是這麼計算的:五百公裡飛過去,五百公裡飛回來,其中還要有些巡航以及戰鬥的損失,因此作戰半徑不是五百公裡,而是三百公裡左右。
抱著這樣的計算,杜立特這才將卡絡斯少校以及他的航空大隊派往華夏……卡絡斯少校及其部下,都是長年在國內飛P40與敵人作戰的飛行員。
杜立特是這麼考慮的,他們這些飛行員在華夏戰場驗證這種戰術後,有一天要是鷹醬不舍得,還可以把他們召回來。
另外,他們呆在華夏也有諸多好處。
比如,有利於完縣機場的成長,給鬼子造成更大的麻煩。
再比如,這批有生力量加入完縣機場,鬼子方麵就不是用12架“零戰”可以壓得住的,於是相應就要增加“零戰”架次。
怎麼算對鷹醬都有利,於是就不再遲疑,馬上就將卡絡斯大隊派了過去。
此時的卡絡斯少校正在飛行的戰機上望著地麵密密麻麻滿目蒼夷的民房,他對這個陌生而又落後的國家充滿好奇,心裡暗自奇怪,這樣的一個國家,怎麼會有人知道這麼多先進的空戰戰術?
此時的卡絡斯少校根本就沒意識到危險正一步步向他靠近。
應該說,卡絡斯少校是輕敵了。
也難怪卡絡斯少校輕敵。
因為他所帶領的這支航空大隊,已經在國內無數遍的操練過對陣“零戰”的戰術,也就是之前王學新提出的剪刀交叉和俯衝逃離的戰術。
雖然有了這些戰術還是無法對“零戰”占據優勢,但已經能形成1:3的戰損比。
鷹醬飛行員有32架戰機,敵人隻有12架。
那麼以1:3的戰損比計算,敵我之間應該是勢均力敵。
這麼算沒什麼錯,隻是卡絡斯少校忽略了一點,霍克81的空戰性能不如“野貓戰機”,雖然速度略高,但機動性和火力卻相去甚遠。</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