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八路軍的是以三十米為間隔推進,這使跟隨步兵的位置相對散開,有炮彈和手榴彈打到坦克後,戰士們及時趴倒就很難傷到人。
最大的威脅其實是鬼子搬上城牆的92步兵炮……92步兵炮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拆解了搬上城牆,用它居高臨下對坦克後的步兵實施打擊,讓步兵很難為坦克實施火力增援。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
跟隨步兵用火箭筒及時朝城牆方向打出幾枚煙霧彈,很快就在城牆前布下一道道煙霧使92步兵炮失去了目標。
最具威脅的其實是鬼子炮兵。
但直到此時鬼子炮兵還是不敢輕易開火。
這或許是因為鬼子忌憚晉綏軍的炮火,又或者是等待時機……等待坦克因為戰鬥更為聚集的時機。
這也是王學新要求坦克彼此間隔三十米的原因。
間隔這麼開就可以避免一發重炮炮彈過來炸死炸傷太多的坦克及跟隨人員。
這距離對於各國軍隊在不同場合略有不同。
比如鬼子在華夏作戰,因為華夏軍隊沒有太多的炮火,就算有炮火通常也會被鬼子壓製,於是鬼子通常要求坦克間距30步……大概15米。
漢斯在進攻毛熊的戰鬥中,因為毛熊炮火十分猛烈,則要求坦克間距50米。
王學新要求的30米是取了個中間數……在進攻碉堡而且到處是濃煙的戰鬥中間距不適合太寬,否則坦克間無法互相掩護反而過猶不及。
此時的王學新一根神經也緊崩著,就擔心鬼子不顧自己的碉堡和炮樓突然發起炮擊。
不過王學新估計這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原因來自兩方麵:
一是有開場火箭炮的威攝。
雖然八路軍因為擔心傷及百姓已否決了用火箭炮打城內目標的方案,但鬼子卻不知道,於是鬼子炮兵在開火時務必要考慮是否會被一波火箭炮覆蓋壓製。
二是有晉綏軍炮兵的威攝。
雖然此時晉綏軍炮兵已失去聯係……但同樣鬼子也不知道這一點。
李雲龍正在團部拚了命的呼叫晉綏軍炮兵,可晉綏軍炮兵部隊就像消失了似的了無信訊,氣得李雲龍破口大罵:“這些狗娘養的,都啥時候還給自個拆台!不知道在運城的都是把他們趕出去的鬼子啊?”
李雲龍雖說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但真到這時還是氣不過。
戰場上,一輛輛坦克在戰士們的掩護下“隆隆”的開到碉堡前,然後調整炮管對著碉堡“轟”的一聲就將目標炸成廢墟。
但依舊有兩輛坦克被鬼子炸毀,一輛是碾上了反坦克地雷,另一輛是被鬼子抱著炸藥包衝上來炸毀的。
池上賢吉看到這一幕提著的心就放下一半了。
照這樣的形勢打下去,八路軍幾乎不可能在十小時之內攻下運城。
十小時一過當天色黑下來時,坦克因為沒有夜戰能力而無法進攻。
到時,八路軍就隻能坐等第二天被帝國援軍包圍了。